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學思
(遼寧省本溪市第二高級中學)
?
新課標視域下高中美術教學有效性的實施路徑思考
聶學思
(遼寧省本溪市第二高級中學)
摘要:美術對提高高中學生的審美創(chuàng)新能力和促進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具有很大的意義。針對新課標背景下高中美術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從發(fā)揮高中美術課堂教學的主體作用及優(yōu)化課堂評價機制入手分析高中美術教學有效性的實施路徑。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美術;有效性;實施路徑
隨著高中美術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其課堂教育理念也隨之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但由于中國固有的應試教育的影響,當前的高中美術教學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和難題。首先,教學目標定位過于追求“人文性”,直接導致美術教師不能根據學科特點和特性進行教學。其次,教學形式相對較為單一,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低下和教學質量難以提高的同時,高中美術教育應有的課程內涵和素質教育的培育目標難以實現(xiàn)。最后,高中美術課程缺乏合理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沒有發(fā)揮其設置應有的目標和評價作用,無法正確確定優(yōu)質的課程成果。
1.促進教學活動主體性作用的有效提高
根據高中學生已具備基本的判斷分析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這一特點,高中美術教師在美術課程教學時根據這一特點設置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和主動性。
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首先,教師在課堂上應注重對學生美術課堂學習興趣的引導,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作用,在課堂中實現(xiàn)“教”與“學”角色觀念的轉變,通過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和學習定位目標的研究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自身的主體性作用,實現(xiàn)“教”與“學”的優(yōu)化配置。其次,在注重學生興趣教學的同時科學設置教學范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根據學生自身的興趣特點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特點、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境,同時應當重視美術教學中課程范例的積極作用,因為美術課程具有直觀性,范例的選擇應該能讓學生舉一反三且具有典型性,在教學中選擇一些典型性的美術作品和現(xiàn)代感較強的設計作品,讓學生從案例中了解特定時代的藝術原理和藝術思維。最后,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多媒體手段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的積極作用,美術課程是視覺欣賞感受非常重要的學科,而利用當代多媒體技術能夠讓學生產生直接的視覺沖擊力,簡單直接地讓學生接受美術知識的同時又很好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2.優(yōu)化合理完善的課堂評價體系
高中美術課堂的教學成果應該按照一定的標準體系進行評定。為了改變長期以來美術課堂評價主體單一、方式死板的系列問題,筆者認為高中美術課堂應多方面改革評價體制,樹立新的教育思維理念,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
評價方法多樣性:主要體現(xiàn)在依據此方法可不可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開拓與創(chuàng)新意識的提高;可不可以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能不能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切實可行地實施操作。評價內容多維化:從單一的結果導向評價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和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的全面發(fā)展,應該在新課標機制下不斷深入變革。評價主體多元化:新課標理念下高中美術課堂教育評價體系的主體應倡導多元化,應倡導學生間進行互評,讓學生互相解讀自己的作品,發(fā)表不同的見解,促使作品的不斷完善和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
新課標理念下提高高中美術教育的有效性能夠促進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的開拓,有利于學生自身審美能力的提高,對以后動手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積極意義。因此,教師應在實際教學中不斷探索實踐,構建合理完善、切實可行的高中美術課堂教育方法和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楊曉靈.提高高中美術課堂教學效率的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3.
·編輯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