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省平(山西晉中市榆次三中)
?
淺議高中語文課堂的有效教學策略
張省平
(山西晉中市榆次三中)
摘要: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著教師缺乏引導性,教學過程簡單化,多媒體課件泛濫化等問題,目前正在進行的新課程改革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又提出了新標準,語文教師要合理設置教學目標,利用豐富教學資源,運用多樣教學方法,制訂針對高中生的有效教學策略,具體落實新課改的理念,提高高中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教學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標準,在實際教學中,要求教師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教會學生思考的方向,引導學生層層深入思考問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有效教學一般是指在20世紀80年代形成的一種特有教育理念。這一理念在語文教育文獻中出現(xiàn)的非常頻繁,從而引起世界的關注。所謂“有效”是指教師在教學中采用一種先進的教學理念指導,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后,讓學生有了一些具體的發(fā)展和進步。所謂的“教學”是指教師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想學、樂學,讓學生自己知道要學到什么內(nèi)容和學到什么程度,并且采取學生容易理解和接手的教學方式。
1.教師缺乏合理的引導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上,教師是引導者和組織者,給學生講授知識要深入淺出,引導學生,當然最主要的是啟發(fā)學生思維,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然而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著“教師滿堂灌”“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等模式,這樣教師非常細致地分析課文,強制教授給學生,學生很難分清整節(jié)課文的重難點所在,學生被動接受,缺乏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沒有很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導致學生沒有自己展現(xiàn)的機會。
2.教學過程簡單化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部分老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應對高考,采取了短期提高教學效率的辦法,忽略了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是閱讀分析能力,在學習課文的時候,老師讓學生大量做題,學生沒有很好思考,在對名著欣賞的時候,教師不能很好地引導學生把握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最多就是提綱似的講解,這種方式造成學生的欣賞水平和審美能力提高緩慢,甚至出現(xiàn)了下降,對文章中的人生觀,還有一些佳句,很難理解,更難以學以致用,這會讓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受到很大影響。
3.多媒體課件泛濫化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加入多媒體課件,可以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多種感官,能夠讓學生在學習課文時更加形象直觀,適當穿插視頻資料也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然而有許多教師在上課時完全依靠多媒體課件,甚至成了課件的奴隸,沒有課件就沒法講課,完全忽略了認真鉆研教材,不認知思考教學設計,多去追求精美的課件,逐漸讓課堂變得花哨浮躁,讓學生沒有體會到閱讀的興趣,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受到了極大影響。
1.教學目標合理化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從實際出發(fā),針對學生對教材進行加工改造,調整重組教學內(nèi)容,設定合適的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夠在自身努力的基礎上獲得一定成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到課堂高效率學習的目的。
2.課堂教學資源豐富化
科學技術的高速發(fā)展,高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有了更豐富多樣的資源,在課堂上有效使用教學資源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選用投影儀、視頻和課件來展現(xiàn)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豐富多彩的動態(tài)美感,增加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自身的審美能力。教師運用豐富的教學資源,可以節(jié)約大量時間,能夠更好地把握課堂時間,有效組織教學,讓學生更加喜歡語文課堂。
3.課堂教學方法多樣化
一直以來,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教師習慣運用:“課文導入—例題板書—學生閱讀—生字學習—分類講解—概括中心—學生練習—檢查作業(yè)”的教學形式,這種古板的教學方法很難使學生產(chǎn)生對語文的興趣,老師往往講得很賣力,內(nèi)容也講了很多,但是學生在下面睡覺,不能有很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改善語文教學方法,營造活潑生動的課堂氛圍,形成開放式教學,主動進行課堂對話,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才能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總之,要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求設計合理的教學目標,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發(fā)揮多樣的教學方法,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努力營造活潑的課堂氛圍,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楊春明.新課程理念下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策略與方法[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
·編輯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