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暉暉
摘 要: 本文主要從四個方面論述如何在歷史課堂上實施對話教學: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學生參與對話的前提;進行合理科學的教學設計是對話教學有效的基礎;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技巧是學生參與對話的法寶;實施多元的教學評價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對話的積極性。
關鍵詞: 歷史課堂 對話教學 教學設計 教學評價
巴西教育學家曾經說過:教學具有對話性,教學應是對話式的。中學歷史教學肩負著許多重要的社會責任與使命。它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豐富的歷史知識,開闊視野,更要讓學生懂得明是非,辨善惡。因此,在歷史教學中必須貫徹新課程的理念。在歷史課堂上實施對話教學,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對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結合教學經驗,從以下方面談談在歷史課堂中如何實施對話教學。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學生參與對話的前提
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是時代發(fā)展、教育改革的必然。和諧的師生關系關鍵在于轉變教師的觀念。在傳統(tǒng)的觀念中,教師處于傳道者的地位,有著權威的心理,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思維意志理解接受。學生把老師當成權威,對其傳授的知識全盤接受,毫無質疑的能力。對話教學需要在平等、理解、尊重的基礎上進行,體現(xiàn)在師生關系中,這一理念尤其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如果師生關系處于民主、平等、信任、理解的狀態(tài),那么它所營造的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必然會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對話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新認識師生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動中是民主的、在相處的氛圍上是融洽的。對話不同于問答,對話是在平等主體之間展開的,需要平等的、民主的氛圍。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才能本著學生的自主精神,使他們的人格得到充分發(fā)展。因此,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學生參與對話的前提。
二、進行合理科學的教學設計是對話教學有效的基礎
教學設計實質上是教師對課堂教學行為的一種事先籌劃,是對學生實現(xiàn)教學目標,表現(xiàn)出學業(yè)進步的條件和情景做出的精心安排。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教學設計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實現(xiàn)教學目標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有效對話教學設計就是運用教學設計的有關原理和方法,對對話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精心的設計和安排。有效對話的教學設計強調以學生的學為出發(fā)點,統(tǒng)籌安排教師的教。它與傳統(tǒng)的教學設計既有聯(lián)系又有獨特性。在歷史課堂上實施對話教學必須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這是使對話教學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礎。
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是學生參與對話的法寶
對話教學是一種利用對話而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它是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技術手段等多種因素的集成。因此,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應采用靈活多樣的對話策略,這樣才有助于對話教學的順利開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使對話真正有效。對話策略可以是討論型的,辯論型的,說錯型的,講演型的,話題型的,問答型的。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靈活的選擇運用。比如我在《秦漢文化》一課關于甲骨文的教學中就采用了說錯型的對話教學,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四、實施多元的教學評價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對話的積極性
長期以來我們對學生的評價往往喜歡“一刀切”采用統(tǒng)一化的要求,忽視人的個性差異。評價不應該是一把尺子,而應該是多把尺子,這是由學生所處的文化環(huán)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的差異所決定的。評價指標的多元化,就是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化,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體現(xiàn)評價對人性的一種關懷,從而最終實現(xiàn)人的發(fā)展這一核心思想。因此,在歷史課堂對話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不能單純從某一個角度評價學生的好與不好,多從學生個體的角度分析、理解、尊重學生的想法。在對話教學中只有很好地貫徹這樣的評價標準,個性各異的學生才能更好地看到自己的長處,才能增強自信心,積極參與對話。比如我在課堂上進行對話教學評價時,總能抓住不同學生在對話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閃光點進行有針對性的鼓勵評價,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在歷史課堂上實施對話教學,體現(xiàn)了新課改的理念,很好地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對話教學中,正是教師引導學生層層深入理解問題,把握住理解問題的節(jié)律才使得學生在對話教學中對問題作出了深刻的理解,從而增強了歷史課堂教學效果,也為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鍛煉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