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發(fā)明納米碳管晶片 可使晶片速度提高1000倍
2016年11月16日,IBM的研究人員已經找到如何使用納米碳管制造微型晶片的方法,這一成果可以讓我們制造更強的晶片,使得曲面電腦、可注射晶片成為可能。這個位于紐約IBM實驗室團隊的發(fā)言人表示:
他們在這種分子水平制造出的晶片,理論上其速度可以達到現有產品的6至10倍,最終該納米技術可以實現會使晶片速度快上1,000倍。
這種納米規(guī)格的晶片能夠解決便攜終端計算量不夠的問題,根據《自然》雜志上一篇文章,納米碳管晶片再相同尺寸的前提下,能比現有技術的計算能力高1000倍。
據悉,IBM在2015年10月2日出版的科學期刊(Science)發(fā)表一篇報告,報告中指出,IBM的科學家們發(fā)現了一種電晶體接觸點的突破性技術,從而有望取代現有的硅電晶體。由此展開了納米碳管技術的研發(fā)。
啥是納米碳管?
納米碳管實際上是一種新型的半導體材料,它的電路屬性要比目前遇到物理瓶頸的硅要高。碳電晶體中,電子的移動速度要比硅電晶體塊。在尺寸方面,有兩件事情受到晶片尺寸大小的影響,通道和接觸點。
在通道方面,IBM研發(fā)人員表示,碳晶片不到10納米的通道作為開關來說要遠比硅晶片效率高。而在接觸點方面,晶片中的接觸點為電流至半導體通道間的控制閥,隨著電晶體的縮小,接觸點的電阻也會增加,隨之造成效能下滑。此次IBM即是克服了接觸阻抗的問題,在金屬電極與奈米碳管之間形成一個高品質的接觸點,即使于更小的晶片上仍能保有效能,還能減少電力損耗。
從材料學和計算機科學兩方面來說,碳晶片的作用確實要大過硅晶片,但是這也意味著目前碳晶片的商業(yè)價值要遠低于硅晶片。原因在于制造工藝。納米碳管晶片的制作方法是IBM材料學家George Tulevski發(fā)明,他采用了如同堆積木一樣的方法,通過“誘導”讓碳管自己組成需要的結構,甚至可以理解成一種晶片的生長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