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鷹
一位73歲的老翁,曾因腦梗一度生活不能自理,老年癡呆癥也悄悄走近。他經(jīng)常站在離家只有幾步的村口,想不起家在哪。隔三差五,家人就要全體出動去尋找他。孝順的女兒怕父親走丟,就做了一張求助卡,掛在老人身上。老人意識清醒時,看到兒女為照顧自己東奔西走,既內(nèi)疚又心疼。他決心為了兒女,為了不忘記自己最親的人,更為了自己人生最后的尊嚴做出改變。
從那以后,老人振作起來,他開始每日背誦《道德經(jīng)》,及時遏制了日漸下降的記憶力。漸漸地,他能背誦出《孫子兵法》《千字文》《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大學》等數(shù)部國學經(jīng)典。后來,老人開始挑戰(zhàn)背誦圓周率小數(shù)點后5000位。5000位是個什么概念?在《最強大腦》的節(jié)目現(xiàn)場,巨大的數(shù)字幕墻緩緩出現(xiàn)時,現(xiàn)場觀眾驚呼一片。嘉賓驚嘆:“別說背了,就是把這都念一遍得多長時間!”節(jié)目的主裁判魏教授感動得一度哽咽,稱贊老人上演了生命逆生長的奇跡。
這個老翁叫吳光仁,??诘囊晃黄胀ù迕瘛v扶老人走上舞臺的女兒說,父親參加《最強大腦》的目的,不是為了揚名,而是想通過鏡頭把自己的故事傳遞給更多的老年人:在患病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不能放棄自己,要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合理地訓練,努力就會創(chuàng)造奇跡!
當時,很多人都被吳光仁逆生長的記憶力所震驚,他雖然沒能晉級成功,但他帶來的正能量感動無數(shù)人。那是一個人對生活的態(tài)度,對生命的尊重,對親人的摯愛。他的行動告訴我們:再寒冷的冬天,也會有太陽;再深長的隧道,也會有盡頭;再黑暗的夜晚,也會等到黎明。只要我們懂得掬一捧陽光給自己,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人到暮年,就像使用多年的機器,常會運轉不靈。同衰老和疾病作斗爭,似乎成了老年人生活的必修課?;剂思膊∈桥逻€是不怕非常關鍵。害怕發(fā)愁,病情就加重一倍;選擇不怕,盡快調(diào)整好心態(tài),樂觀豁達笑對,與疾病做抗爭,就能讓生命逆生長。
或許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中有那么一部分人,如貝多芬、張海迪、霍金、史鐵生……他們雖然遭遇了生命的沼澤,卻因禍得福地走上了成功的道路。在我們扼腕驚嘆的時候,在我們望塵莫及的時候,在我們簡單地把一切歸于機會的時候,我們很難想象他們曾經(jīng)怎樣走過心靈的沼澤。只有走過心靈的沼澤地,才能站穩(wěn)腳跟,挺直腰板;才能樂觀豁達,越挫越勇;才能堅持不懈,海闊天空;才能四季燦爛,書寫精彩紛呈的傳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