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明
河北省區(qū)域地質礦產調查研究所
螢石礦自然重砂礦物組合規(guī)律及找礦意義
王明明
河北省區(qū)域地質礦產調查研究所
自然重砂礦物作為現代沉積物中密度較大的礦物,如橄欖石、石榴石、鋯石、黃鐵礦、黃銅礦和閃鋅礦等,蘊含有豐富的找礦信息,自然重砂測量就是利用自然重砂來進行礦床定位和勘查的,這一方法已經廣為熟知,曾在全國多數的地質勘探隊伍中得到廣泛應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云南梁河錫礦就是根據自然重砂礦物組合異常特征發(fā)現的。然而,近20年來,這一方法卻在找礦勘查隊伍中銷聲匿跡,隨著全國資源潛力評價項目的實施,自然重砂的應用才又提上議事日程,完成了全國1:20萬自然重砂數據庫。
螢石礦;自然重砂;規(guī)律
螢石礦是我國非常重要的非金屬礦產之一,礦產資源相對來說比較豐富,我國螢石礦產總保有儲量位居世界第三,排在南非和墨西哥的后面。從世界層面上來看,螢石礦主要分布在環(huán)太平洋成礦帶,這地方的螢石儲量大概是全世界螢石儲量的一半以上。相關資料表明,我國螢石自然重砂礦物的分布主要在福建、湖南、膠東半島、浙江、河北、內蒙以及河南等地方,而內蒙古白云鄂博、華中地區(qū)還有東南沿海地區(qū)等也是比較大型的螢石礦床集中地。
螢石礦是中國重要的非金屬礦產,也是中國礦產資源最豐富的礦種之一,中國螢石礦產總保有儲量僅居南非和墨西哥之后。從螢石礦分布規(guī)律看,環(huán)太平洋成礦帶螢石儲量約占全球螢石儲量1/2以上?!度珖匀恢厣皥D集》顯示,中國螢石自然重砂異常點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膠東半島、湖南、河南、河北及內蒙一帶,大型螢石礦床主要集中于中國東南沿海地區(qū)、華中地區(qū)及內蒙古白云鄂博—二連浩特一帶。且中國螢石礦床主要產于火山巖系與硅酸鹽巖石中,多與白堊系火山巖或燕山期酸性巖侵入有成因聯系,巖石類型和構造(褶皺、斷裂)對成礦具有明顯的控制作用。圍巖蝕變具有重要的找礦意義,且因圍巖類型而異,并具分帶特點。根據已知螢石礦的成因和賦礦巖石類型,可將其分為3種類型:①產于中酸性巖漿巖及其接觸帶的礦床;②產于火山巖及次火山巖中的礦床;③產于碳酸鹽巖或其他沉積巖、火山沉積巖中的礦床。
我國絕大部分的螢石礦床都是集中在東部以及東南部地區(qū),特別是在內蒙古以及東南沿海等地區(qū)螢石資源最為豐富。根據時間的不同,可以將螢石成礦過程分成早、晚2期,早期螢石特點就是細晶塊狀、條帶狀和紋層狀;而晚期螢石其特點就是混合偉晶狀和偉晶狀。中國之所以擁有豐富的螢石礦,這和燕山期造山運動存在著非常大的關系。根據每個地方重砂數據資料信息統(tǒng)計表明,不是所有的螢石礦的成因都相同,而是因地而異,但是也存在偶合的地方,在對各種螢石礦的特征進行充分分析之后可以將其分為3種:熱液充填型、巖漿期后熱液型和巖漿熱液型。
3.1 熱液充填型螢石礦
我國同樣擁有較多的熱液充填型螢石礦資源。這種礦床附集在硅酸鹽類巖石的裂隙當中,主要是在開放性的裂縫中生成,充填是其主要的成礦形式。為了研究該種類型的礦床,選取了8個具有代表性的礦床并對其進行了研究,統(tǒng)計分析了礦床周邊地區(qū)對應的自然重砂礦物情況,在此基礎上分別計算得到了各單礦物報出率。在該種礦床自然重砂分散暈中,螢石全都存在,黃銅礦、黃鐵礦、重晶石等的報出率同樣非常高,達到了50%,此外,方鉛礦的報出率也是達到了38%,但是其他的礦物的報出率都低于30%。查閱現有的資料,這種礦床中包含的礦石礦物主要有如下幾種:螢石、重晶石、方解石、絹云母、石英、黃銅礦、黃鐵礦、碳酸鹽礦物、燧石、綠泥石、自然金、閃鋅礦、鐵錳質礦物、鉛族礦物等,從中可以發(fā)現自然重砂礦物組合和原生礦床的礦物組合具有非常好的吻合性。
3.2 巖漿期后熱液型螢石礦
中國巖漿期后熱液型螢石礦資源也較為豐富,中低溫熱液的環(huán)流淋濾作用使氟等成礦物質從巖石中被吸取出來,在斷裂帶內重新富集成礦[10-14]。針對該類型礦床,本次選取浙江八面山、新橋、德清庾村、龍泉八都和湖南柿竹園5個典型礦區(qū)進行研究。對礦床周邊地區(qū)出現的自然重砂礦物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算出各單礦物報出率。根據統(tǒng)計結果,巖漿期后熱液型螢石礦床的自然重砂分散暈中,螢石、白鎢礦、錫石幾乎全部出現,重晶石的報出率也較高(80%),錫石的報出率達到40%,其余礦物如輝鉬礦、磁鐵礦、黃鐵礦等報出率均較低(20%)。據已有資料,該類礦床的礦石礦物有螢石、石英、重晶石、蛋白石、玉髓、錫石、方解石、黃鐵礦、冰長石、白鎢礦、黑鎢礦、石榴子石、輝鉍礦、符山石、黃玉??梢钥闯?,原生礦床的礦物組合與自然重砂礦物組合具有較好的響應關系。同樣以報出率30%為界,可得出巖漿期后熱液型螢石礦所對應的一套自然重砂礦物組合為:螢石+白鎢礦+錫石+重晶石+黑鎢礦。
3.3 找礦方法與意義
1)針對多種礦產直接用于地質找礦。不僅針對曾應用過該方法的金、錫等礦床,而且對銅鉛鋅等多金屬礦產、銀鉑等貴金屬礦產、鉻鈦等黑色金屬以及重晶石螢石等非金屬礦產,通過自然重砂礦物及其組合異常高值區(qū)(點)的指向作用,追索發(fā)現引起異常的礦(化)體。2)直接研究成礦作用,判別礦產的成因類型和成礦環(huán)境。利用自然重砂礦物及其組合研究致礦異常源區(qū)礦物及其組合特征,探討其成礦作用,界定礦床的可能成因類型及其成礦環(huán)境。3)研究區(qū)域巖石學問題,尋找可能存在的特征性巖體。通過自然重砂研究源區(qū)礦物組合,推斷源區(qū)主要巖石類型。對一些小巖體包括巖株、巖筒、巖墻等,自然重砂異??梢院艽蟪潭壬峡s小搜尋范圍。
綜上所述,螢石礦床的類型不同,其對應的自然重砂礦物組合也會不一樣,但是對比分析可以發(fā)現他們之間還是存在一定的關聯性,這種關聯性可以反映其礦種類型,而通過差異性可以反映出各種類型螢石礦床形成的原理。
[1] 董亮瓊,隋真龍,董國臣,潘彥寧,何勇. 螢石礦自然重砂礦物組合規(guī)律及其找礦意義[J]. 地質通報,2014,12:1941-1948.
[2] 董國臣,李景朝,張虹,王偉清,潘彥寧. 自然重砂的應用現狀與前景[J]. 資源與產業(yè),2015,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