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珊珊
摘 要: 高中英語是高中教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提高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對其有效性進行研究是現(xiàn)代教育最為重要的內(nèi)容,對于提高高中整體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高中英語高效教學課堂的打造,能夠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在有限的時間里順利完成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任務。
關鍵詞: 新課標 高中英語 教學有效性
自新的理念引入以來,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確發(fā)生了很多可喜的變化,進入課堂就會發(fā)現(xiàn):首先,教師在教育理念上已經(jīng)有所更新,表現(xiàn)為對學生主體地位的肯定,對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視,對師生關系、教師決策及評價體系的全面性都有新的認識;在教學實踐上,表現(xiàn)為對教材的利用、教學方式的選擇、評價方式多樣化的探索,都有新的轉變。但是依然存在很多的問題,高耗低效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教育性難以保障。本文從以下七個方面進行分析,提出了提高高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的一些方法,希望對高中英語教師課堂教學有所幫助。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無論是學習還是其他工作,興趣肯定是關鍵。因此,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學生有效學習英語知識是十分重要的。教師不能單一地按照教材大綱內(nèi)容要求完成教學內(nèi)容,而不管學生是否聽得進去,能否完全接受。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學會用各種方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積極地投入課堂,使得課堂氣氛達到最佳,這樣有利于學生接受新知識。另外,教師還應該根據(jù)課本知識,情景教學,盡可能地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扮演課本中的角色,這樣對于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很大的幫助。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其角色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學會引導學生,用多種方式,比如故事、辯論、多媒體等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投入其中,完成課程教學內(nèi)容。然后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境狀態(tài)表現(xiàn),指導學生更好地學習,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
2.孕育新的教育理念,轉變教師角色
有效教學要求教師具有高度教育熱情,熱愛英語教學,有在英語學科深入發(fā)展、努力進取的熱情與干勁;熱愛自己的學生,具有“以生為本”的人文素養(yǎng),對每一個學生都有較高的期望,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英語學習上有所進步。同時教師應該具有與時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為自己的專業(yè)行為的理性基點。高中英語有效教學,強調(diào)“以學為中心”,為此,教師要轉變角色。在新時期的課堂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成為語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者、教學活動的引導者與顧問、語言知識的導航者與意義建構的促進者。
3.注意創(chuàng)設良好的英語學習情境
所謂英語學習情景,主要是指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根據(jù)所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的一種情境,使學生“神入”其中,產(chǎn)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由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引發(fā)學生豐富的聯(lián)想,最終達到理解和掌握相關英語知識的目的。特別是新課的導入,“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新穎、獨特的導入能夠一下帶入教學情景中。比如在高中二年級下Unit 17“Disabilities”的Warming Up教學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If you were blind,what difficulty would you meet in public places?How would you overcome it?(如果你是一個盲人,在公共場所你會遭遇什么樣的困難?你如何克服?)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情景,該情景首先喚起學生回憶各樣的公共場所的英文表達、遭遇不同的網(wǎng)難的表達,以及在具體的語境中如何用恰當?shù)恼Z氣、時態(tài)表達出來。這樣教學的重點、難點問題很快就在具體的情景中得到解決。當然,還不能忽視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以及學習結束時結語的精心設計,小結要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把學生帶入另一個更高級的學習情境中。
4.引導學生有效進行自主學習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因此,學習的主動性應掌握在學生手中。教師要在課前備課上下工夫,既備教材又備學生;既備教師如何教,又備學生如何學;既考慮教材、“課標”要求,又考慮學生的知識現(xiàn)狀,并精心設計調(diào)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方法。要在課堂中走出“演講者”的角色,教師在教學中就要重視為學生提供體驗活動,促進學生觀念、原則的內(nèi)化。教師還要善于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師生活動、生生活動,使交際活動在模擬的或課堂教學本身真實的環(huán)境中展開。
5.進行有效的語言實踐
首先,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適時適當?shù)睾蛯W生進行語言交流。例如,新課前,教師可以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細節(jié)和學生進行語言交流,可以向學生提出“今天的天氣怎么樣?昨天回家遇到什么開心的事情沒有?”等問題和學生進行語言實踐。上新課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給出一個討論主題,留一定的時間安排學生自由討論、分組討論等,讓學生進行語言實踐。這既有利于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又有利于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掌握。其次,在課堂外,教師也應該安排一些英語交流活動,比如英語角、英語學習經(jīng)驗交流會、英語晚會等,教師最好能參與,如果不能參與,應該把每次活動的主題、步驟等安排好,讓學生自己進行語言實踐。
6.注重語言的有效輸入
提高語言應用的能力語言信息的輸入(聽、讀)是語言應川的基礎,語言信息的輸出(說、寫)是對已有的語言輸入內(nèi)容邏輯綜合后的應用,是對學習效果的檢驗。目前,很多高中學生在使用英語進行課堂討論、交際交流、寫作等方面感覺吃力,究其原因是在現(xiàn)有的學習環(huán)境下,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生缺乏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加上教學理念和方法等因素,使得許多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主要以詞匯講解和句子結構分析為主。這種老套的做法一定程度地限制了學生學習的范圍,使學生缺乏大量的英語語言輸入,直接導致學生語言輸出障礙及語言應用能力比較薄弱。語言輸入主要是依靠閱讀與聽力實現(xiàn)的,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增加英語的有效輸入,將教材中與閱讀及聽力有關的內(nèi)容作為高中階段的教學重點。例如把Reading和Project作為主要閱讀內(nèi)容的同時,還可以增加對其他英文報刊等相關內(nèi)容的閱讀,力求以此加大學生的英語有效輸入,從而豐富語言知識,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7.注重聽力技巧的培養(yǎng)
聽力理解的過程是一個較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它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詞匯量,具備語言、詞匯和句法等方面的知識,通過大量的實踐,才能有所提高,但這并不意味著無任何技巧可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掌握相應的技巧和對策,可省時省力,提高聽力水平。聽力測試一方面是對學生心理素質的檢測,聽的時候要全身放松,集中精力,保持最佳準備狀態(tài)。聽錄音之前要搶時間瀏覽問題和選項,以便看清所有內(nèi)容。捕捉重點信息,使聽音具有針對性。在聽的過程中要分清主次,把注意力集中在與所提問題有關的內(nèi)容上,其他信息可以忽略,努力做到聽音和思維同步進行。如果不能完全聽懂原文無法對某道題的答案做出正確判斷,要敢于大膽猜測,不可自白錯過。聽力水平的提高是一個反復實踐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加強詞匯、語法、習語等語言基礎知識的傳授,向學生灌輸文化背景知識,同時注重聽力技巧的培養(yǎng),真正提高聽力教學的實效性。
總之,提高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是一項長期而義復雜的工作,需要廣大英語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強化英語教學效果,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