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楠
摘 要: 美術是對高中生進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徑,它對于高中生潛能的發(fā)揮和審美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美術教育不但能培養(yǎng)高中生的審美情趣,而且對培養(yǎng)高中生的洞察力與想象力,促進高中生的全方位發(fā)展都有非常大的推動作用。因此,美術教師要更新觀念,只有在美術教育實踐中通過不斷研究和探索,運用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相結合,才能形成科學化的評價體系,確保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
關鍵詞: 高中美術 教育教學 美育 問題 興趣
高中美術課是高中階段的一門必修課,隨著高中美術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新課改為我們帶來了全新的教學理念,我們在高中美術教學目標的制定、課型的設計、現(xiàn)代技術與美術課教學資源的整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進一步認識到美術是對高中生進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徑,對于高中生潛能的發(fā)揮和審美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美術教育不但能培養(yǎng)高中生的審美情趣,而且對培養(yǎng)高中生的洞察力、想象力,促進高中生的全方位發(fā)展都有非常大的推動作用。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如何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值得我們探索,現(xiàn)我結合自己多年的高中美術教育教學淺析如下:
一、當前高中美術課堂教學存在的普遍問題
1.學校自身問題:許多學校的教育意識沒有轉變,學校外部因素是大環(huán)境,我們很難改變,但是學校必須正確認識美術課在素質教育方面的重要性,從理念里面剔除主副課之分。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改變內因,轉變辦學觀念,激發(fā)高中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有了這一前提,之后的一切才會應運而生,順理成章。
2.教師自身問題:多年來,許多高中美術教師的教學方法還沒改變,在美術課堂中,忽略了高中生的心理年齡特點,課堂氣氛低沉,講授單一,這是使高中生失去興趣的主要原因,扼殺了高中生的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想象力的開發(fā),阻礙了高中生潛能的發(fā)揮和審美素質的提高,使高中生喪失了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二、采用多種評價手段,激發(fā)高中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在高中美術教育教學中,對高中生進行全面的、完善的、科學的評價,是高中美術課堂教學成功的一個必要前提,這也符合為高中生全面發(fā)展而評價的課程理念?!睹佬g課程標準》強調:應將美術課程內容與高中生的生活經(jīng)驗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強調知識和技能在幫助高中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高中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有效的評價是有效教學的保障,在以往的美術教學中形成的習慣性評價模式,教師對高中生的評價往往以教師自己的審美觀為評判標準,缺乏科學的認識和正確的方法。評價結果中,教師的偏愛起決定作用,有時會因評價不當而挫傷高中生學習的積極性?!稑藴省钒衙佬g評價分成四個學習領域加以描述,由此可見,新的美術評價是以高中生為中心的評價,充分發(fā)揮高中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的評價一定要有針對性,體現(xiàn)每一節(jié)課的教育教學目標和高中生的美術素養(yǎng),師生共同參與其中,教師在活動評價中只起組織、引導的作用。高中美術教育教學的評價,對促進高中生美術素養(yǎng)起著重要作用。因此,美術教師要更新觀念,只有在美術教育實踐中通過不斷研究和探索,運用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相結合,才能形成科學化的評價體系,確保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
三、運用電化教學,激發(fā)高中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美術教學是視覺藝術,這就必須強化直觀教學。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使教學陷于枯燥乏味之中,這種方式以教師的主觀意識為主,高中生近乎處于被動地位,收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學校的多媒體教學普及率逐漸提高,新課程改革的順利推進,使得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夠廣泛應用于許多學科的教學。多媒體運用動態(tài)圖像演示教學實踐,就可以調動高中生的視覺、聽覺參與感知,激發(fā)高中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實施愉快教學,增強美術教學效果,使靜態(tài)知識動態(tài)化,減少信息在大腦中從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轉化過程,注重高中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多媒體教學融形、色、光、聲為一體,刺激高中生的感官,是一種在一般課堂上難以達到的高效的教學手段,充分傳達了美術教學意圖。
四、激發(fā)興趣,創(chuàng)新思維
興趣是學習的動機,當高中生對美術課堂產(chǎn)生了興趣之后,就會對學習活動產(chǎn)生一種積極的心理傾向,這就要求美術教師在傳授美術知識的同時,積極探求培養(yǎng)高中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有效途徑。美術是對高中生進行審美教育即美育的主要途徑,美術教師要重視新課導入藝術,激發(fā)高中生的學習興趣。新課導入是一種教學藝術,它不是固定不變的,要根據(jù)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和高中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激發(fā)高中生的興趣和創(chuàng)新思維是在美術教育教學教學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教學實踐活動,教師在處理教學內容運用教學方法時應有獨特的教學藝術性,只有充分做到“三備”,才能營造一種生動、活躍的課堂氛圍,給高中生一種真正的藝術審美愉悅的感受。
五、教師要及時進行教學自我反思
一節(jié)結束后,教師要及時結合教學過程、教學設計、教學效果、個人經(jīng)驗進行自我反思,達到預期效果是什么?授課中得到高中生認可呼應的是哪些?哪些預設是教學亮點反而沒有凸顯的原因是什么?反思高中生在課堂中的行為表現(xiàn),分析其成因,并據(jù)此提出教學改進建議,反饋到教學設計的改進中。教師應該總結課堂成果,完善正確的高中生喜歡的內容,修改那些沒有達到效果的片斷,思考如何改進。具體進行教學反思時,要注意“不求全面,但求深刻”,這樣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才會越來越豐富,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會逐步完善起來,高中生也會越來越適應教師的教學方式。
總之,高中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把課堂交換給高中生,營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和諧氛圍。作為教師,我們還要不斷探索,在深入推進新課改的進程中,我們應把“教學互動”付諸實踐,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努力追求高效的課堂教學,只有高中生主動參與了課堂教學,才能真正實現(xiàn)教學中的提高和發(fā)展,才能讓高中美術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