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鳳珍
【摘要】初中階段所開設的音樂課是一門獨立存在的課程,雖不是必考科目,但對于初中生的成長卻極為有益,學生積極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中來,不僅能夠欣賞音樂、感受音樂,而且還可以體會快樂、提高審美能力,所以建構快樂的音樂課堂是大勢所趨。本文以初中音樂為研究對象,論述了建構初中音樂快樂課堂的必要性,重點分析如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實現(xiàn)“寓教于樂”,旨在讓初中學生更快樂、有效的上好音樂課。
【關鍵詞】初中音樂 課堂教學 必要性 寓教于樂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2-0221-01
一、建構初中音樂快樂課堂的必要性
現(xiàn)階段,我國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初中音樂以其獨具的價值優(yōu)勢,很好的緩解了初中生緊張的學習壓力,讓學生在學習之余還能有所放松,極大促進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為學生帶來快樂。論及建構初中音樂快樂課堂的必要性,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第一,構建快樂音樂課堂是為了更好的展示音樂審美教育的功效,原因在于初中音樂教學是一種以音樂為核心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獲得情感體驗、啟發(fā)形象思維,由此培育學生認識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審美能力;第二,構建快樂音樂課堂是初中生共同的心理訴求,學習音樂本就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情,如若再能建構出快樂的音樂課堂,那么初中生定然能夠在音樂課上得以放松、舒緩壓力,在輕松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中聆聽美妙音樂、學習音樂知識;第三,構建快樂音樂課堂是實現(xiàn)高效教學的有效途徑,高效課堂就是在限定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教授給學生盡量多的知識,切實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故而初中音樂老師可以嘗試在備課時設計多種教學方法,打造快樂且高效的音樂課堂??傊?,構建初中音樂快樂課堂是極為必要的,初中音樂老師一定要致力于此工作的開展,加快初中生成長與進步的進程。
二、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實現(xiàn)“寓教于樂”的舉措分析
1.增強趣味,花樣手段渲染音樂課堂
要想建構出快樂的音樂課堂,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實現(xiàn)寓教于樂,首要任務就是增強課堂的趣味性,畢竟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所以初中音樂老師可采用花樣手段渲染課堂,創(chuàng)造快樂。一方面,老師可設計一段“趣味性”導課,輔之必要的音樂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感受到音樂課堂的魅力,如欣賞《百鳥朝鳳》一曲時,老師可先給學生講授“百鳥朝鳳”這一民間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再播放《百鳥朝鳳》這首樂曲,讓學生感受樂曲中的音樂元素,然后再邀請幾名男生上臺模仿樂曲中的小鳥叫聲,幾名女孩子上講臺模仿小鳥的動作,在舞臺上同學表演的帶動下,老師鼓勵全班學生共同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將“百鳥朝鳳”的場景搬進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另一方面,老師可以在音樂教學中適當加入器樂表演,選擇自己擅長的樂器,或者鼓勵學生將自己擅長的樂器帶到課堂上進行表演,渲染音樂課堂氣氛,比如欣賞《夢幻曲》時,老師可先行介紹《夢幻曲》的作者及創(chuàng)作背景,然后拿出事先借到的小提琴,在課堂上為學生當場演奏《夢幻曲》,從小提琴流出的悠揚和緩的曲調,真正讓學生感受到了樂曲中所流露出的溫暖與甜蜜,享受音樂所帶給自己的美好。當然,增強音樂課堂趣味的方法還有很多,初中音樂老師一定要善于引進、應用,渲染初中音樂課堂的氣氛,由此打造快樂且高效的音樂課堂。
2.妙用媒體,展現(xiàn)音樂鮮活靈動之美
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妙用多媒體,不僅能夠為學生營設出輕松歡愉的課堂氣氛,而且多媒體課件所展示的圖片、文本、視頻等生動形象、鮮活靈動,仿佛讓學生置身于真實場景,使得初中生在音樂學習中始終處于一種新鮮、歡愉、快樂的狀態(tài),學生的學習效率更高,整個音樂課堂也展現(xiàn)出了前所未有的鮮活靈動之美。比如,老師教授《金色的秋天》這一音樂單元時,由于此單元囊括了《豐收鑼鼓》、《揚鞭催馬運糧忙》、《西風的話》等多個曲目,且每個曲目的畫風、曲風都有諸多相似之處,所以老師可先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在希望的田野上》《豐收鑼鼓》、《揚鞭催馬運糧忙》以及《西風的話》等多個曲目,或配套播放一些視頻素材,讓學生聯(lián)系秋天的豐收景象感受這幾首樂曲所表達出的思想感情,著重考慮《西風的話》所表達的音樂感覺,以及在《在希望的田野上》這首樂曲中所出現(xiàn)的事物、場景等等,以此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學生聽覺靈敏度和音樂場景分析能力,同時展現(xiàn)音樂自身獨有的鮮活靈動之美。
3.多元評價,真正實現(xiàn)音樂寓教于樂
多元評價是構建初中音樂快樂課堂的最后一道關卡,音樂老師只有將評價的價值意義發(fā)揮到淋漓盡致,學生也才能得到更好發(fā)展,老師也才能帶動學生更積極的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因此音樂老師要創(chuàng)建多元評價方式,真正實現(xiàn)初中的寓教于樂。比如,音樂老師可以在班級內組織一場“歡樂音樂會”,其間設置多種形式的音樂活動,如樂器獨奏、組合演唱、音樂舞臺劇、音樂舞蹈表演、個人獨秀、趣味音樂、玩轉音樂等等,提前將此活動安排下去,給予學生充分的準備時間和選擇空間,讓每一位學生在“歡樂音樂會”上展現(xiàn)自己的特長與才能,待所有節(jié)目全部表演結束之后,由老師及每一位學生共同參與節(jié)目票選,選擇最優(yōu)秀的音樂節(jié)目,并給予獎勵。此處的“票選”就是音樂課堂教學評價的一種外在表現(xiàn),每位學生都在客觀認真的評價自己同班同學的表現(xiàn),而每一個學生都在接受來自自己同學的評價,這樣的評價方式相對公開、公正,創(chuàng)造音樂課堂和諧氣氛的同時也實現(xiàn)了音樂的寓教于樂,可謂是兩全其美。此外,音樂老師也要出面對班級學生的具體表現(xiàn)給予評價,揚長避短、指出不足、鼓勵先進,在多元評價中、歡聲笑語中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三、結束語
總的來說,初中音樂教學并不要求學生掌握多少音樂理論知識,熟知多少經(jīng)典音樂曲目,它更多的是在音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感受音樂所散發(fā)出的美,真正實現(xiàn)初中生在快樂中幸福學習、在學習中感受快樂。因此,初中音樂老師一定要做好增強趣味、妙用媒體、多元評價這三個層面的工作,全面貫徹“寓教于樂”的音樂教學原則,讓學生在輕松、歡愉的課堂環(huán)境中學習音樂、體驗美好,把音樂課堂建構成學生歡樂表演、放松自我的舞臺與劇場。
參考文獻:
[1]朱曉玲.關于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思考[J].成功(教育).2009(11).
[2]梁琴.關于初中音樂教學藝術的思考[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33).
[3]夏四海.捕捉音樂課堂教學的亮點[J].教學與管理.20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