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振(貴州省望謨縣第六中學)
素質教育角度下初中音樂探析
林振
(貴州省望謨縣第六中學)
隨著國家對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音樂在其他初中學科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意義得以顯現(xiàn)出來。利用音樂以及人類自身存在的感知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其進行自主學習和思考,進一步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初中音樂教學,促進其他學科的教學,最終達到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從音樂的基本概念入手,詳細分析了初中音樂對其他學科的促進作用。
初中音樂;素質教育;探析
音樂,作為全世界通用的語言之一,目前已經(jīng)有大量的試驗可以證明,在非音樂學科中引入音樂作為輔助或以音樂為教學的主要途徑,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利用人的感知能力以及音樂自身的特性,在整個素質教育過程中引入音樂,對其他學科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通過教學過程中引入的音樂,會由傳統(tǒng)被動的“填鴨式教學”轉變成為自主展開學習活動。
所謂音樂,指的就是擁有旋律、節(jié)奏或和聲等,由人聲或者樂器、音響等部分共同構成的藝術形式,是能夠詳細反映人類生活以及不同情感的一種藝術。
在這一生之中,人類時時刻刻都在進行學習,只是內容、形式有所不同而已。有一些注重教育的家長,在懷孕時期就對孩子進行教育,也就是所謂的胎教。我們不難看出,大部分的胎教基本上是利用音樂來進行的,正是因為人類對音樂天生的感知能力。
從音樂的功能方面入手,可以看出:
首先,音樂具有非傾向性。通常情況下,人們在聽到某一段音樂時會因為音樂本身的旋律、色彩等,使得本身的情緒發(fā)生變化,或開心、或悲傷;當人們被外界、特定事件等影響而產生某一種特定情緒時,也會被音樂激發(fā)情緒上的變化。正是由于這樣的原因,利用初中音樂教學來帶動其他非音樂學科的教學活動,進一步拓寬學生的思考范圍,激發(fā)學生進行獨立思考。
同時,音樂還具有傾向性,其主要體現(xiàn)在:利用音樂這一形式的藝術,對社會環(huán)境和事件、活動等產生一定影響。音樂本身帶著的感情是這一民族、時代、創(chuàng)作者對某一特定的事件所進行的反饋,例如貝多芬創(chuàng)作的第五命運交響曲不僅僅代表了貝多芬自己與命運之間的抗爭活動,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法國大革命;再來,我國的義勇軍進行曲中最后一句歌詞為:“前進、前進、前進進”,是我國多年以來斗爭的反映。這一點又使得學生在利用音樂學習其他非音樂學科時,會進行更深一層的思考和體會。
初中音樂教學,不僅有利于非音樂學科的教學,還有利于促進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其主要作用于以下幾方面: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站在講臺上教授教材知識,而學生則是被動聽講。在這種模式下,學生自身的學習狀態(tài)和效率都較差,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通過初中音樂教學,并在適當情況下將音樂融入非音樂學科的教學過程中來,將單純的課本知識轉化為更加生動的音樂旋律,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非音樂學科的教學效果。
2.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教師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出發(fā)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課堂開始后,教師可播放相關的音樂內容,引入本課的知識點。音樂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引導材料,避免了學生毫無目的的遐想、空想;在整個思考的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因教師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原因而壓抑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欲望。這樣一來,音樂這樣的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活動的效率,使學生想要去學習更多其他學科的知識,有利于培養(yǎng)并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我國絕大部分的學校在上課、下課時都會打鈴;但現(xiàn)階段已有很多的學校將傳統(tǒng)的打鈴改為音樂這一方式,在這一小小的變化上不難看出音樂對學生的促進作用。這一點上還存在一定的完善空間,第一,學校要播放適合于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歌曲,為避免審美疲勞,還要定期進行更換;第二,通過音樂,促使學生能夠進一步理解音樂的意義,這樣做的主要意義在于:學生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在音樂中徹底放松身心,投入到下一節(jié)課的學習中去;另外,初中音樂教學也可以使學生受到一定的藝術教育。
初中的音樂教育與其他非音樂學科之間環(huán)環(huán)相扣、密不可分,音樂的教育對其他學科的教學活動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初中音樂教育有助于學生培養(yǎng)獨立自主的學習和思考能力、促進自身在德、智、體、美、勞多方面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因此,學校要提高對初中音樂教育的重視,加強音樂教師的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進一步促進素質教育的發(fā)展。
[1]肖翔.素質教育視野下的音樂功能窺探:非音樂學科教學中的音樂輔助運用[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4).
[2]董琳.音樂教育對初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黃河之聲,2014(19).
[3]寇思.素質教育體系中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以初中美術教育為中心[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6).
·編輯杜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