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燕(農(nóng)八師134團中學)
實踐中輕松學習
彭燕
(農(nóng)八師134團中學)
首先,初中階段地理不參加中考,且是開卷考試,所以學生家長都不重視。再加長期生活在邊遠農(nóng)牧團場,造成了學生地理知識的貧乏,進而形成對地理教育的新一輪沖擊。
其次,學生對地理學科缺少正確的認識,他們單純地認為地理學習就是記住一些城市或者國家等一些地理事物的名稱,錯誤地認為在實際生活中意義不大,他們不了解現(xiàn)代地理學科中的許多問題其實與每個人和整個社會有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
最后,學生對地理學科自身的特點以及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缺少正確的認識和理解。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中,以教師注入式的教授方式為主,確實令學生乏味。這些問題使得學生缺乏對地理學科的認識和理解,從而失去了學習地理的興趣,然后影響地理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為了讓學生對地理感興趣并把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在對他們講解《地圖》這一節(jié)時,我決定要讓他們從這里開始喜歡上地理課堂。
上課以后我利用謎語導入新課——“說大不算大,小小地方放得下,說小不算小,五湖四海裝得了,有山不見石和崖,有地不見土和沙,江河湖海不通船,外出旅行全靠它?!睂W生答案五花八門,預習過的學生說是地圖。沒錯,就是地圖,地圖可以使我們足不出戶就了解中國,了解世界,甚至了解整個宇宙。
聽了我的話,學生都很驚奇,覺得我在說大話,于是我趁熱打鐵,利用多媒體展示了幾幅地圖,順序依次是世界地圖、中國地圖、新疆航拍圖,通過這幾幅地圖不僅讓大家了解了自己現(xiàn)在所處的位置,更拓寬了自己的思維,認識到自己生活的地球是多么的渺小,還有更加廣闊的世界等著他們?nèi)グl(fā)現(xiàn)。接著,我利用教室里的網(wǎng)絡打開谷歌地圖,帶學生找自己熟悉的地方——我們生活的團場??粗@幅圖,大家都積極的討論尋找,這一個發(fā)現(xiàn)了學校,那一個發(fā)現(xiàn)了自己居住的小區(qū)……在大家找的不亦樂乎的時候,我說:同學們,地圖神奇不神奇?(神奇)正所謂一圖在手,天下我有。那么大家想不想自己制作一幅地圖?那么咱們先來學習一下制作地圖的三件“法寶”吧。第一個是比例尺,也就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第二個是地圖上的方向,在地圖上應該怎樣辨別方向呢,通常是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第三個是圖例和注記,圖例是地圖上表示各種事物的符號,注記是地圖上有文字說明的地理事物名稱。
剛才同學們見識到了地圖的“神通廣大”,而且都迫不及待地想制作一幅屬于自己的地圖,所以這節(jié)課剩下的時間我講的關于地圖制作的方法和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大家要認真聽。在這一節(jié)課快下課的時候,我留下了課下作業(yè),希望大家課后可以畫一幅咱們校園的地圖,下周咱們來比一比誰畫得最準確,最漂亮。(為了讓作業(yè)落實,周末休息的時候帶領學生對我們的校園進行測量并統(tǒng)計好數(shù)據(jù))
第二周作品都交上來了,盡管要求繪制的對象一致,但各組作品卻千差萬別。圖例和色彩各不同,有的顏色單調(diào),有的只畫出了建筑物,有的細心的同學把綠化帶以及單雙杠都標注了。
我將學生的作品張貼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讓大家點評。桂林華就指出其中的一幅圖說:“這張圖讓人找不著方向?!蔽翼槃輪枺骸盀槭裁凑也恢较颍俊薄八麤]畫指北針,這幅圖又沒有經(jīng)緯網(wǎng),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法判斷與咱們學校方向不一致?!甭犃怂闹v解,其他同學恍然大悟。“老師,這幅圖讓人看不懂畫的是什么,他沒標圖例?!绷硪晃粚W生也站起來指出另一幅圖的錯誤。我適時表揚他們的敏銳觀察力。剩下的圖是具備了三要素的完整地圖,學生又會如何評價呢?其他學生不甘落后七嘴八舌的就圖的布局、美觀等提出自己的看法。最終評選出十幅布局合理且美觀的地圖在教學樓的公告欄里展出。通過繪圖、評比,學生理解了地圖繪制時圖幅、范圍與比例尺大小之間的關系,很輕松地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難點。
在地理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去感受過程,所以教師應對每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都作精心準備,再對學生進行認真指導。最好提前給學生布置任務去查找相關資料,這樣在課堂上學生才有話可說。更要給學生精心指導,提供更多的教學信息,確保讓學生使用已有經(jīng)驗參與到課堂活動教學當中。教師要指導與鼓勵學生主動地去參與地理課堂活動,以實現(xiàn)學生能力的全面發(fā)展,進而促進學生素質(zhì)的全面提高。創(chuàng)設操作情境,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操作能力。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學生探究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學會學習的過程。學生對問題的確認是探究的起點,在問題確認后,開始對問題結果進行一系列的猜測預測,進而進行“探究式”的學習。為了能讓學生在地理課堂活動教學中做到想說、能說、會說,教師就必須精心準備并且要對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提示與鼓勵,這樣,學生才會有興趣去學習、去探究,才會積極參與進去,這樣的一堂課才算成功。
盧秀敏.快樂實踐輕松學習[J].福建教育,2014(Z1):155.
·編輯武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