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煒 魯 濤(湖南理工學院,湖南 岳陽 414006)
?
同類研究中的翹楚之作
——評《多維審視與理性涵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研究》
王 煒 魯 濤
(湖南理工學院,湖南 岳陽 414006)
李大健教授長期潛心研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著《多維審視與理性涵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教育研究》(人民出版社2015年2月出版)是在已發(fā)表的相關系列論文的基礎上完成的。該成果含金量大,集學術性、思想性于一體,融邏輯性、系統(tǒng)性為一爐,營建了一個內(nèi)容翔實、體例新穎、觀點鮮活、論述精到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研究體系,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現(xiàn)實性和前瞻性,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實屬同類研究中的翹楚之作。
近年來,學術界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已有不少探討,且取得了較多的成果。但這些成果要么是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一般性闡釋,缺少理論挖掘的深度和廣度;要么是純學術化的研究,難以指導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實際工作;要么是純經(jīng)驗化的研究,缺乏學術含量。該著克服了這些研究缺憾,從基礎理論研究的角度切入,注重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理論分析和學理闡釋,是將對整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理論體系的全局把握和理論分析有機結(jié)合起來的有益嘗試。如該著的第一章至第四章,作者在論述發(fā)揮“指導思想”、“共同理想”、“兩種精神”、“榮辱觀”的引領功能、凝聚功能、支撐功能、定勢功能時,不拘于陳說,不把研究變成他人理論的大拼盤,勇于提出一些獨到的見解,并注重在“理”字上下功夫,沿著嚴密的邏輯思路,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絲絲入扣,對諸如理解以馬克思主義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性、認識以馬克思主義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性、加強以馬克思主義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通過“必然性、現(xiàn)實性、融合性”教育凝聚大學生、善用大學校園文化、社會實踐文化、教師精神文化、域外先進文化的教化之力是加強大學生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培育的理想之路、榮辱觀是一個具有鮮明階級性的道德和價值范疇等問題,作出了頗有深度的理論闡述,豐富和完善了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理論體系,彰顯了作者開闊的學術視野和自覺的學術追求,真正做到了以“理”服人。
同時,作者注重理論與實踐的密切結(jié)合,圍繞“如何做”的問題,沿著“融入教育者人格力量—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融入學生生活—融入學生實踐—融入‘二律’管理—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融入網(wǎng)絡媒介”這一切實可行的實踐路向,全面深入地剖析了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應涵蓋的主要實踐環(huán)節(jié),探尋了各自的實施理路,揭示了其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及規(guī)律性。如在“第八章 學以致用:融入學生實踐”中,作者認為,社區(qū)實踐教學應建立“五大體系”:社區(qū)輔導員工作體系、社區(qū)實踐教學基地體系、學生社區(qū)服務體系、社區(qū)學生自我管理體系、外力支撐體系;又如在“第十章 深度滲透: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作者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融入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應注重“精神導引”、注重“課程導引”、注重“經(jīng)典導引”、注重“大師導引”、注重“生活導引”、注重“媒體導引”。這些實施路徑均突出了可操作性,有利于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精準發(fā)力,具有較強的范本價值和借鑒意義。
在該著問世之前,學術界關于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方面的研究存在著單一化和零散化的研究多、多維性與整體性的研究少的問題,不少研究成果缺乏系統(tǒng)性和厚重感,難免有支離破碎之嫌。鑒于此,李大健教授致力于改變這一現(xiàn)狀,在“多維性與整體性”方面進行了突破性探索,該著便凝聚了他在這一關注點上的辛勤勞作。
“多維性”是該著突出的特點之一。作者站在較高的理論層面上,獨辟蹊徑,最大限度地突破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著作程式化的寫作范式,突破了當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研究視角微觀化(包括研究思路、研究內(nèi)容、研究方法)、囿于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某一方面的細化和展開、缺少對整個體系的全面掌控的局限,以“宏觀把握、中觀構(gòu)建、微觀整合”的運思策略搭建全書的結(jié)構(gòu):“抓住靈魂—緊扣主題—把握精髓—夯實基礎—前提條件—活化陣地—人本訴求—學以致用—約束激勵—深度滲透—輿論導向—效果檢驗”,在寬廣的理論構(gòu)架中闡述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應涉及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四個基本方面的內(nèi)涵和外延及其引領功能、凝聚功能、支撐功能和定勢功能的發(fā)掘、依憑教育者的人格力量、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生生活、學生實踐、學生管理、校園文化建設、網(wǎng)絡媒介、評價機制多環(huán)節(jié)育人等多層面、多環(huán)節(jié)、多領域。全書12章,32萬言,體系宏大、內(nèi)涵豐富,蘊含著一系列新理念、新觀點、新論斷、新舉措。此外,該著還是思想政治教育學、倫理學、教育學、心理學、文化學、管理學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研究的結(jié)晶。因而該著堪稱“多維”。
“多維”而不“零散”,具有“整體性”,這是該著的又一突出特點。從表層結(jié)構(gòu)來看,全書第一至第十二章的標題結(jié)構(gòu)高度一致:抓住靈魂:發(fā)揮“指導思想”的引領功能;緊扣主題:發(fā)揮“共同理想”的凝聚功能;把握精髓:發(fā)揮“兩種精神”的支撐功能;夯實基礎:發(fā)揮“榮辱觀”的定勢功能;前提條件:融入教育者人格力量;活化陣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人本訴求:融入學生生活;學以致用:融入學生實踐;約束激勵:融入“二律”管理;深度滲透: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輿論導向:融入網(wǎng)絡媒介;效果檢驗:引入“三化”評價機制。這樣的篇章結(jié)構(gòu)可謂匠心獨運,別具一格,能給人以“整體”感。從深層次來看,作者研究任何問題均從構(gòu)成整體的諸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和相互作用出發(fā),注重關聯(lián)性、體系性、協(xié)同性,全書十二章都緊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這一主題,都統(tǒng)一于“多維審視與理性涵育”這一整體之中,做到了細節(jié)服從局部,局部服從整體,而不是將某一方面的問題從這一復雜的背景當中抽離出來,片面地、孤立地、靜止地論述它,這使得全書結(jié)構(gòu)嚴謹、邏輯清晰、層次分明,能給人以極強的“整體”感。這就為研究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建構(gòu)了一個整體性的可資參照的框架。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研究既 要繼承和發(fā)揚我黨思想政治教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又要跟上時代步伐、反映時代脈搏、突出時代特色。只有做到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并存、繼承與創(chuàng)新并舉,才能體現(xiàn)出鮮明的中國風格、中國精神和中國氣派。該著就是這方面的成功范例。在全書的謀篇布局和論證過程中,作者既十分注重吸取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中的精華,以增厚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理論基礎與實踐基礎,又注意把握科學最前沿,開拓學術新領域,對其予以豐富、發(fā)展,探索與時俱進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新的框架體系、內(nèi)容體系、理論體系和新的學術觀點。
如該著的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十章,在運用課程涵育、生活涵育、實踐涵育、文化涵育這些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實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時,作者一方面深入挖掘傳統(tǒng)教育載體的科學因素,進行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主陣地”的緣由探析、功能考察,分析了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生活化的人本性意蘊,對構(gòu)建“三足鼎立”的實踐教學實施體系和“三管齊下”的實踐教學保障體系進行了深入探究,闡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必要性。從而凸顯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立足傳統(tǒng)教育載體的當代價值。
另一方面,作者提出了一些極富創(chuàng)新性、時代性的學術洞見。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應注重‘四化’,即要細化‘融入’四門課程的教學重點,活化‘融入’后的四門教材的內(nèi)容,深化‘融入’后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研究,優(yōu)化‘融入’后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法?!?、“高校亟待構(gòu)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生活化模式,以取代功利化、知性化和規(guī)訓化的教育模式,盡快回歸思想政治教育的本真狀態(tài)。這是提高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實效性的理性選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應貫穿于整個課程中,要有機整合課堂實踐、校園實踐、社會實踐,使其形成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補充、共同促進的整體,從而形成‘三足鼎立’的實踐教學體系?!薄ⅰ吧鐣髁x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應注意處理好文化多樣性與文化指導思想一元化的關系、文化民族性與文化發(fā)展趨勢全球化的關系以及文化高雅性與文化活動形式大眾化的關系?!钡鹊取_@些提法和表述相當獨到和前衛(wèi),都是同類研究中從未提出過的新思想、新視角、新舉措、新結(jié)論,能給讀者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的責任擔當和銳意改革、勇于開拓的創(chuàng)新精神。因而該著是既立足傳統(tǒng),又突破傳統(tǒng),既著眼當下,又謀劃長遠,著意推陳出新、守正出奇,符合時代特點的科學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創(chuàng)新理念的大薈萃,繼承性與時代性在該著中得到了辯證統(tǒng)一。
我們和李大健教授交往甚密,在這本專著出版之后,我們以先睹為快的心情泛覽了全書,深感《多維審視與理性涵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研究》探討了一個既有重要理論意義,又有重要實踐意義的課題,因而寫下上述感想。我們相信李大健教授的辛勤勞動定會換來豐碩的回報,必將在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研究和教學實踐方面發(fā)揮積極的推動作用。
(責任編校:周欣)
收稿日期:2015-03-02
作者簡介:王煒(1985-),女,湖南平江人,湖南理工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教育學。魯濤(1979-),男,湖南平江人,湖南理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研究員、博士,研究方向為歷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