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潤香
農村教育在義務教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農村小學教育又是整個教育的關鍵和難點。要搞好農村小學教育,必須注重班級管理。班級是學校教學工作的基本單位,而班主任是全班學生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是聯(lián)系班級任課教師、溝通學校與學生家庭及社會教育力量的橋梁。
我在農村小學擔任班主任已有十二個年頭,在這些年中,有過成功的喜悅,也有過失敗的遺憾,但我最大的感受卻是充實。班主任每天與學生接觸得最多,許許多多煩瑣的小事,都需要班主任用心去分析、去處理,它不僅需要教師的愛心、耐心與細心,更需要教師的創(chuàng)造力。如果每個學生都是一粒種子,那么,他們都有發(fā)芽、開花的可能,只是花色五彩繽紛,不一定奇足;只是有的可能開在初春,有的可能開在晚秋。在十幾年的教學工作中,我深刻地認識到一個好的班級是離不開一個優(yōu)秀的班主任引領的,因為班級管理是一項瑣碎、復雜的工作,尤其是寄宿生較多的學校。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教師除了關心學生的學習外,還要關注他們的生活。一直以來,我認真探索班主任工作經驗,現(xiàn)我就小學班主任工作與同行們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班主任工作模式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推動搖籃的手也是推動世界的手,父母的心房是學生的教室。的確,學生良好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離不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目前由于種種原因,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存在較嚴重的脫節(jié)現(xiàn)象,特別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在手段和態(tài)度等方面不能很好地結合,學校和家庭之間分別進行教育,不能形成合力,達不到教育應有的效果。學生在學校所受到的一個星期的正面教育的總和,抵不上他們在社會上所受到的一個小時的負面教育。人是教育和環(huán)境的產物,只有大力優(yōu)化發(fā)展環(huán)境,才能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家長會是學校、家庭教育者雙方相互交流思想、共同尋找教育方法的重要途徑,學校組織的每一次家長會都要充分重視。以本學期期中檢測后的家長會為例,我做了如下工作:
一是向家長做工作匯報。家長會上,結合半學期以來的教學實踐及學生在校表現(xiàn),詳細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學校及班級的常規(guī)管理,從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學生在校表現(xiàn)、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安全教育及家長與學校如何有效溝通等向家長做了詳細的要求和說明,尤其強調家長要經常與學校保持聯(lián)系,相互了解,溝通情況,做到與學校教育相對同步,督促孩子保質保量地按時完成學校布置的各項任務。二是在家長中樹立典型。家長會上,在事先溝通的基礎上,我請班里的王某、李某兩位學生的家長做了經驗介紹。王某同學品學兼優(yōu),是班里優(yōu)秀生的典型代表;李某同學的父母善于和孩子交流,促使他在德智體美各個方面都有長足進步。兩位家長的發(fā)言,就在教育子女的經驗心得做了介紹,在家長中樹立了典范,讓他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現(xiàn)身說法,介紹自己是怎樣教育子女如何學做人、如何對待分數、如何配合學校培養(yǎng)學生成才的經驗。生動而切實的經驗介紹,比任何事實都有說服力,其他家長們聽了,感到受益匪淺。
二、充滿活力的班干部隊伍是班級管理的重要因素
一個班級能否團結友愛、奮發(fā)向上,全靠以班主任為核心的班干部集體的帶領。因此,班干部隊伍的組建不能僅僅作為一種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須精心培養(yǎng)。我在組建班委會時,廣泛聽取學生的意見,采用民主投票方式,由學生選心目中的班干,這樣選出的班干部有一定的威信,學生信任,有號召力,班干部做起來也積極,我還經常對班干部進行教育和培養(yǎng),鼓勵他們大膽工作,嚴格要求自己,要求他們先管好自己,以身作則,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明確分工,分層管理,班長管班干,學習委員管組長,組長管組員,做到“人人管別人,個個被人管,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當然,在發(fā)揮調動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必須做好“主導”與“主體”的有機結合,班主任不能袖手旁觀,而要努力做好他們的參謀、后盾,當好他們的“導演”,真正形成推動所帶班級工作的合力,產生班級工作前進的共振。
三、重視主題班會、隊會的開展
開好主題班會,增進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班會是班級管理的重要一環(huán),主題一般情況下由學生確定,班會主持人、記錄人由班主任指定,班會討論過程由學生自己完成,盡量做到全體學生參與發(fā)言,各抒己見。通過班會活動,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活動能力,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他們參與班級管理的主動性,班主任做出點評,為班級下一步工作打基礎。主題班會的感染力很大,可采用“討論會、辯論會、演講會、答問會”及其他綜合形式進行。主題班會是全班性的、經常性的活動,不論是針對誰的問題或什么樣的問題,都能使所有的學生不同程度地受到教育。當事者得到全班同學的幫助,心靈深處會留下難忘的印象,把這次班會作為人生旅途的一盞航標燈,引導自己走正道;其他同學會從中接受教訓,吸取經驗,找到正確的人生道路。
四、用心關愛學生,增強學生幸福感
愛,是教育永恒的主題。魯迅先生說:“教育是植根于愛的?!痹诎嗉壒芾碇?,班主任應該把愛放在首位,教育學生學會把愛獻給他人。以愛為核心進行班級管理,讓班級充滿友愛、活力和陽光。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基礎和前提,愛是教育的根本。所以每當我接手一個新的班級時,都積極主動地親近學生,經常深入學生中,與他們談心,及時了解他們的學習和思想動態(tài)。讓他們感受到老師是關愛自己的,內心對老師產生親切感,主動接近老師,愿意向老師敞開自己的心扉,接受老師的關愛,聽從老師的教誨,從而達到“不怒而威,不令而行”的效果。班主任應努力當好一個有愛心的班主任,了解班風、學風,了解家長普遍的文化層次,班主任平時善于接近學生,體貼和關心學生,多和他們聊天、游戲,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班主任不僅照顧學生的生活,還給學生物質上的幫助,生活上的指導,同時與學生進行必要的心理交流,讓學生感到老師無私的愛和深切的關懷,感到班主任和全班同學都是最信任的人,是有話最可傾訴的人,這樣班主任和學生的思想就溝通。學生把班主任當朋友,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愛心是師生關系和諧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面對不同的學生,只要給予同等的愛,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因勢利導,就會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讓“朽木”也可雕。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是師愛生的一種具體表現(xiàn),是一種境界。老師愛學生就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用自己的愛心“融化”后進生心靈上的“堅冰”,樹立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感悟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同樣可以成為一個好學生、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五、班主任要善于表揚,巧妙地批評,以典型做榜樣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由于每個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自身心理素質和基礎不同等方面的影響,學生存在較大的差異。學生的心理特點差異比較大,要針對學生的特點,設身處地地以他能接受的方式進行啟發(fā)引導。學生到學校來,誰都想成為好學生,他們對老師充滿尊敬和依賴,只要我們給他們各種表現(xiàn)的機會,認真發(fā)現(xiàn),他們都會各有所長的。而且孩子還小,在嚴格要求的同時,盡量多鼓勵他們,多表揚他們,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F(xiàn)在帶的班,當初是由幾個教學點轉來的四個班的學生拼起來的,經過這兩年的了解,也摸清他們的底細,現(xiàn)在要開展工作就相對容易多了。有一次一位男學生家長打電話給我,說有人笑話他兒子,所以他不肯穿校服,打也不穿。這是因為當初他訂的校服太大,家長就自己在幾個表姊妹之間調換,他就穿了他表妹的。一個男孩子穿著女式校服,自然有人笑話他。小孩子哪堪這樣的取笑?寧愿挨打,寧愿被老師批評,也不肯穿那件校服了。于是第二天上課時,我就在班上說:“今天老師要表揚譚文軒小朋友,他是一個懂得體諒別人、很會為別人考慮的好孩子。他的校服很大,但他為了不麻煩老師,不麻煩學校,就沒有找老師幫他換,而是自己和親戚換。他為了配合學校的工作,按照要求穿校服來學校。卻得到了其他小朋友的取笑,老師知道我們班有這樣的人,很難過。老師一直教育你們,要和小朋友友好相處,要互相關心。希望以后不要再有人取笑自己的伙伴啦?!贝撕?,那個男生每次都能按要求穿校服來學校,再也沒聽到有人取笑他了。
從事班主任工作多年,使我感悟到:有時我們老師蹲一下身,彎一下腰,比100句說教好得多。我認為一切教育方法都來源于一點,那就是教師對學生的“愛”。教師沒有愛心,便沒有教育。愛可以塑造美好的心靈,愛可以誘發(fā)美好的行為,愛可以播種美好的語言。如果教師可以在教育中給予學生人文關懷,心中充滿愛,那么就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進而使班級形成一種健康、美好的精神面貌。我想今后更應該做一個有心人,努力做好農村小學班級管理工作,培養(yǎng)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