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靈,何 兵,劉旭紅,宋世柳,陳定軍
(1.廣西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學院,廣西 柳州 545006;2.廣西水力機械研究所,廣西 柳州 545005)
?
木薯收獲機挖掘鏟的受力分析與優(yōu)化
李寶靈1,何兵2,劉旭紅1,宋世柳1,陳定軍1
(1.廣西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學院,廣西 柳州545006;2.廣西水力機械研究所,廣西 柳州545005)
摘要:挖掘鏟的受力情況直接影響挖掘機的工作效果及壽命,挖掘鏟面角度是影響挖掘鏟受力的主要因素。為此,對木薯收獲機挖掘鏟在達到挖掘深度進行挖掘木薯的過程進行受力分析,并利用ANSYS軟件對鏟面角度進行優(yōu)化,得出在一定的挖掘深度下受力最小的大鏟面和小鏟面的最佳角度,為挖掘鏟的結構優(yōu)化設計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木薯收獲機; 挖掘鏟;應力;有限元分析
0引言
挖掘鏟是木薯收獲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收獲機的主要部件之一。挖掘鏟所受到的阻力大小和其結構有很大關系,如果能對其結構進行優(yōu)化使其受到土壤的阻力減小,那么木薯收獲機的性能將有顯著的提升。因此,對挖掘鏟進行靜力分析和優(yōu)化設計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在一定工況條件對挖掘鏟進行受力分析,利用ANSYS軟件對鏟面角度進行優(yōu)化,為挖掘鏟的優(yōu)化設計提供理論依據。
1木薯收獲機挖掘鏟受力分析
木薯收獲機的工作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是機器入土到達預定土壤深度;二是在土壤中前行進行收獲。第1部分在整個收獲過程中所占的時間比較小,且在此過程中受到的阻力會隨著挖掘鏟鏟面與土壤的接觸的面積變化而變化。因此,本文只對木薯收獲機在土壤中進行收獲時進行分析。在此過程中,挖掘鏟鏟面受到來自土壤的阻力、摩擦力、重力,以及來自拖拉機的牽引力、自身的重力和挖掘鏟底面的摩擦力。其中,牽引力和重力是挖掘鏟整體受到的力,故單獨計算;而底面的摩擦力不管鏟面的傾角怎么變化都不變,對于優(yōu)化鏟面角度沒有影響,可以省略。
在土壤中收獲木薯時,挖掘鏟所處的土壤深度基本不變,挖掘鏟鏟面始終全部覆蓋著土壤,在不碰到碎石和雜草的情況下受力情況基本不變。因此,將壓在挖掘鏟鏟面的土壤看成一個整體,以挖掘鏟為受力分析的目標,取挖掘鏟在土壤中行進過程的一個瞬間進行受力分析,如圖1所示。
圖1 挖掘鏟受力分析圖
受力分析為
Pcosα-T-Gsinα=0
R-Gcosα-Psinα=0
P=Gtg(α+φ)=SLρgtg(α+φ)
式中P—為沿著挖掘鏟倔起物所需要的力(N);
R—為鏟對土壤的反作用力(N);
G—為鏟面上土壤的重力(N);
α—為鏟傾角(°);
μ—土壤對鏟的摩擦系數,μ=tgφ;
φ—土壤對鏟刃的摩擦角(°);
T——鏟對土壤的摩擦力(N);
L— 鏟的長度(m);
S—土壤的沉切面積,即挖掘深度和鏟寬的乘積(m2);
ρ—土壤的密度(kg/m3)。
由于適合種植木薯的土壤種類繁多,現選擇適合種植木薯的其中一種土壤對鏟進行受力分析。選擇沙壤土,從手冊查得沙壤土的摩擦因數f為0.25~0.35,挖掘深度為30~40cm,分析時挖掘深度取40cm,土壤密度取9.65g/cm3。
2挖掘鏟的有限元分析
木薯收獲機挖掘鏟采用材料為Q235A,密度為7 860kg/m3,彈性模量E為2.0×1 05N/m2,泊松比為0.3。
利用UG進行建模,再將模型導入到ANSYS軟件的work bench模塊進行分析。劃分網格時采用體單元,單元形狀選擇四面體;精細度調整到100,劃分級別為中等,網格尺寸設置為5mm。
因為挖掘鏟是焊接在木薯收獲機上的,結合工作的實際情況可以判斷出其約束情況:挖掘鏟的左表面、右表面及后表面都屬于固定約束,X、Y、Z都不能運動。
1)計算載荷。中間鏟面傾角改變,其所受的阻力和摩擦力也會改變。由于鏟面傾角的理論取值范圍為15°~24°,所以從16°開始計算,計算結果如表1所示,中間鏟面的力不隨小鏟面的傾角的改變而變化。
表1 中間鏟面各角度受力情況
小鏟面傾角改變會引起其阻力和土壤的摩擦力的變化,摩擦力為兩個小鏟面的摩擦力之和,各角度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小鏟面各角度受力情況
續(xù)表2
2)各力加載位置對于挖掘鏟本身重力的施加可以給實體施加一個與重力相反的加速度來實現。土壤的重力和來自土壤的摩擦力主要施加在挖掘鏟鏟面上,來自土壤的阻力主要由挖掘鏟前端的7個小犁頭承受。圖2是各力施加位置圖。
圖2 各力施加位置
本次優(yōu)化的目的在于利用ANSYS軟件的優(yōu)化模塊,通過改變木薯收獲機挖掘鏟的傾角來減少木薯收獲機挖掘鏟的阻力。由于本次優(yōu)化目的簡單、精度不高,所以采用零階算法。
由于ANSYS的優(yōu)化1次只能優(yōu)化1個目標,所以先優(yōu)化中間鏟面,再在中間鏟面最優(yōu)角度下優(yōu)化兩邊鏟面。按照計算載荷和施加載荷位置進行靜力分析。
3結果與分析
表3為中間鏟面靜力分析結果。為了更直觀地表示分析結果,將表3的數據制作成挖掘鏟的傾角與應變、變形,最大應力關系如圖3所示 。
表3 中間鏟面靜力分析結果
圖3 中間鏟面傾角與應力,應變、變形關系圖
由表3和圖3數據分析可知:當挖掘鏟中間鏟面傾角在19°時應變和最大應力最小,16°時變形最小。綜合各項因素,19°最符合優(yōu)化要求。由于中間鏟面為阻力和摩擦力的主要承受部位,所以在中間鏟面最優(yōu)角度下可以繼續(xù)優(yōu)化兩邊的小鏟面。在中間鏟面19°時改變小鏟面的傾角進行分析并比較。小鏟面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根據表4結果數據畫出小鏟面角度與應力、應變圖如圖4所示。
表4 小鏟面分析結果
圖4 小鏟面角度與應力、應變、變形圖
從圖4可看出:隨著小鏟面傾角的改變,變形不明顯;傾角為42°時應變和最大應力都最小,符合最優(yōu)條件。
圖5為挖掘鏟中間鏟面傾角19°、小鏟面傾角43°時的ANSYS分析結果圖,圖6為變形圖。
圖5 ANSYS分析結果圖
圖6 變形圖
4結論
1)由分析得出:木薯收獲機挖掘鏟在中間鏟面為19°,兩邊鏟面(小鏟面)為42°時受力最小,為最優(yōu)角度,設計最佳角度應在42°~43°之間;與實際樣機試驗結果基本一致。
2)通過ANSYS靜力分析的結果可以看出:中間破土位置受力較大,支撐板的位置應該靠近中間位置。
3)有限元分析軟件為產品優(yōu)化設計與分析提供了快捷有效的途徑,通過分析可準確快速得出產品的應力和變形情況,為產品的優(yōu)化設計提供理論依據。
4)應用有限元分析軟件,可以對小犁頭的形狀進行改善,小犁頭安裝的位置也可以進行調整。
參考文獻:
[1]中國農業(yè)機械化科學研究所. 農業(yè)機械設計手冊[K].北京:中國農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2]石超,楊然兵,尚書旗.基于UG的花生收獲機挖掘置有限元靜力學分析[J].農機化研究,2015,37(1):18-21.
[3]張海亮,趙鳳芹.基于ANSYS的挖掘鏟靜力分析[J].農業(yè)科技與裝備,2012(5):13-15.
[4]蔣春松,孫浩,朱一林. ANSYS有限元分析與工程應用[M].北京: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2.
[5]關意昭,張周強,黃范輝,等.木薯收獲機二階曲面鏟的有限元靜力學分析[J].農機化研究,2012,34(10):42-45,49.
[6]李彥晶,魏宏安,孫廣輝,等.4U一1400FD型馬鈴薯聯合收獲機挖掘鏟的參數優(yōu)化[J].甘肅農業(yè)大學學報,2011(5):132-136.
[7]張華, 吳建民, 孫偉.翼鏟式馬鈴薯挖掘鏟有限元分析與試驗[J].甘肅農業(yè)大學學報,2012(4):127-129.
Force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Digging Shovel of Cassava Harvester
Li Baoling1,He Bing2,Liu Xuhong1,Song Shiliu1,Chen Dinjun1
(1.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iuzhou 545006,China;2.Guangxi Institute of Hydraulic Machinery,Liuzhou 545005,China)
Abstract:Load condition of a digging shovel directly affects its performance and working life, and what mainly impacts on a digging shovel’s load condition is the angle of shovel surface. In this paper, we conduct a force analysis on the process of reaching the digging depth and digging cassavas, then optimize the digging angle using ANSYS. In this way, we obtain the best angle of both big and small shovel surface in minimal load condition at the specific digging depth. This work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base for structural optimum design of digging shovels.
Key words:cassava harvester; digging shovel; stres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S225.7;TP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88X(2016)08-0064-04
作者簡介:李寶靈(1962-),女(壯族),廣西靖西人,教授,碩士,(E-mail) libl62@126.com。
基金項目:科技部科技人員服務企業(yè)行動項目(2009GJE10033);廣西教育廳教改項目(2013JGB198)
收稿日期:201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