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莎莎(梅州市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校,廣東 梅州 514526)
?
師生溝通從“心”開始
何莎莎
(梅州市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校,廣東 梅州 514526)
[摘要]用“心”溝通是交流的的基礎。深層次的交流是達到教育目的的依托。心理溝通是要師生之間在心理上互相接納,互相理解對方,接受對方,使學生能理解教師對他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確性,能樂意接受教師的教育指導和幫助并且化為行動。特別是班主任在管理教學紀律上顯得尤為重要。管理中,如果班主任不注意方式方法,會有意無意中傷害學生的自尊和感情,師生關系必然僵化。雖教師有良好用心良好的出發(fā)點,學生也不會接受,甚至從內心深處對教師產(chǎn)生抵觸情緒。
[關鍵詞]班主任管理溝通理解互相尊重
1.1 用心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一個重要條件
師生溝通時如果能夠從心出發(fā),用心去感受對方的思想和行為、態(tài)度并有效地將這些感受傳遞給對方,讓對方感到被理解和被尊重,讓彼此產(chǎn)生信任,體諒,友好的溝通氛圍。跟學生這種溝通氛圍是達到教與學目的的重要前提。如在學校舉行的第二課堂活動中,班主任可積極參與,積極互動,使他們感受到班主任與學生之間朋友般的關系。班主任要關心學生,首先要了解學生,要深入了解學生,一定要主動走進學生的情緒和思想中,用心去看學生的內心世界,用心去理解學生的心境,從而了解我們所要了解的一切。
1.2 以真誠的心對待每一位學生
作為班級的管理者,班主任要充分了解本班學生的家庭、性格、學習、興趣等背景。在與家長接觸中,要經(jīng)常主動詢問學生的生活、學習習慣、性格特點、家庭教育等,以求更深入地了解每位學生各個方面的情況,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和存在問題。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性格淘氣的學生,要理解他們也存在的自責、焦慮的內心。班主任在課外活動時間可多下宿舍與學生真誠地交流談心,緩解學生的情緒,解決學生的問題,給學生以親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學生才會對班主任產(chǎn)生依戀仰慕的心理,向教師敞開內心世界,我們才能從根本處入手,收到應有的教育效果。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當學生有問題時,作為最親近學生的班主任都隱約能夠感覺出來。但對班主任而言,僅僅感覺出問題是不夠的,如何正確解決問題才是關鍵所在,而解決問題的失敗往往是在使用不恰當?shù)恼Z言和不正確的溝通方式的情況下所造成的。正是這些不恰當?shù)恼Z言和錯誤的溝通方式導致師生間的沖突和誤會,從而不能成功解決問題。
如有這樣一個例子,某個成績、表現(xiàn)各方面都很好的學生因為某種原因,偷拿了同宿舍學生的錢。班主任在做溝通工作了解情況的時候,只顧著給被盜的學生一個結果,忽略了保護那位學生。結果,在查明真相的同時,也暴露了作出錯誤行為的學生,使這位學生遭受全班學生的恥笑和指責,也未進一步對這位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心理上的疏導,讓她萌生了退學的想法甚至作出更激動的行為。作為一個兼顧學生學習、生活的教育工作者,班主任在解決日常遇到的問題的同時,要進行全方位思考,有效地溝通,力求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的影響降到最低。要想在日常教學中能順利并很好得達到預期教育目的,那么就非常有必要掌握實用細致的溝通規(guī)則與技巧。
3.1 理解與尊重并行讓教育充滿摯愛
教師的愛能正確引導學生,產(chǎn)生巨大的推動力,讓學生自覺主動地沿著教師指出的方向前進。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對教師說過一句名言:“從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這句話告訴我們,作為一名教師,要平等地對待學生,用心理解和傾聽學生的心聲,細心體味學生的各種思緒,擁有一顆包容心,去深入學生的內心,化解他們所遇到的種種艱難困苦,以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賴,即使他們不能成為瓦特、牛頓、愛迪生,也要把他們塑造成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3.2 注意換位思考有效解決師生矛盾
學生進入的青春期是一個風暴期。他們一方面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但同時又很少主動地去理解別人。在對待教師方面,這一心理特征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作為班主任,平時就應該指導學生學會理解他人,而在處理師生關系問題上,則應該學會理解教師,要做到“換位思考”,把自己當作教師,學著用教師的觀點去分析看待問題,從教師的工作性質、工作目標出發(fā),來理解教師這樣做的理由。這樣,許多矛盾便會被化解消散了。如在一節(jié)課后,任課老教師氣沖沖得向我告狀:“你們班的王某某學生今天在課上竟然在睡覺,提醒他后,還公然頂撞教師,無法無天,一定要把他家長叫來?!庇谑?,筆者找到那個學生,向他詢問事情經(jīng)過,證實了事情的真相。筆者當即決定通知其家長來校,那學生聽到消息后很緊張地找到了并苦苦哀求我不要叫他家長來。他擔心單親父親知道這事,一定會往死里揍他。頓時,筆者心里矛盾了,一邊是老教師的嚴詞及維護課堂紀律的必要性,一邊是學生的保證與哀求。經(jīng)過充分思考,最后決定給孩子一個機會,也為了讓師生之間的關系不出現(xiàn)更大的惡化,也為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通過做雙方的思想工作,走進孩子的心靈,讓他懂得什么是尊重什么是理解什么是寬容,在向當事教師道歉并做出保證后,當事教師也很好地包容并原諒了學生,最終達到雙贏的局面。
教育工作是一項極其復雜和艱辛的工作,但不論怎樣成功的教育總離不開真情的付出。和學生交流也應從表面轉到內心,從單純的說教轉向情感溝通,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真真切切的愛,當學生能在教師的真誠付出中感受到博大的胸懷、寬容的心、真心奉獻的精神和對他們的滿腔摯愛之情時,他們的內心才能真正有教師的一席之位,這也為學生接受正確的教育和引導作一個良好的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