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燕
內蒙古醫(yī)科大學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關聯性研究
劉 燕
內蒙古醫(yī)科大學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各界人士對高校教育教學的要求不斷加強,特別是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而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分別歸屬于兩門學科,但二者之間存在很大的關聯性。本文就針對二者所存在的關聯性進行分析,旨在提高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學質量。
心理健康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關聯性;
目前,我國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界人士的關注下不斷得到加強,大學生處于一種生機勃勃的良好風氣之中,但他們在成長成人的過程中仍有很多的心理問題與思想矛盾,而這些思想與心理上的問題通常是錯綜復雜﹑密不可分的。要想更好的培養(yǎng)大學生成長成才,解決其在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困惑,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擔起幫助并引導大學生積極向上的重責。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關聯性,科學合理的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進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預見性與時效性。
心理健康指的是個人對自我和世界的客觀認識,并存有正確﹑積極的心態(tài),并體現出很強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不存在人格缺陷和障礙。主要表現在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正確的自我認知和判斷評價他人的能力﹑心理與行為相一致等方方面面。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在心理學基礎之上,對學生進行傳授心理學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教育。它的關鍵任務就是對學生給予心理輔導﹑心理問詢,進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加大學生的心理防范意識,促進學生積極﹑健康的發(fā)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調節(jié)情緒﹑體驗感情﹑促進心靈溝通[1],它的直接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綜合心理素質,最終目的在于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fā)展。
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一定階段或政治集團,目的是為了實現政治目標與任務二實施的,它的核心在于政治思想教育,側重點在于人的思想層面,較多的注重人的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的教育培養(yǎng),最終一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覺悟與道德品質為主要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較注重人的理性認知思維給予人的影響。而心理健康比較側重于潛意思結構,填補了傳統(tǒng)的以說教大學生思想問題的教育理念的空白,可以引導學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最終改變人的精神面貌。
心理健康教育是為了培養(yǎng)高校大學生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預防心理疾病,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性,既有聯系又有區(qū)別,對二者關聯的研究必將有利于推進高校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同一性
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人為研究對象,從這個角度來說二者具有同一性。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人的范圍上更廣泛一些,他從總體上﹑社會各個階層去研究人﹑認識人﹑了解人;而心理健康卡教育在研究人的范圍上更專門化[2],他主要從人的心理活動的基本規(guī)律和生理機制方面來研究人﹑認識人﹑了解人。二者都屬于意識形態(tài)范疇。思想政治教育從屬于認識的理性階段,心理健康從屬于認識的感性階段。二者都是以信念﹑意志﹑品德與想象為主要內容,人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必須具備:堅定地信念﹑堅強的意志﹑優(yōu)秀的品德。更同的基礎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導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成為一種可能與目標。
(二)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共同發(fā)展、進步
從小我們就知道健康的心理素質應該具有堅強的意志品格﹑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與積極向上的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這些思想認知為打造健康心理帶來了先前條件。并且,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學生的心理素質與狀態(tài)直接關系到本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傳授,蠶蛹科學合理的教育方式方法和手段,來取得更好的成績。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要想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3],必須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提高。說到底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為了提高高校學生綜合素質所服務的,更是為了讓大學生更好的成長成才而努力的方向。但二者揮發(fā)的作用不同,那么作用于大學生的方式自然也就不同。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時刻注重提高對學生的人文關愛,并積極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與發(fā)展性。
(三)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點
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在智力發(fā)展正常情況下作為基礎條件,不斷適應外界環(huán)境,并在社會發(fā)展中充當一定的角色,漸漸形成樂觀﹑積極的人生觀念。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社會群體中用相應的思想觀念﹑道德規(guī)范以及政治觀點對其社會成員進行一定的影響。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在相應的目標﹑研究對象與理論根據等又存在一定的不同之處。思想政治教育隸屬于思想意識形態(tài)之中,開展工作主要圍繞人的思想問題和認知角度;而心理健康教育隸屬于心理意識之中[4],開展工作的核心在于圍繞人的心理問題與疑慮。
綜上所述,高校培養(yǎng)人才的關鍵之舉在一定程度上離不開科學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存在著很大的關聯性,在高校教育教學中相輔相成﹑密不可分,但又在所研究的對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研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聯性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綜合素質,為社會培養(yǎng)有用之才做出貢獻。
[1]鄭學勤,黎琳.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47(4):120-125.
[2]唐志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19):69-79.
[3]谷子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途徑研究[J].現代交際,2014,(10):178-179.
[4]王天翼.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 育的有機結合[J].時代教育,2015,(15):237-237.
劉燕,1981年10月20日,河北省萬泉縣,漢,女,助理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單位:內蒙古醫(yī)科大學,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