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慶
在語文教育十年的革新探索中,小學生閱讀現(xiàn)狀與發(fā)展一直是研究者關注的焦點。隨著物質文明建設的深入,網(wǎng)絡媒介傳播的便利化,各類消閑文化侵占了小學生課外生活,針對此,筆者從小學課外閱讀現(xiàn)狀出發(fā),參考比較學校、社會、家庭閱讀時間、偏向,揭示小學生陷入閱讀困境的原因并提出具體解決措施,從而希望提高小學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質量。
一、小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
就語文學科來講,自“大語文”概念的縮小,語文的社會功用也逐漸被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分科,而成為人文學科的代表。為了解學生校內作業(yè)、校外實踐,尤其是課外閱讀情況,筆者在假期進行了實地調研,特別針對高年級的小學生課外閱讀情況做了評估與調查,經(jīng)整理,呈現(xiàn)的結果是學生課外閱讀范圍在擴大,閱讀量在提升,總體走向良好,但不可忽視的是低俗閱讀的風險也在上升。
二、如何培養(yǎng)閱讀習慣,保持純正的閱讀趣味?
何為興趣?在心理學上的解釋是一個人希望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興趣所強調的是“個人”“希望認識(或從事)”兩個概念問題,“個人”意味著個性化、自由化,不以外物的轉移而轉移?!跋MJ識(或從事)”表明自我內心對事物的渴求,沒有外力推波助瀾,純粹個人主觀意愿。培養(yǎng)閱讀興趣,要以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為前提,給予最大的閱讀自主權,讓其在自由的空間內獨立完成審美體驗,塑造自由人格。
錢理群曾提到,兒童閱讀心理與學習需求是這樣的關系:招之即來,打開書就是朋友;揮之即去,放下書彼此分手。追求的是一種自由、灑脫的境界。而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閱讀與學習在互相牽連之外,更存在一種羈絆關系。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隨著閱歷的增加,獨立、自主、自由的愿望強烈,外界越是干擾,其自身的反抗、叛逆意識越是激烈。于是便出現(xiàn)了“你讓我往東,我偏西行”的反叛行徑。筆者認為,目前學生閱讀習慣培養(yǎng)不起來主要在于內在的惰性與外界的強迫因素。高年級小學生面對學習測評、外界評價(主要學校、教師、家庭),普遍壓力大,在反叛意識的牽引下,往往會做出極端或與預期相反的行徑。所以,即使閱讀具有豐富內在、擴寬眼界的價值意義,但過于功利性去實施行為便失去閱讀本真,也不能收到理想的閱讀效果。所以,筆者建議教師、家長都站在“審美”的角度鼓勵孩子去閱讀,摒棄功利性的目標,單純?yōu)榱双@得審美而進行閱讀,讓孩子在無拘束、無壓迫的環(huán)境里保持本真的閱讀興趣。
三、如何進行閱讀取舍,把握一定的閱讀技巧?
當前,受一些網(wǎng)絡通俗小說、流行雜志、報紙期刊等快餐文化、流行文化的侵襲,學生閱讀容易陷入低俗陷阱。筆者分析,流行文化之所以吸引孩子的眼球,主要原因是在于其新潮性和快感恰好迎合了孩子的獵奇心理,滿足他們對陌生、刺激精神食物的幻想。因此,如何對待流行文化便是筆者認為進行閱讀取舍第一要解決的問題。眾所周知,完全、絕對隔離流行文化是絕不可能的,有效引導才是關鍵。作為教師或家長,在尊重孩子自由選擇讀物外,要學會技巧性引導孩子走上純正的閱讀道路,多讀有涵養(yǎng)、有思想的經(jīng)典佳作,錢理群說,“精神深度的個性化閱讀,它讓人的心沉浸、沉穩(wěn)、沉潛到歷史的深處、文明的深處、生活的深處、人性的深處,從而獲得生命之重?!苯?jīng)典的東西經(jīng)過了時間的檢驗,承載了歷史的厚重。進行閱讀取舍,把握一定閱讀技巧的第二要解決的便是有選擇的閱讀,掌握快讀、慢讀和精讀的精髓。在美學上,任何事物都無絕對的美丑之分,而閱讀本身是一場體驗美的過程,但不可否認,任何作品都有精華和糟粕之處。我們不推薦盲目審美,也絕不欣賞否定式批判。在此情況下,就要求我們對閱讀的作品進行價值取舍。第一步,選擇性閱讀。選擇性閱讀要求選擇個人感興趣并且符合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讀物。這既體現(xiàn)了尊重個人喜好,也體現(xiàn)了尊重閱讀規(guī)律。不逾越興趣前文已經(jīng)提及,不必再說。而尊重閱讀規(guī)律選擇讀物實質是針對“提前量”“超前閱讀”提出的。在學習階段,違背教學規(guī)律而出現(xiàn)的“提前量”教學現(xiàn)象屢屢發(fā)生,傳道授業(yè)超出了學生可接受的能力范圍,這樣拔苗助長、不遵循教學梯度的做法留下慘痛的歷史教訓。閱讀的道理也是如此,專家學者總是強調閱讀,尤其是經(jīng)典作品的閱讀,但這并不意味著不分階段實施閱讀。始終牢記兩個范圍之內,“理解范圍之內”“可接受范圍之內”。閱讀也應遵循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尊重個人接受能力。閱讀中的審美體驗,因人而異,選擇適合自己的讀物,才是關鍵。第二步,掌握閱讀技巧,領會快讀、慢讀、精讀的精髓。閱讀在審美之外,還有作用是獲取信息。快讀,講究速度與全局,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全局認識。慢讀,在一定時間內知曉作品的情節(jié)內容,獲得基本信息。而精讀,則講究細致體驗,逐字、逐句、逐段體會深沉內涵,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情感。閱讀技巧的掌握是在長期閱讀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出來的,閱讀多了,自然而然能對有用信息和糟粕進行區(qū)分,關鍵在于積累。
小學是教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在此期間定型、定性,因此,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應當對此階段成長的孩子倍加關注,并且凡事應做到,一要尊重,二要有效引導,始終牢記,任何強迫性手段在成功教育里都是無效的。
【作者單位:南充市西華師范大學文學系 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