劉瓊英
(四川省內江市威遠縣農林局(縣畜牧站),四川威遠 642450)
家畜疾病治療用藥應掌握的原則
劉瓊英
(四川省內江市威遠縣農林局(縣畜牧站),四川威遠 642450)
文章就家畜疾病治療用藥應掌握的原則做系統(tǒng)闡述,提出科學用藥的準則:根據不同疾病特點和藥物特性,合理選擇治療的藥物;根據病程病情的緩急,選擇不同的給藥途徑和劑量;根據藥物吸收、生理解毒、排泄快慢等,掌握好用藥的次數和劑量;并隨時調整用藥方案,聯(lián)合用藥提升療效,要點性知識以供參考和借鑒。
禽??;用藥;原則
在禽病治療中,藥物是重要的武器。如能很好掌握這一武器,就能很好清滅禽畜疾病,確保禽畜的健康生長。目前,家畜疾病治療用藥這一問題,同樣是今后抓好畜牧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問題。根據不同的日齡、性別、疾病等方面,有針對性科學遴選藥物,將很好地發(fā)揮其應用的治療效果。文章就家畜疾病治療用藥應掌握的原則做系統(tǒng)闡述,為今后科學用藥防治禽病提供技術指導和借鑒。
2.1 不同疾病特點和藥物特性,合理選擇治療的藥物
家養(yǎng)禽畜患病種類有差異,治療用藥特性同樣不同。想要達到根治病患的目的,必須要充分了解、掌握疾病特點及藥物特性。正確認識不同病害間的共性和個體,區(qū)別對待,合理選擇治療藥品。比如:各類便秘的治療中,我們都會用到瀉劑。但是,當前瀉劑的種類繁多,有機械性瀉劑、神經性瀉劑、潤滑性瀉劑等,用于臨床有不同的瀉下效果。選擇的時候,應根據疾病種類和用藥特點,有針對性的遴選,方能起到理想的預控效果。比如:小腸便秘特點為病痛劇烈,間歇期短,臥地左右滾轉,不回頭看腹,牽不住,轉尾行,小腸腸管薄、細,溶納水分少、怕刺激。而蓖麻油瀉劑沒有刺激性,內服十二指腸后一部分經胰脂酶的作用,皂化分解為蓖麻油酸鈉和甘油,前者刺激小腸黏膜,促進小腸蠕動,而引起下瀉,所以小腸便秘選蓖麻油瀉劑最佳。
2.2 根據病程病情的緩急,選擇不同的給藥途徑和劑量
當前,家畜給藥方法較多,口服、注射、外用、灌腸等,皆被應用于臨床。具體選擇何種給藥方法,應根據病程病情的緩急有所區(qū)別對待。
2.2.1 口服給藥
此法應用臨床較多見,適用的藥劑型無限制,無論液體的、固體的、含雜質的、粗制的、精制的,均可用口服療法。同時,此法操作簡單,不需要消毒滅菌。但是,口服用藥,療效緩慢,多數在30min~2h間才會發(fā)生作用。而且,口服的部分藥物,易受胃內容物的影響,而失去作用效力。由此,應嚴格把握用藥時間,宜選在喂食前添加。而部分藥物對腸胃黏膜有強烈刺激作用,比如:水楊酸類藥物,更建議在飼喂一段時間后給藥。
2.2.2 注射給藥
適合經嚴格滅菌的無固體粒子的水溶液,注射給藥療效快而確實。但是,固體粒子的混懸液、油類溶液等等,均不能作靜脈注射。靜脈注射用藥量,約為口服的1/2。肌肉注射10 min左右出現藥物作用?;鞈乙骸⒂皖惾芤阂嗫刹捎帽痉ㄓ盟?;對刺激性比較大的藥液應深部肌肉注射,必要時可采取多點注射的辦法。肌肉注射用藥的劑量,一般相當于口服量的1/3~1/2。皮下注射藥液應是充分溶液,且無強烈刺激性;注射部位宜在疏松的皮下組織部位,且無大血管和神經干經過。皮下注射藥物的劑量同肌肉注射的劑量相同。靜脈注射的藥效出現得最快,其次是肌肉注射,再次是皮下注射。脊髓注射是將藥液注射于脊髓蜘蛛膜下腔內的給藥方法,即脊髓麻醉。馬在第1~2尾椎間注射1%鹽酸普魯卡因液20~40 ml,10 min后所支配的區(qū)域完全麻痹,約可持續(xù)0.5~2 h。
2.2.3 灌腸用藥
灌腸用藥,注意減少對黏膜的刺激,需配合粘漿劑使用。灌腸給藥的劑量,相當于口服給藥。常適合灌腸給藥的藥液,有水化氯醛。
2.2.4 外用藥
即用在體表、可視黏膜和外傷等部位的藥物。
2.3 根據藥物吸收、生理解毒、排泄快慢等,掌握好用藥的次數和劑量
臨床用藥次數,使用劑量多少,完全依據藥物吸收、生理解毒、排泄快慢等情況而定。對于吸收、解毒均快的藥物,應酌情縮短給藥間隔時間,確保體內足夠濃度的藥物,方可達到康復治療的目的。
2.3.1 不要亂用抗菌類藥物和激素類藥物
臨床治療禽病,不少人錯誤地認為,施用青鏈霉素、安乃近、病毒靈等藥物,是目前治療禽畜常見病的萬能處方。而數不知的是,如此萬能處方同樣有抗菌范圍,一旦超出常規(guī)的用藥劑量,對于那些不敏感的微生物將產生極強的耐藥性,久而久之這些疫病將長期難以被治療。比如:迪塞米松,作為常用的激素類藥物,用于抗菌、消炎、抗休克效果較好。但是,長期使用的話,將導致體內激素分泌紊亂,不利于疾病康復。
2.3.2 不能按時給藥治療
有家禽得病后,部分農戶怕花錢,用藥1~2次后,就停止給藥。實際上,藥物在禽畜體內發(fā)揮作用,至少需維持一段時間。當停止給藥時,用藥濃度降低,又不能及時補充,很容易導致病原微生物繁殖增生,導致病毒變異,影響最終治愈效果。
2.4 隨時調整用藥方案,聯(lián)合用藥提升療效
臨床施治用藥,除預想的治療效果,同樣存在預想不到的不良反應。由此,臨床施治用藥,除關注療效外,更應了解其毒副作用,注意隨時調整用藥方案。尤其,幾種藥物間的聯(lián)合給藥,往往能取得單一用藥好幾十倍的效果。比如:茵陳與灰黃霉素合用,茵陳的有效成分對氰基苯乙酮有較明顯的利膽作用,能促進膽汁酸、膽鹽等表面活性劑的分泌,這些活性劑能增加難溶性藥物的灰黃霉素的溶解度,從而促進其在腸內的吸收而提高療效。
掌握準確的臨床用藥原則,盡量做到能夠根據不同疾病特點和藥物特性,合理選擇治療的藥物;根據病程病情的緩急,選擇不同的給藥途徑和劑量;根據藥物吸收、生理解毒、排泄快慢等,掌握好用藥的次數和劑量;并隨時調整用藥方案,聯(lián)合用藥提升療效,相信今后提升用藥效果.
[1] 祝世偉.這樣用藥最科學[J].北方牧業(yè),2008,(13):27.
[2] 楊建春,陳振華.養(yǎng)殖用藥有關問題的探討[J].中國禽業(yè)導刊,2003,(13):19.
[3] 禽類的用藥量應該怎么算[J].農業(yè)知識,2006,(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