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皖皖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吳忠市紅寺堡區(qū)第二中學)
中學物理“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羅皖皖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吳忠市紅寺堡區(qū)第二中學)
隨著課改的不斷推進,現(xiàn)在教學模式也在不斷發(fā)生著變化,現(xiàn)今的教學方法越來越傾向于與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系。為此,出現(xiàn)了物理教學生活化這一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希望通過構建生活中的情景去解決物理課堂中的問題。
課堂;中學物理;生活化
新課改中明確指出:教學過程要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中學習物理。而中學物理課堂的生活化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學生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系實際生活進而學習物理知識,然后運用物理的思維方式去觀察與分析現(xiàn)實生活,進而去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這樣做到把物理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物理化。而筆者認為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應該分為以下幾步去做: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其也是推動世界前進的直接動力。因此,在中學物理課堂教學中應該利用好興趣這一老師,從學生的生活出發(fā)去進行教學設計,完成物理知識的傳授,這樣就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在授課過程中就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中學物理課堂的教學活動中來。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為創(chuàng)立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筆者認為可以采取如下途徑:
1.以生活為主體設計教學
筆者發(fā)現(xiàn)在課堂提問的時候,如果問題是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問題時,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就會更為積極主動,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就會感到物理知識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他們對于物理知識的探尋就會產(chǎn)生興趣,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能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求知欲,在學習時他們就會主動地去探究問題。例如,筆者在實際的授課過程中,針對課堂上的每一個實驗都會制定好以生活為背景的實驗方案,在實驗過程中盡量引入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情節(jié),并使實驗方案所設計的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夠清楚實驗目的,這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真正地將學習與實際結合起來。如,筆者在教授學生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時,就給學生構建了生活中買菜的時候要用秤的場景,讓學生去動手實踐。在操作的過程中,筆者將調(diào)平的過程營造成打造“公平秤”的過程,這樣讓學生在實際學習的時候就會感到很有趣味。
2.以動手讓學生加深印象
中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是很強的,動手嘗試能夠讓學生對于所探究的知識加深印象,這樣所獲得的知識也會更牢固。在課堂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所學的進行動手探究,根據(jù)課本的一些知識設立生活的場景讓學生去動手實踐,這樣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能夠逐步掌握知識,這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例如,在教授給學生天平的使用方法以后,在日后學生每一次用天平時,我都會問學生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項,并要求學生一邊說一邊實際操作。這樣,學生就會一邊回答一邊操作,通過這個學生熟識的實驗,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動手實踐他們就能更好地學習知識,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3.以競爭為刺激讓學生更加努力
良好的競爭環(huán)境對于學生的學習是非常有幫助的,應該在此基礎上進行課程的學習。這樣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逐漸培養(yǎng)起他們對于學習的興趣。在實際的授課過程中,筆者就經(jīng)常結合生活的實際設計一定的比賽,如如何設置滑輪組合使得更省力的比賽等,這樣來進行新的知識的學習與舊的知識的溫習,通過游戲競答對于學生的求知欲與注意力的提升是很有幫助的。
中學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教師通過物理實驗在傳授知識時可以提高學生能力,使其學到新的物理知識。新課改以后,教學的過程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該給予學生更多實踐的機會,讓他們能夠通過實驗去掌握知識,并在實驗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利用物理知識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這樣就能使知識的傳授由生活實踐的情境引入,到在情境里學習,再發(fā)展到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類似的問題。這也是生活化教學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之一。
由于中學物理課堂的時間只有45分鐘,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對于課本的知識只能進行簡單的初步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應用并不是非常好。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對于那些可以擴展到課堂之外的教學活動,應該結合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的情況,在課外給學生布置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進行一定的實踐,進而完成整個教學過程,這樣也能讓學生學會如何理論聯(lián)系實際,充分地認識到物理教學與生活的實際聯(lián)系。
生活是教學的起點,也是教學的歸宿。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設法使中學物理走出課堂,進一步生活化。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教學設計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腳踏實地,學會利用生活化思維解決物理難題,使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更加得心應手。
孫振杰.如何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6(11).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