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宇
[摘 要]民主法治是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民主法治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人民當家做主的根本保證。當代大學生應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承擔起維護國家民主法治的社會使命,做國家民主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wèi)者。
[關鍵詞]民主法治;大學生;社會使命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5.195
1 前 言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作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建設現代國家治理體系,增強國家治理能力,推進國家治理的現代化,最重要的就是民主法治建設。
2 民主法治是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民主法治,就是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發(fā)揚,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睂τ趪抑卫淼默F代化來說,民主與法治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從來就不可分割。法治將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為民主創(chuàng)造可操作的、穩(wěn)定的運行和發(fā)展空間,為民主的健康發(fā)展保駕護航;以民主機制形成的法律制度,更能體現公共利益的導向,使法治為保障人權、自由及促進人們的幸福生活服務。
2.1 民主法治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民主法治事關黨執(zhí)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國家長治久安?!蔽覈鐣髁x現代化建設經歷幾代人的艱苦奮斗,當前仍在努力實現宏偉事業(y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新的問題、新的矛盾必然層出不窮?!拔覈堰M入改革發(fā)展的關鍵時期,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總體來說,當前人們內部矛盾復雜多校,涉及的方方面面錯綜復雜,不斷變化,各種矛盾和利益等問題往往交織在一起,如果不及時處理或者處理不得當,就有可能導致矛盾的激化。只有發(fā)揚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治,保障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權利,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嚴懲各種破壞犯罪分子,人民內部矛盾才能得到及時有效地解決和處理,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發(fā)展和完善,如果僅僅單純依靠經濟手段顯然是不夠的。市場行為是一種理性行為,也是市場主體的自主行為,如果沒有法治的保障,市場主體就無法充分地參加活動。“市場主體的活動,市場體系的維系,市場對資源配置基礎性作用的發(fā)揮,國家對市場的宏觀調控,都需要法律的規(guī)范、引導、制約和保障?!痹趯ν饨洕煌?,也需要按國與國之間約定的法則和國際慣例辦事。只有堅持民主法治,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這種內在要求,充分發(fā)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優(yōu)勢,推動生產力不斷發(fā)展。
2.2 民主法治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在中外歷史上,從字源看,“法”字一出現就具有正義、公正等含義。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guī)則,能夠調整和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對社會生活、生產產生影響。從人類社會歷史進程看,從奴隸制國家到封建制國家,再到資產階級國家,體現了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法治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一種與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共存的社會現象。每一歷史時期,法的內容與形式以及法的精神,都同該時代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息息相關。真實意義的法治國家,是以市場經濟的相當發(fā)展為經濟基礎、以民主政治的相當完善為政治基礎、以發(fā)達的權利義務觀為核心的精神文明為思想文化基礎的。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吸收一切人類文明的優(yōu)秀成果,實行民主,完善法治,建設和諧社會。民主法治的意義不僅在于通過打擊犯罪減少矛盾,而且還在于有效地解決并化解矛盾,從而消除不和諧因素,使社會從不和諧狀態(tài)歸于和諧。民主法治是現代社會文明的產物,也是調整社會關系的最為主要的工具。因此,構建和諧社會必須靠健全民主制度,推進依法治國,只有在法治的基礎上,才能實現公平、正義的和諧。
2.3 民主法治是人民當家做主的根本保證
民主與法治相輔相成,沒有民主,不可能有法治;沒有法治,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法治若不以民主為實質和靈魂,若不是對人民群眾的全部社會權利與責任予以落實和保障,就難免成為少數人的特權,難免淪為人治主義的強力工具。民主若不以法治為根本形式,通過系統的程序和規(guī)則落實為法治,民主就只能停留在愿望中。民主與法治相分離會產生可怕的結果,要么演變成雜亂無序的動亂,要么倒退回到封閉僵化的專制。
民主是保護人類自由平等民主權利的一系列原則和行為方式?!胺ㄖ螌⑷嗣竦拿裰鳈嗬约皣以谡巍⒔洕?、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民主生活、民主結構、民主形式和民主程序,用系統的法律和制度固定下來,并確保其實施?!敝挥羞@樣,才能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不受侵害,保證全國人民真正享有通過各種有效形式管理國家及地方事務的權利。實行依法治國,保障人民民主,既有利于充分發(fā)揮人民群眾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又有利于保障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項事業(yè)的有序進行。
3 維護國家民主法治是當代大學生的社會使命
國家治理的現代化進程,不僅反映國家的現代化程度,也反映國家的民主法治進程。當代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帶頭弘揚人民民主精神,牢固樹立民主法治意識,主動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自覺擔當起維護國家民主法治的社會使命,做國家民主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wèi)者。
3.1 做國家民主法治的忠實崇尚者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強調:“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狈▏枷爰冶R梭曾經說過,“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的內心里?!本蛡€人而言,民主法治不僅僅意味著一套成體系的規(guī)則和條文,還意味著一種深入人心的精神信仰。當前,中國社會處于一個復雜多變的社會轉型期,各種不同形式的利益訴求不斷出現,甚至是以暴力激憤的形式出現,嚴重的威脅到了社會穩(wěn)定和國家安全。做國家民主法治的忠實崇尚者,當代大學生首先要堅定對法律的信仰,對法治充滿信心。如果一個社會大多數人對法律不信任,認為靠法律不如靠關系,找法院不如找領導,“明規(guī)則”不如“潛規(guī)則”,國家民主法治也將失去堅實的支撐。
3.2 做國家民主法治的自覺遵守者
“守法即正義”,這個古老的法治命題,在當下的中國有著非?,F實的意義。對個人來講,每個人都應當遵守法律,守法應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法治是國家和社會發(fā)展過程中至關重要的內容,它最核心、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法律要體現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根本意志,所有的權力都應當在法律的框架內運行,所有的人應該遵守相應的法律規(guī)則。做國家民主法治的自覺遵守者,當代大學生要認真學習法律,嚴遵守法律。做守法的楷模和表率,本身就是最好的普法,必將有力地帶動廣大群眾學法守法,在全社會形成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的良好風尚。
3.3 做國家民主法治的堅定捍衛(wèi)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面對的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zhàn)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比娼ǔ尚】瞪鐣?、全面深化改革,都離不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憲法和法律,將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通過法定程序上升為國家意志,充分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做國家民主法治的堅定捍衛(wèi)者,當代大學生首先要對憲法和法律存有敬畏之心。對憲法法律的敬畏,就是要將憲法意識和法治觀念根植于心,忠于憲法,在遵守憲法法律上作表率;踐行憲法,在施行憲法法律上做貢獻;維護憲法,在捍衛(wèi)憲法法律上下功夫。堅持憲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都不能逾越法律邊界,必須在法定范圍內進行,紅線不能觸碰,底線不能逾越。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4.
[2]譚丁.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將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問題[J].前線,2014(10).
[3]胡錦濤.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06-10-19.
[4]李靖,王鳳雙.現代市場經濟模式比較與借鑒[J].佳木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
[5]李德順.讓民主法治成為我們的政治文明[J].學習與探索,2013(7).
[6]吳秋紅.積極穩(wěn)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J].黨政干部論壇,2004(8).
[7]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6.
[8][法]盧梭.社會契約論[M].何兆武,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70.
[9]郭文娣.淺議全民法治信仰的樹立[J].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14(6).
[10]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