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顏氏家訓》
【譯文】雌黃:一種礦物,可做顏料或退色劑。古人抄書、校書常用雌黃涂改文字,因此稱亂改文字、亂發(fā)議論為妄下雌黃。本句大意是:沒有讀遍天下書,不能隨便校改別人文章。
【賞析】此條闡述一種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和科學的求實精神。校改文章或品評前人著作,一定要有一個堅實的前提——遍觀天下之書,具有相當高的鑒別能力與分析能力,否則便有妄下雌黃之嫌。此種觀點,對于形成我們民族的治學傳統(tǒng)產生過積極的作用,即使對于今人,也仍有其借鑒意義。
【譯文】薄技:微不足道的技能、專長。此兩句大意是:積蓄有千萬錢財,不如掌握一兩樣小小的技藝。
【賞析】錢財積蓄得再多,如果只出不進,早晚也會“坐吃山空”。雖沒有萬貫家財,但會一些小小的手藝,也能憑著它掙錢得利,養(yǎng)家活身。這兩句可用于告誡青少年及時學習各種知識,掌握某些本領、技能,將來才能自立于世。也可用于勸誡為人父母的:與其為子女積蓄錢財,不如讓子女及早學會立身的本領。
【譯文】自以為很高大,隨意欺凌輕視老人長輩,輕忽怠慢跟自已一起共事的同輩人。
【賞析】我們教育子弟切不可因為讀了幾卷書就自高自大、目中無人。寥寥數語,使人想見那種自以為了不起的人的傲慢神態(tài),足可引起人們警戒。
【譯文】和善人住在一起,就像進了開滿蘭花的房間,久而久之自己也滿身芳香。和惡人住在一起,就像進了賣漬魚的商店,久而久之自己也滿身臭氣了。
【賞析】這句話箴告我們在教育中,要善于運用陶冶教育法,創(chuàng)設和利用各種積極的情感和環(huán)境因素,對人進行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熏陶、感化;同時也應注意使人避免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
【譯文】早晨有過失,晚上就要醒悟;昨天做錯了事,今天則應悔改。說明改正錯誤貴在及時。
【賞析】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說的也是人要經常反省、檢查自己,從而改正過失,糾正錯誤。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重要的是有了錯誤能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改正,不能有錯不改,讓小錯釀成大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譯文】學習反而損害了自身,那還不如不學為好。
【賞析】顏子推《勉學》這一段話是:“夫學者,所以求益爾。見人讀數十卷書,便自高大,凌忽長者,輕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敵,惡之如鴟梟。如此以學自損,不如無學也?!币馑际牵簩W習的人,目的是想要求得長進。我見有人讀了幾十卷書便自高自大起來,凌侮長者,輕慢同輩。人們像憎惡仇敵一樣憎惡他,像討厭貓頭鷹一樣討厭他。像這樣用學習來損害自已,不如不學。那些讀了幾本書就驕傲自大,瞧不起別人的人,除自身淺薄無知,學業(yè)難成外,還嚴重地損害了自身的形象,當引此名句作為鑒戒。
【譯文】父母在子女面前有威嚴而又能關懷愛撫他們,子女就會對父母敬畏、謹慎而孝順。
【賞析】講父母對待子女應有的態(tài)度時,此條可作參考。顏之推認為家庭教育應當從嚴入手,嚴與慈相結合,不能因為兒童細小而一味溺愛和放任,父母在子女面前要嚴肅莊重,有一定威信。他認為善于教育子女的父母,能把對子女的愛護和教育結合起來,便會收到良好的效果。相反,如果沒有處理好兩者關系,“無教而有愛”,讓孩子任性放縱,必將鑄成大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