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大慶市幼教中心第十一幼兒園 陳沫寒
隨著獨生子女家庭的日益增多,一些嬌慣與溺愛的現(xiàn)象也不可避免地隨之出現(xiàn),從而導致越來越的的孩子養(yǎng)成了霸道、自私的個性。事實上,這樣對孩子是一種傷害。因此,我們認為禮貌教育要從小抓起,將文明禮貌的行為滲透在日常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當中,這對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是非常必要的。
幼兒文明禮儀教育是我們一直在進行研究的課題,在研究的過程中不只是孩子們從中得受益,受益更多的還有作為教師的我們。對于我來說最大的收獲就是養(yǎng)成了隨時記錄,隨時觀察,隨時總結的習慣,這對于新教師的我來說是一個經(jīng)驗和資料的累積過程。
現(xiàn)在的孩子,一個個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家長都把他們服侍的好好的,以至于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禮儀,禮貌。在公共場所和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亂扔垃圾、說臟話、不會文明接打電話、公關接待中的失禮現(xiàn)象。所以,禮儀教育迫在眉睫。不僅老師要教,在家,家長也要時時抓住生活中的細小的事情,給幼兒進行隨機的教育。
對于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家長和老師們往往陷入一種誤區(qū),總會不自覺的想要控制孩子,讓孩子都聽話??偸欠磸透嬖V孩子:在家要聽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話、在幼兒園要聽老師的話、去了醫(yī)院要聽大夫的話等。有時甚至板起面孔跟孩子說話,用命令的語氣去約束孩子,強制孩子“講禮貌”。可慢慢發(fā)現(xiàn)大人們所謂的嚴肅對孩子的文明禮儀培養(yǎng)來說可能并不奏效。恰恰相反,教育者首先要把自己改變成像水一樣柔軟,去包容孩子的小缺點。以身作則,慢慢的潛移默化的去影響、去改變。正如同水和石子的關系一樣,河流中的石子都很堅硬,可是隨著水流的慢慢沖刷,石子都會逐漸變成光滑的鵝卵石。
對孩子生活中文明禮儀的培養(yǎng)正是這個道理。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培養(yǎng)孩子禮貌的待人接物。每一個孩子的點滴進步都是對老師所有付出的最大肯定,都是對老師授予的至高榮譽。從小養(yǎng)成孩子的文明及禮貌習慣,學會說禮貌用語,對孩子的發(fā)展和成長會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日常的教育當中,家長能與老師密切的配合,做好教育工作。日常生活中教師和家長如何落實禮儀教育呢?
重視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幼兒期是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啟蒙時期,禮儀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部分。而幼兒期幼兒的可塑性大,容易養(yǎng)成各種習慣,成人如注意從小培養(yǎng)幼兒文明禮儀,幼兒將終身受益,如果在這個時期忽視了對幼兒禮儀教育,長大要改就困難了。俗話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如今獨生子女家庭,孩子集萬千寵愛一身在家里嬌生慣養(yǎng),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他們從小獨自玩耍,與玩具交“朋友”,容易形成孤僻、任性。害怕困難,缺乏自制力和堅持性,對人沒禮貌等性格,于是出現(xiàn)了不少家庭對孩子的禮儀教育的缺失,家里沒有大小之分,愛幼之風可是甚之又甚,而尊老不是沒有,只是有些老者出于對小字輩的愛而愿意當“孫子”,長此以往,對孩子成長是沒有好處的,甚至可能是霸道、專橫、唯我獨尊,不如意,對長者甚至是拳打腳踢,如果不加制止,可能后果不堪設想。在幼兒園我們會對孩子加強禮貌用語的教育,而家長應該從日常生活中去教育孩子見了熟人主動問好,分別時說“再見”;爸爸媽媽工作、學習和休息時不要去打擾;爸爸媽媽說話時不應去插嘴;不要打斷別人的講話,影響了別人要說“對不起”;不經(jīng)允許不亂動別人的東西,要求別人幫忙時應說“請”等。家長在家也要對孩子進行最基本的禮儀教育。
培養(yǎng)孩子懂禮貌講文明必須由家長做起。孩子的禮貌行為來自對父母與成人的學習和模仿,所以培養(yǎng)孩子講禮貌必須由家長做起。家長還要嚴格要求自己,尊重老人,每天早晨起來向老人請安問好,孩子自然會敬重爺爺奶奶,對爺爺奶奶有禮貌。如果家里有老人,家長可以和老人溝通,告訴老人寵愛孩子的壞處,要有理智的愛孩子,我相信老人會支持年輕父母的教育方法哦,父母平日在家中,無論自己是否喜愛看書,也最好把書捧在手上,養(yǎng)成孩子愛看書的習慣。做到孝敬老人,不說粗語,做到以身作則。流行歌曲盡量不要放在家中,在家中,最好放些古典而優(yōu)美的鋼琴歌曲,或者一些靜心的輕音樂,各種民族樂器演奏的歌曲,這樣可以陶冶孩子高尚的藝術的情操。所謂教不過,父之過。家長不小心碰了別人,就主動向人道歉,像龍龍這孩子遇到相似的情境,就會模仿這種好習慣。父母日常在家里,應該注意言行舉止。孩子從小就有很強的模仿能力,父母所說,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別人說?!昂⒆拥男撵`就像是一張白紙”孩子這一張“白紙”畫的好還是壞,父母在日常生活當中,起了相當重要的地位。孩子若有說粗話的習慣,不要當他只是小孩子說話什么都不懂。雖然他們是小孩子,甚至不知道粗話的意思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但是隨著他年齡的增長,他的壞習慣就會慢慢的形成。如果發(fā)現(xiàn)了孩子說粗話,那么就應當進行思想教育,及時阻止孩子繼續(xù)說下去,不要就只會對孩子進行打罵。對孩子進行打罵,會起到相反的效果。孩子有很強的叛逆心理。家長也不能用誘惑、強制的手段來要求孩子講禮貌,例如叫阿姨給你糖吃,不叫叔叔不買玩具等。這樣做,只能使孩子一時做出有禮貌的樣子而不能持久,更不能使他懂得禮貌的實質(zhì)。
人生的道路是漫長的,但緊要處只有幾步。幼兒園時期是孩子良好個性、品德形成的關鍵時期,是人生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幼兒的文明禮貌形成行為習慣,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我們抱著滴水穿石的態(tài)度,從一點一滴的細節(jié)抓起,運用多種辦法、多種形式、生動活潑地對幼兒進行文明禮貌的教育和行為訓練,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們一定會在成功的喜悅中享受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