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民,劉偉,李桂祥,滕興榮,張安寧
(山東省果樹研究所,山東泰安 271000)
?
魯南山區(qū)桃樹凍害調查
董曉民,劉偉,李桂祥,滕興榮,張安寧*
(山東省果樹研究所,山東泰安 271000)
摘要:2015年入冬以來山東省突降大雪,氣溫驟降,溫度降幅達20℃,魯南山區(qū)桃樹發(fā)生了不同程度凍害。為了解凍害對產區(qū)桃樹的影響,分別在魯南山區(qū)不同受凍點開展了桃樹凍害情況調查,以為今后桃樹生產管理及凍害預防提供依據及應對措施。
關鍵詞:桃樹;凍害;調查;預防
桃是大眾喜愛的水果,在山東地區(qū)廣泛栽植。初冬及春季氣溫的不穩(wěn)定常給多種果樹造成不同程度的凍害,給生產帶來巨大損失。研究表明,桃樹的抗寒臨界溫度在-20~-25℃,桃樹根系在遭遇-11~-13℃低溫且持續(xù)較長時間也可受凍[1]。如何應對低溫來襲,做好有效的凍害預防成為桃樹生產中的重要問題。2015年11月末寒潮來襲,山東地區(qū)突降大雪,尤其魯南山區(qū)氣溫由10℃驟降至-11℃,桃園普遍發(fā)生凍害。經對受凍桃園調查,分析總結出凍害預防及補救措施,以供今后桃生產參考。
1凍害情況調查方法
1.1田間凍害調查
2015年12月中旬分別對山東省鄒城市城前鎮(zhèn)、棗莊市水泉鎮(zhèn)、蒙陰縣岱崮鎮(zhèn)3個鄉(xiāng)鎮(zhèn)果園內栽植的成齡桃樹進行抽樣調查。每個桃園每品種抽取10株進行凍害觀測,凍害分級標準:0級,未受凍;1級,輕微受凍,1年生枝條形成層有不同程度褐變,韌皮部及木質部完好或出現輕度褐化,花芽基本未受凍;2級,受凍較重,1年生枝條形成層褐變嚴重,韌皮部及木質部有不同程度褐變,50%左右花芽發(fā)生褐化;3級,嚴重受凍,花芽多數凍死,枝條形成層、木質部、韌皮部嚴重褐變;4級,基本死亡,整株死亡。
1.2室內凍害檢測
分別從鄒城市城前鎮(zhèn)、棗莊市水泉鎮(zhèn)、蒙陰縣岱崮鎮(zhèn)受低溫危害桃園中采集不同受凍害品種枝條(表1)。隨機選取粗度相近、整齊均勻的1年生枝條,用自來水洗凈后再用蒸餾水沖洗3遍,吸干水分,置于冰箱4℃保存?zhèn)溆谩奶┌彩刑┥絽^(qū)天平湖基地桃園采集相同品種未受凍害枝條做對照。
將待測樣品進行徒手切片,分別對枝條、花芽及葉芽剖面進行觀察、拍照,與未受凍害樣本進行對比。觀察枝條韌皮部、形成層、木質部、髓部以及花芽、葉芽的顏色變化,確定受害部位。
取出待測枝條,避開芽眼剪成長約0.5cm的莖段,每個樣品稱取0.5g放入試管中,加20ml去離子水搖勻,重復3次。靜置24小時后,用DDS-11A型數字電導率儀測得浸出液電導率值(S1);封口后置于沸水中水浴30分鐘,冷卻至室溫,靜置3小時后測得終電導率值(S2),同時測定去離子水電導率(S0)。計算相對電導率,L(%)=(S1-S0)/(S2-S0)×100,取各測樣品的平均值。
2結果與分析
2.1山東不同地區(qū)桃樹凍害概況
田間調查顯示,鄒城市城前鎮(zhèn)桃園受凍較為嚴
重,新栽幼樹枝干形成層、韌皮部嚴重褐化變黑,花芽凍死率較高;成齡樹枝條韌皮部及木質部均已褐變,達到2級凍害,個別桃園達到3級凍害。棗莊市水泉鎮(zhèn)桃園品種單一,絕大多數為江蘇引進晚熟冬桃品種,樹齡20多年,受凍害較為嚴重,主要表現樹干基部及主枝皮層褐變,韌皮部褐變較重,木質部正常。1年生枝條受害較輕,少數芽體褐變。凍害達到2級標準。蒙陰縣岱崮鎮(zhèn)桃園凍害較輕,桃樹主干距地表10~20cm處皮層發(fā)生不同程度褐變,枝條有輕微褐變,芽體受害不明顯,屬1級凍害。
2.2桃樹各品種枝條的細胞膜相對透性比較
桃樹在低溫條件下,細胞膜結構和功能受到損害,導致膜透性增加,電解質外滲。電解質外滲越多,組織受害越重。通過測定外滲液導電性,確定膜透性差異,得出植物組織的受害程度及品種的抗寒能力。
由表2中看出,同一地區(qū)不同品種相對電導率存在一定差異。相對電導率越高,組織受害越嚴重,抗凍性越差。蒙陰地區(qū)的川中島相比蓬仙、扁桃的相對電導率高,抗寒性較差;鄒城、棗莊地區(qū)的品種均有較高的相對電導率,鄒城地區(qū)的桃品種普遍受凍,較其他地區(qū)嚴重。該結果與切片凍害特征較一致。
2.3桃樹不同品種凍害特征分析
鄒城、棗莊、蒙陰3地的各品種的花芽、葉芽、枝條切面如圖1所示,顯示均有不同程度受凍。形成層褐變較嚴重,木質部及韌皮部有不同程度褐變。除扁桃外,其他桃樹品種髓部完好。葉芽較花芽耐寒力強,花芽受凍是常見低溫凍害。切片觀察顯示花芽壞死率較高,基部均發(fā)生褐變。其中鄒城的幾個品種葉芽和花芽受凍較為嚴重,出現較多壞死(圖1)。
圖1不同品種桃樹葉芽、花芽、枝條的凍害形態(tài)特征
3凍害原因
①園址。依凍害程度看,地勢低洼、地處背陰及風口處,由于溫度較低,更易發(fā)生凍害。②氣候。冬季氣溫過低,超過桃樹抗寒的臨界溫度。③品種。不同桃品種抗寒能力存在差異,晚熟桃品種采果晚,營養(yǎng)消耗多,后期樹體營養(yǎng)積累少,且冬季降溫前還未完全落葉,不能及時進入自然休眠,抗凍性差,易發(fā)生凍害。不同品種樹冠開張程度不同,樹姿開張,花芽部位較低容易發(fā)生凍害。
4桃樹凍害預防
①適地建園。應選擇背風向陽、土層疏松深厚的地塊,并要建有良好的排灌設施。②選擇耐寒品種。優(yōu)先使用當地育成的品種,確保桃樹有較高適應性[2];由外地引進的品種在大面積栽植前應先做好區(qū)試,避免盲目引種;通常北方桃樹品種比南方品種更耐寒[3]。苗木選用毛桃、山桃等抗寒砧木進行高位嫁接,嫁接處距地面30~40cm,可有效抵抗低溫凍害。③加強土肥水管理,嚴格控制負載量。根據樹齡和樹勢確定樹體負載量,一般葉果比為20~40∶1。產量過多,營養(yǎng)消耗過大,抗寒力下降;秋季控肥控水,防止樹體過旺生長,枝條不充實,即8月以后不再施用氮肥,而增加磷、鉀肥施用量;提前灌好越冬水,確保桃樹安全越冬[4]。④夏季與冬季修剪并重。做好枝條的接替更新,及時回縮復壯衰老枝,穩(wěn)定樹勢,增強抗性。入冬時,適當輕度修剪或人工落葉,減少樹體消耗,提高抗寒力。⑤冬季和早春采取措施預防凍害。秋季在果樹根頸處培土30cm左右,保護根系及頸干;入冬前在樹盤周圍覆蓋1~2m2地膜,或以稻草、秸稈均勻覆蓋后再覆土一層,以減少根部水分蒸發(fā),且提高土壤溫度;10月底,主干涂白或噴防凍劑,可以殺菌、預防病蟲害,加快傷口愈合,同時推遲芽體萌動,防止春季低溫凍害;用草繩或防風膜包裹樹干,既防風又防樹體水分蒸發(fā);在植株迎風面設置高約1m的防風籬笆或土埂,減少寒風對樹干、根頸的傷害;寒潮來臨時,夜晚在上風口,用樹葉、雜草等拌柴油點燃生煙,提高果園氣溫。
5桃樹凍害發(fā)生后的補救措施
①桃樹受凍后不要過早處理。對于受凍嚴重樹體死亡的桃園,應盡快安排更新。在春季及時補栽或在原有砧木基礎上進行改接。受凍害較輕未完全死樹的果園,加強保護,使其慢慢恢復。受凍植株褐化程度不深,形成層細胞未全部凍死,可繼續(xù)分生形成新的組織[3]。②早春覆蓋地膜。提高地溫,促進桃樹根系恢復生長,減少水分蒸發(fā),降低抽條率。③早春增施氮肥。促進光合作用,快速補充樹體生長所需養(yǎng)分,提高樹體抗病力??蛇M行葉面噴施0.2%尿素、光合微肥。④加強凍害部位保護。及時預防病蟲害。枝干噴涂腐必清等殺菌劑,綁塑料薄膜,防止病菌感染,加快受凍部位愈合。主干受凍后,不宜立即刮除病變部位,以防損傷健康組織引發(fā)流膠或發(fā)生腐爛病,待秋季健康組織與發(fā)病部位明顯分離時再行刮除。對于已脫水抽干的枝條可及時疏除。⑤避免過早疏花疏果,以確保留果數量,同時嚴格疏果,減少樹體負載,促進樹體復壯。弱樹嚴格控制留果量甚至不留果。
參考文獻:
[1]徐天明.山西臨汾桃樹凍害發(fā)生原因[J].西北園藝,2003,(12):42-43.
[2]張文寶,郭繼英.北京市平谷區(qū)桃樹凍害情況分析[J].北京農業(yè),2010,10:52-54.
[3]張小波,喻菊芳,呂國華,等.寧夏桃樹受凍原因及抗寒栽培探析[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1,(19):182-183.
[4]李疆,劉玲,李芳,等.干寒區(qū)桃樹的凍害分析及防寒栽培技術[J]. 新疆農業(yè)大學學報,2003,26(3):43-46.
收稿日期:2016-03-07
基金項目:現代農業(yè)產業(yè)技術體系建設專項(CARS-31)。
*通訊作者:張安寧(1974-),男,山東泰安人,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果樹育種與栽培。
作者簡介:董曉民(1988-),女,山東泰安人,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為桃育種與生物技術。E-mail:dxm1209@163.com
中圖分類號:S6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910(2016)02-0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