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蘭
摘 要 閱讀是既關乎個人又關乎社會的大事。閱讀可以豐富個人的有限人生,閱讀可以提升民族的精神涵養(yǎng),閱讀可以鑄就國家的文化根基。學生是民族未來的希望,國家振興的基石,對于審美觀、道德觀、人生觀都正處在形成時期的他們來說,閱讀的作用尤為重要。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多年研究和觀察后得出一個重要結論:“一個不閱讀的孩子,就是一個學習上潛在的差生?!辫b于此,教育應該引導學生學會閱讀,喜歡閱讀,讓閱讀成為悅讀。
關鍵詞 閱讀 愛讀書 善讀書 悅讀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自1995年起,就把每年的4月23日確定為“世界讀書日”,并發(fā)出宣言:“讓世界每一個角落的每一個人都能讀到書。”我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多文化發(fā)展成果,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
可見閱讀是既關乎個人又關乎社會的大事。閱讀可以豐富個人的有限人生,閱讀可以提升民族的精神涵養(yǎng),閱讀可以鑄就國家的文化根基。學生是民族未來的希望,國家振興的基石,對于審美觀、道德觀、人生觀都正處在形成時期的他們來說,閱讀的作用尤為重要。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多年研究和觀察后得出一個重要結論:“一個不閱讀的孩子,就是一個學習上潛在的差生。”閱讀是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獲取知識,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方式。鑒于此,教育應引導學生學會閱讀,喜歡閱讀,讓閱讀成為悅讀。
1養(yǎng)成愿意讀書,樂于讀書的好習慣
“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yǎng)開始。”這是巴金先生關于教育的至理名言。好習慣是逐步養(yǎng)成的。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需要家庭、社會和學校通力合作,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利的讀書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最直接的榜樣。為了培養(yǎng)孩子讀書的習慣,猶太人的家庭長期流傳著這樣的傳統(tǒng):當小孩稍微懂事時,母親就會翻開《圣經(jīng)》,滴一點蜂蜜在上面,讓小孩去舔帶著蜂蜜的圖書。其用意不言自明,讓孩子從小就知道讀書是一件甜蜜的事情。孩子很少會主動喜歡上閱讀,這就需要家長和老師引領他們進入書的世界,引領他們勇敢地探索神奇未知的領域。陪孩子閱讀是家長對孩子最好的關愛和教育,陪孩子閱讀就是家長陪伴孩子健康成長的最佳方式。
養(yǎng)成閱讀好習慣,政府倡導的作用就更為重要了。除“世界閱讀日”之外,許多國家都設立了全國性的讀書節(jié)。英美法德等國家都由元首領導出面倡導閱讀,英國政府撥款資助諸如“閱讀起跑線”、“1英鎊購書計劃”等項目。美國的圖書館資源豐富,公立圖書館的圖書及音像資料全部免費開放,剛出生的嬰兒也可以辦理借書證。在挪威,為了讓廣大青少年在12歲-15歲期間依然保持對圖書的興趣,順利度過青春期,政府官員和社會名人經(jīng)常深入到學校,組織中學生舉行隆重的閱讀儀式。
我國執(zhí)政者在倡導閱讀上更是率先垂范。近年來,習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強調領導干部要加強讀書學習,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學樂學”。 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會議上兩次把“全民閱讀”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說道:“書籍和閱讀可以說是人類文明傳承的主要載體,就個人的經(jīng)歷來說,用閑暇時間來閱讀是一種享受,也是擁有財富,可以說終身受益?!痹谡姆e極倡導下,團中央、各省市已成功舉辦多類型閱讀節(jié),許多大、中小學也早已舉辦過多種形式的讀書節(jié)。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連續(xù)多年開展“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yōu)秀圖書和百種優(yōu)秀電子音像出版物”和“向全國少年兒童推薦優(yōu)秀少兒報刊”等活動。這一系列的舉措,為青少年學生營造了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有力地促進了全民閱讀。
2要讀好書,就要會讀書,善讀書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訓練,是學校教學(主要是學校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古人言: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今天我們要說,讀書有“五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眼到”就是看文本,做到不增字、減字,不錯字漏字;“口到”就是要有瑯瑯的讀書聲;“耳到”就是要會聽別人讀,會聽自己讀,要有語感;“手到”就是要在讀的過程中要有勾勾畫畫;“心到”就是要邊讀邊思考,不要有口無心,讀了什么都不知道。
常見的讀書方法有泛讀、精讀、通讀、跳讀、速讀、略讀、再讀、寫讀、選讀等等,具體在閱讀活動中要結合實際情況,有選擇地采用適合的讀書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對學生而言,課內讀物須精讀,全部精力都高度集中。課外讀物一般為泛讀,精神處于半松弛狀態(tài)。書報雜志根據(jù)內容或通讀或跳讀或略讀。有價值的書刊文章可以重復閱讀,以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邊讀書邊動筆,做圈點、做旁批,記心得、抒體悟,既能積累大量的材料,又能有效地提高寫作水平,并且能增強閱讀能力,將知識轉化為技能和技巧。教師要教會學生恰當?shù)鼐C合運用這些方法,以滿足不同的閱讀主體、閱讀對象、閱讀目的的需要,達到最佳的閱讀效果。
3用心讀書,樂于讀書,讓閱讀成為悅讀
讀書至上,方法為先,學生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讀起書來才會得心應手,才能品味到閱讀的個中滋味,進而享受到閱讀的樂趣。
(1)閱讀可以豐富知識,增長才干。青少年學生正處在求知欲旺盛的階段,大千世界在他們的眼前就如同五彩紛呈的萬花筒,目不暇接。多讀書,讀好書,才能使他們知道,美麗的星空是廣闊無邊的,人類的進化是漫長持久的,大自然是神奇而美麗的……知識的海洋是無窮無盡的,上下五千年,縱橫幾萬里,書本里的知識包羅萬象。閱讀能讓學生了解這許多的科學知識,讓他們擁有“足不出戶,天下事皆知”的能力。多讀書,讀好書,能通古今之變,立一家之言,成長為富有智慧的人。
(2)閱讀能陶冶性情,修煉身心?!白x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泵總€人心中都有崇拜的英雄或學習的榜樣,如科學家、老師、軍人等。學生在進行閱讀時,會潛意識地將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與書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進行比較,潛移默化中就陶冶了性情,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識和道德素質。如讀太史公的《史記》,司馬光的《通鑒》等史書,就會從中去想象與感受古往今來仁人志士的鮮活生命,繼而領會其崇高的精神道德,將他們立為自己的榜樣,逐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順利完成青少年的“立志”的過程。
(3)閱讀能提升自我,讓生命更精彩。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說過:“一個多讀書的人,其視野必然開闊,其志向必然高遠,其追求必然執(zhí)著?!遍喿x是生命的一種成長過程,青少年學生正處于生命關鍵成長時期,通過閱讀活動,可以促進生命個體的完善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生命價值。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在有言:“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泵恳黄恼露际侵髡咧腔勰⒌慕Y晶。文學能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哲學,能引發(fā)學生的睿思;歷史,能觸發(fā)學生對現(xiàn)實的觀照;天文、地理、、科技,能幫助學生認識整個世界。閱讀,可以開闊視野,豐富知識;閱讀,可以陶冶性情,提升自我;閱讀,可以實現(xiàn)生命價值,讓生命更精彩。
被喻為“人類文學奧林匹斯山上的宙斯”的英國詩人莎士比亞說:“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鼻嗌倌昱笥褌?,攜手暢游在書的海洋里,快樂閱讀吧!
參考文獻
[1] 褚孝強,王春杰.推進全民閱讀提高國民素質——公共圖書館的社會責任[J].農(nóng)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11,23(7):167-170.
[2] 肖東發(fā).北大學者談讀書[M].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1).
[3] 解廣潤,陳慈萱.開啟智慧的鑰匙[M].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