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傳頂
摘 要: 高中物理習題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統(tǒng)籌教學全局,讓學生整體物理水平得到提升外,更應該找到對學生解題能力起到關(guān)鍵作用的“突破點”,逐個擊破,以期達到優(yōu)質(zhì)、高效的解題目的。本文分別從教學生會閱讀、會畫圖、會計算等方面,對提高高中生物理解題能力、提升物理習題教學有效性問題,進行深入探析。
關(guān)鍵詞: 高中物理 習題教學 訓練方法 解題能力
高中生想學好物理,就離不開做題,但是習題做得越多,效果就會越好嗎?這是困擾高中生的問題,同樣值得很多教師深思。當前的高中物理習題教學,存在兩面性:一方面是教師必須進行的解題訓練,另一面是因題海戰(zhàn)術(shù)而適得其反的教學事實。那么,應如何將習題教學落到“實”處,讓學生不再是刻意模仿,甚至是機械重復?筆者認為,教師在對學生物理水平進行整體提升的基礎(chǔ)上,還應通過單項訓練對學生能力進行逐個擊破,讓他們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獲得一些“專項能力”,從而實現(xiàn)解題的優(yōu)質(zhì)與高效。本文結(jié)合教學實踐,從教學生“愛閱讀”、“會畫圖”、“懂計算”三個方面對此進行探析。
1.教學生“愛閱讀”
從歷年的高考試卷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含有大量文字且較多專業(yè)術(shù)語的試題比例越來越多,這些題目給那些在日常學習中不注重閱讀,更不擅長讀題的學生帶來了很大負擔和壓力。所以,閱讀能力成為當前很多高中生亟待提高的一種專項能力。教師應在習題教學中注重閱讀訓練的強度與密度,要有計劃地將閱讀訓練納入習題教學中。對那些文字信息量較大的題目,務必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對原題進行閱讀,要借助教材激發(fā)學生對科普知識的閱讀興趣,以此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和知識面?,F(xiàn)在的教材中有一個“科學漫步”欄目,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好這一閱讀素材,同時要鼓勵學生閱讀后及時的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在解題訓練時,讀完題目內(nèi)容之后,也應讓學生將自己的理解和觀點表達出來,然后大家一起進行判斷和分析,有不同意見的當場提出,并說明理由。只有讓學生敢于表達、善于表達,他們才會愛上閱讀,并學會如何閱讀。
2.教學生“會畫圖”
很多學生認為物理題“難解”,關(guān)鍵在于沒有掌握將抽象知識形象化的技能。人類在認識世界時,形象思維是先于抽象思維的。在物理解題過程中,以形象思維為突破口,探尋問題解決的策略與方法,再借助抽象思維進行解決,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讀題時將物理情景通過畫圖方法進行形象表現(xiàn),再加以分析,非常有利于學生找到解題的捷徑。但是目前很多高中生并沒有養(yǎng)成畫圖習慣,也沒有掌握畫圖方法,畫出的圖像“直線不直”、“曲線不曲”,所以教師應對此進行強化訓練。如學習直線運動時,讓學生練習畫“位移-時間”和“速度-時間”等圖像;認識力的時候,讓學生嘗試畫“受力分析圖”;而學習恒定電流時,可以讓學生畫出不同的電路圖及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等;在電磁場的學習中,指導學生畫帶電粒子的“運動軌跡”草圖,等等。先讓學生養(yǎng)成畫圖習慣,再教給學生畫圖的正確方法,直線圖形應盡量畫得筆直,曲線圖形則要畫得盡量光滑。尤其是“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問題”,如不能盡量準確地畫出其運動軌跡,就無法看出其中的幾何關(guān)系,而解題條件往往又隱含在這些幾何關(guān)系中,這就導致無法順利解題。學生在實際畫圖中并不習慣借助工具,所以“徒手”畫圖應是畫圖訓練的首選。一般來說,如果學生畫圖效果達到圖1中所示,即為過關(guān),而圖2則過于隨意,不能準確表現(xiàn)物理過程,這不僅僅對僅解題毫無幫助,甚至會干擾解題思路。
(2)不難發(fā)現(xiàn)S與t的關(guān)系為一條拋物線,所以在t=5s時,S有最大值,為15m。
上述解題過程簡潔、準確。當然數(shù)學對于物理而言,不僅是單純地進行定量分析的工具,而且可以成為物理原理、物理定律的推導工具。高中生一旦學會巧妙使用數(shù)學方法,解決這類物理問題,就會無形之中避免很多復雜的過程,輕松且完美,解題效率大大提高,對物理過程的理解也會更透徹。
任何行業(yè)的培訓道理都相似,除了一些共性的訓練之外,還得施加一些個性化的專項輔導,而這往往是突破行業(yè)瓶頸的關(guān)鍵,物理習題教學的原理正基于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既要有統(tǒng)籌全局之勢,又要有逐個擊破之法,為學生量身定做多種專項訓練,讓他們能夠憑借多種“特殊技能”,在解題的關(guān)鍵處出奇制勝,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