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友(廣西南寧市第二中學)
高中書法有效教學研究
楊明友
(廣西南寧市第二中學)
我國地大物博、南腔北調,把中華民族聯(lián)系起來其中一個紐帶就是漢字,書法是漢字的延伸,是我國一個獨特的傳統(tǒng)藝術,一方面它是漢字的文字載體,另一方面也是具有獨特魅力的藝術形式,并能夠體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古代的哲學思想。高中生通過學習書法能夠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哲學思想認識更全面,激發(fā)學生對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和認同感。高中生學習書法十分有意義,主要研究了實現(xiàn)高中書法課堂的有效教學路徑。
高中;書法;有效教學
目前,我國高中階段的書法課開設一般都是包含在美術課程中,還有一些書法愛好的學生通過參加學校書法社團來學習書法。除此之外,很多學習書法的學生是為了考書法專業(yè)的大學而學習的。筆者目前在每學期的美術課上開設8-9節(jié)的書法課,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在有限的課時情況下,感受到書法之美,提高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感悟。
有效教學是指教師進行授課后,能夠使學生獲得具體進步,也就是說不以學生的成績作為衡量教學效果、質量的標準,而是以學生的進步或發(fā)展作為教學質量的衡量指標。從這個概念可以得出,高中書法的有效教學就是希望通過書法教學,讓學生對漢字構造、漢字之美有更深刻的見解,并且加深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
1.互聯(lián)網對于漢字書寫的沖擊。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提筆寫字的機會都越來越少,更何況是提筆練字,越來越容易出現(xiàn)提筆忘字的情況。甚至有些學生認為書法已經是過時的藝術,對其興趣缺失,不利于書法課的順利開展。
2.社會和學校缺乏對提高學生漢字書寫能力的重視。高中是學生人生的重要階段,很多學校的教學是圍繞著高考科目進行的,對于書法課并不重視,很少有學校專門開設書法課程。學生也因為書法課程與高考并不相關,所以對其興趣缺失。此外,學校日常上課的書桌因為較小,也不利于軟筆書法課程的開展,這些都導致了書法課開展不是很理想。
3.缺乏書法教學的老師。書法是我國傳統(tǒng)的藝術,全國書法家協(xié)會可達數(shù)萬人之多,但是從事書法講學的老師卻很少,于是很多書法課都是學習其他專業(yè)的老師代課的,雖然這些老師非常努力,但是仍和教學目標相距太遠。
4.未建立完善的書法課程體系。高中學生的教育重點是面對高考,主要科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我國高中課程體系中對于書法的重視較低。雖然近些年教育部提出要在美術課堂上開設書法課,但是由于教學硬件和軟件設備的缺乏,所以更多的書法課程以欣賞為主,動手習字的效果較差。
5.學校硬件設備的支持力度不夠?,F(xiàn)在學校內多媒體設備來輔助教學的硬件設備越來越齊全,但這些設備在書法教學中的作用有待于發(fā)現(xiàn)。此外,一般學校都未配備書法教室,不利于展開書法教學。
1.通過選修課和走班教學的形式在高中開展書法教學。選修課的開設是給予學生多種選擇和多樣化的學習空間,能夠有助于學生發(fā)展個性,實現(xiàn)跨學科學習并提升眼界。走班學習形式是指學生根據(jù)選修課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教師進行“走班上課”。這種形式在高中屬于新型課堂,所以若進行這種上課形式必須,(1)對學生的選課進行良好的指導,避免讓學生盲目進行選擇;(2)對走班制度進行周密的設計,在走班時進行的書法課程可以有臨摹唐代小楷《靈飛經》、臨習北魏的墓志銘等內容,在設計課程時要注意時間段,不要和主課沖突,也應該善于安排教室,保障學生對書法課的需求。
2.課堂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在高中書法課的講授上,應該注重課堂的有效性,關注學生在書法課上所獲得的收益,并正確處理和其他學科之間的關系。(1)探索新的課堂組織形式。采取探究式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成就感。(2)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把書法課按照次數(shù)來劃分,每次講課講一個學時的基礎知識和注意要點,另外兩個學時讓學生自己聯(lián)系,提高動手能力,三個學時完成一次教學任務。這樣既能夠節(jié)省教學時間,又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3.課程內容中安排適當?shù)臅ㄨb賞時間。美術是一門體驗和實踐十分重要的課程,在書法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書法鑒賞水平,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書法寫作水平和能力,鑒賞時間應該不少于書法講解過程的五分之一。
4.通過臨習書法提高書法寫作水平。學生最開始臨帖應該從書寫楷書開始,等學生的水平達到一定的水平,學生可以慢慢臨習顏體、柳體、歐體等字體。臨習字帖不只是簡單的臨帖,在臨帖過程中有對臨、背臨和意臨三種,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指導和引導,并向學生講述字帖所包含的情感,使學生從內心認同書法中的情感,才能夠體會到書法的博大精深。
5.教師變革對于學生學習的評價方式。(1)積極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書法過程中的閃光點,對于學生之間的差異采取多樣化的評價方式,給予學生學習書法的信心。目前學校的教學方法越來越傾向于把課堂還給學生,打破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及“一言堂”的情況,故評價學生的書法可以多元化,既可以教師從多方面評價學生的水平,也可以采取學生之間互相評價的模式。(2)精細化地評價學生作業(yè),對于學生書法作業(yè)教師可以采取面授的方式,這樣可以在作業(yè)批示中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讓學生及時得到肯定和鼓勵,從而提高學習書法的興趣和熱情。(3)對學生的評價要以學生個體的不同來設立不同的標準,產生不同的評價,評價要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為主,讓他們感受到書法的藝術性、文化性和社會性等特點,從而喜歡上書法學習。
筆者通過多年在高中從事美術教學,根據(jù)教育部對于高中美術的要求和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認為在高中美術教學中設立書法課程是十分重要的,并且應該把書法課程開設得有效。通過研究,筆者認為高中書法的有效教學應該通過選修課和走班制來開展書法教學,并且在教育方法和評價方法上進行創(chuàng)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書法鑒賞和臨帖來提高學生的書法水平。
黃艷麗.高中書法教育的現(xiàn)狀、問題與求解[D].山東師范大學,2013.
·編輯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