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小琴(北京市第一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檢驗科,北京100026)
?
北京市某區(qū)退休老干部體檢生化結果分析
蘭小琴
(北京市第一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檢驗科,北京100026)
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某區(qū)退休老干部體檢ALT、BUN、CRE、UA、TC、TG、GLU、HDL-C、LDL-C 9項生化結果水平,為本地區(qū)老干部預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學依據(jù)。方法采用Beckman全自動生化儀及其配套試劑進行檢測。將1057名體檢者按性別和年齡分組,對男女各項目陽性檢出率及各年齡段陽性檢出率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男女總陽性檢出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其中GLU、BUN、CRE、UA男女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男性高于女性,TC、TG、HDL-C、LDL-C男女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女性高于男性。ALT男女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各項目陽性檢出率前三位分別為:GLU、TC、TG,最高的年齡段集中在75~84歲。結論定期健康體檢,及時發(fā)現(xiàn)異常指標,有針對性的治療和復查,對提高老干部健康水平意義重大。
關鍵詞:老干部;健康體檢;生化指標
老干部曾經(jīng)為國家建設發(fā)揮過重要作用,關心、關注他們的身體健康狀況是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的工作。我院承擔了北京市某區(qū)老干部每年的健康體檢,為了解北京市老干部的身體健康狀況,現(xiàn)將北京市某區(qū)2013年退休老干部體檢的生化體檢結果進行分析。
1.1研究對象收集北京市某區(qū)2013年1057例退休老干部體檢生化結果,其中男性702例(66.41%),女性355例(33.59%)。年齡分布在55~ 104歲??崭?2h后抽血檢驗。體檢結果的生化指標,包括ALT、BUN、CRE、GLU、HDL-C、LDL-C、TC、TG和UA等。
1.2檢測方法采用Beckman全自動生化儀及其配套試劑進行檢測。
1.3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7.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生化指標陽性檢出率受檢對象某一項生化指標超出正常參考區(qū)間者稱為該項目陽性??偟纳笜岁栃詸z出率為71%,其中男性為72.9%,女性為70.1%,兩者無統(tǒng)計學差異。
2.2各項目參考范圍見表1,各項目陽性檢出率及按年齡分段陽性檢出率見表2。各項目陽性檢出率最高的年齡段集中在75~84歲。
2.3男女各項目比較其中GLU、BUN、CRE、UA男女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男性高于女性,TC、TG、 HDL-C、LDL-C男女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女性高于男性。ALT男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檢驗項目正常參考區(qū)間
表2 各項目陽性檢出率及按年齡分段陽性率(%)
本研究顯示在離休干部中,糖尿病、高脂血癥、高尿酸血癥是常見病,與國內(nèi)報道一致[1]。糖尿病是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一組代謝性疾病,由遺傳因素、環(huán)境因素和生活方式改變等相互作用所致,已成為全球性疾病,是目前繼腫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嚴重影響人類健康的第三大疾病[2]。本組1057例老干部各項目陽性檢出率血糖居第一位,前3個年齡組血糖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上升趨勢,最高水平是75~84歲年齡組,可能與老年人器官退行性改變,胰島素受體數(shù)量下降有關。且本調(diào)查顯示,男性血糖陽性率高于女性。另85歲以后陽性率下降,可能有本資料中該年齡組人數(shù)較少有關,不具有代表意義。糖尿病是一種復雜的慢性疾病,糖尿病合并的大血管及微血管并發(fā)癥以及糖尿病腎臟疾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殘和死亡的主要原因[3]。老干部健康保健過程中應把空腹血糖作為重要篩查項目,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避免和減少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繼糖尿病之后,血脂水平的陽性率排第二位,TC、TG的陽性率分別為27.1%、25.4%。大量研究資料表明脂質(zhì)代謝紊亂是心腦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高膽固醇血癥是缺血性心肌疾患等動脈粥樣硬化癥的獨立危險因素。高三酰甘油血癥也是動脈粥樣硬化癥的獨立危險因素[4,5]。本次調(diào)查結果顯示TC、TG陽性率均隨年齡的增加而升高。高TC血癥的發(fā)病率高于TG血癥,與文獻報道一致[6]。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高熱量、高脂肪等食物攝入過多,忽視了合理的膳食結構,導致肥胖。老年人本身代謝功能下降,易造成脂質(zhì)沉積在血管壁;部分老年人有長期飲酒、吸煙、久坐等不良習慣,加之運動量少等因素至其血脂增高。高脂血癥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冠心病、高血壓、腦血管疾病等。高血脂還會導致TG合成增加并積聚肝臟,引起脂肪肝,造成肝功能異常。高脂肪、高膽固醇飲食所占比例的提高,與之相關的心腦血管疾病、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的發(fā)病率也會不斷增加,因而它的防治也應日益受到重視[7]。且本調(diào)查中,女性血脂異常率高于男性,這可能與女性50歲以后進入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有關,因此老年女性更應注重對血脂的管理。
代表腎功能的肌酐、尿素、尿酸三項目中,尿酸陽性率較突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高UA血癥逐漸增多,越來越引起醫(yī)學界的關注[8-10]。高尿酸血癥是由嘌呤代謝紊亂或尿酸排泄障礙所導致的血尿酸升高,不僅是痛風的重要生化基礎,而且與高血壓、高血脂癥、動脈粥樣硬化、肥胖、胰島素抵抗的發(fā)生密切相關[11-13]。UA的增高可以引起動脈硬化,促發(fā)冠心病、高血壓,而高血壓可引起腎臟功能異常,使腎臟對UA的排泄功能減少,造成UA潴留,引起高UA血癥。高血糖、高血壓、脂代謝異常及血UA水平升高均與腎功能異常的發(fā)生有關[14]。另有研究表明,高尿酸患者比尿酸正常人群更易發(fā)生血糖及血脂代謝異常[15]。因此,加強對老年人血尿酸水平的監(jiān)測與血糖、血脂同樣重要,可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對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16]。
由于老年人器官功能退化,神經(jīng)反應遲鈍,多種疾病并存,多數(shù)沒有典型癥狀,不能引起重視,易錯過治療最佳時期[17]。離退休老干部在體檢中出現(xiàn)的異常結果要引起重視,需定期復查,以做到對疾病及時預防,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治療。平時生活中也應該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適度鍛煉,合理膳食,加強保健意識,這樣才能保證老年人的健康長壽。
參考文獻
[1]田艷霞,馬艷立,殷明.南京市某干休所離休老干部近5年健康體檢結果分析[J].中國初級衛(wèi)生檢驗,2011,25(4):55-56.
[2]劉運雙,張麗萍,李風華,等.10502例體檢者空腹血糖分析[J].國外醫(yī)學?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2005,26(3):181-182.
[3]Nassar PO,Walker CS,Salvador CS,et al.Lipid profile of people with diabetesmellitus type 2 and periodontal disease[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2,96(1):35-39.
[4]周新,府偉靈.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M].第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78-84.
[5]黃靜.健康體檢人群中脂肪肝的檢出與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1,8(7):869.
[6]李濤,譚可為.??诓筷犂细刹垦秸{(diào)查[J].海南醫(yī)學,2008,19(1):121.
[7]嚴蓓蓓.泰州市某社區(qū)60歲以上老年人體檢結果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4,32(6):786-787.
[8]王彥斌,邱服斌,任素芳.高尿酸血癥與冠心病及危險因素的相關性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0(1):9-10.
[9]陸杰.老年人高尿酸血癥與高甘油三酯血癥關系的研究[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5,11(3):21-22.
[10]李益軍,李義凱.高尿酸血癥及痛風的規(guī)范防治[J].海南醫(yī)學,2015,26(13):1952-1954.
[11]李麗.成人高血壓與高尿酸血癥患病相關性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1(9):1057-1058.
[12]高麗平,張耀華,張紅旗.高尿酸血癥與代謝綜合征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8):590-591.
[13]郝云玲,吳紅玲.高尿酸血癥與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頸部動脈斑塊及狹窄的關系[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4,11(2):199-200.
[14]劉軍燕,田慧,邵迎紅,等.老年2型糖尿病腎功能異常的相關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09,8(2):141-
145.
[15]林虹,譚功軍,鄺琳,等.某海島地區(qū)高尿酸血癥與血糖、血脂的相關性研究[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3,31(5):482-483.
[16]葉劍蕓.社區(qū)中老年人群血脂相關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4,32(4):488-489.
[17]張鳳娥,謝五民,井玉紅.96例退休老干部健康體檢結果分析及預防[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4,22(2):293-294.
(收稿日期2015-08-06;修回日期2015-09-13)
DOI:10.3969/j.issn.1674-1129.2016.01.039
中圖分類號:R446.1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29(2016)01-0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