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新沂市城關小學 馮詠梅
讓“學講”之花在語文課堂上綻放
江蘇省新沂市城關小學 馮詠梅
要讓學生“樂在讀中”。加強“讀”是課標的要求,也是“學講方式”的體現(xiàn)。要讓學生“樂在合作”。合作學習是“學講方式”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教學中,我們要“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語文 學講 朗讀 合作學習方法
上個學期,筆者在學校開了一節(jié)“學講”公開課,內容是《桂花雨》第二課時,主要圍繞“自主先學、小組討論、交流展示、質疑拓展、檢測反饋、小結反思”進行研討。通過這節(jié)課,筆者感受頗多。
筆者感觸最深的是:要讓學生“樂在讀中”。加強“朗讀”是課標的要求,也是“學講方式”的體現(xiàn)?!白x”能夠把“學講方式”中教師行為的“五步”落到實處,真正讓學生成為讀書的主人、學習的主人。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語文學習就其性質而言,主要就是“讀”。近年來,筆者在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三讀”,對于提高學生自學能力,擴大閱讀量,增強閱讀效果起到了促進作用。所謂“三讀”,指鳥瞰式閱讀、理解式閱讀、消化式閱讀?!叭x”能使學生把握的信息更準確,真正能達到閱讀的目的,而且可以鍛煉人的思維的深刻性和準確性。其中的消化式閱讀就是總結文章的寫作規(guī)律,研究如何“為自己所用”的讀,是和作者進行討論的讀。這種閱讀,能習得布局謀篇的方法,并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既能開闊寫作思路,又能鍛煉學生的思維,體現(xiàn)了學以致用的原則。而這也正是“學講方式”的要求。
筆者感觸深的是:要讓學生“樂在合作”。合作學習是“學講方式”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合作學習要有成效,首先分組要科學、合理。筆者按學生成績的好差搭配分成若干備課小組,設小組長1人,負責組織本組成員認真閱讀教材,積極搜集備課資料,推舉講課老師。備課小組承擔的教學任務一般為課內自讀課文,也可以是精讀課文,就全班而言,一篇自讀課文只能由某個備課小組里的某人講課。都備好課后,用抽簽來決定由哪個組承擔講課任務。用分組法競爭力很強,如某個組的講課完畢,其他組的同學就在講課基礎上進行補充或評述。其次,學生要明確討論的要求。筆者也時常發(fā)現(xiàn)筆者的課堂上出現(xiàn)小組活動后,部分學生會答非所問、不知所云的現(xiàn)象。究其原因,是筆者為了趕時間,布置要求時匆匆而過,導致學生沒有聽清活動要求。所以,讓學生思考、討論什么,這是應該在事先由老師確定的。就材料而言,教材上的課文是主要材料;學生的習作、報刊雜志上較典范的現(xiàn)代文是輔助材料。就內容而言,從字詞句入手,理解文句的含義,把握文章段落的意義,歸納寫作特點。在遵從原文題旨的前提下,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進行深入評議和拓展,達到提高理解與表達信息的能力,推繹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中,我們要“授之以漁”。如教學生劃分段落層次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劃分段落層次時,必須從通讀全文入手,切不可斷章取義。首先清楚文章說的是什么,再明白文章是按什么線索寫的。懂得這兩個問題后再考慮如何分段。
2.教材中課文后邊的問題,有的能提示分段,有的能指導分段。
3.文章的開頭或結尾,過渡容易劃錯,應當給予指導。
文章的開頭或結尾是概括性的,它應自成一段。如《飛奪滬定橋》的開頭部分介紹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并交代了奪橋的重要性。因此開頭應自成一段。文章的結尾,講紅軍主力渡過天險大渡河,是長征中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勝利。這個結尾又與開頭寫紅軍北上抗日相呼應,它也自成一段。
文章中的過渡段(過渡句),往往是劃分段落的界線。過渡段,一般是不能自成一段的,那么,把它歸到哪一段呢?主要從內容上分析,看它與哪一段的內容比較接近,就歸到哪一段。如《偉大的友誼》中的第四段,既承上又啟下,但總的來說,同下面的內容聯(lián)系緊密,故應劃到下一段。當然,如果有個別學生堅持要把它劃歸上一段,只要他能夠言之有理,也未嘗不可。
再如《避雨》一文,課文結尾處“多么有心計的姑娘呀”一句集中概括了這位姑娘與眾不同的地方,尤其是“心計”一詞,寫出了她熱愛氣象事業(yè),一心扎在工作上的高貴品質。因此,筆者緊扣“心計”一詞設計思考題:1.為什么說她是一個有心計的姑娘?2.作者是怎樣看出她是一個有心計的姑娘的?……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討論,學生理解了女氣象員的為人:她有豐富的氣象知識,能看云預測天氣;她有驚人的記憶力,對當地一年前的天氣情況還記得清清楚楚,對別人的詢問,對答如流;她熱愛本職工作,注意隨時觀測天氣,衣服淋濕了也全然不顧。這樣,學生不但完全理解了“心計”這個詞的意思,而且理解了這個詞在文章中的深刻含意,即贊揚這位姑娘認真觀察天氣,勤于思考、善于積累、熱愛本職工作,有豐富的氣象知識。這樣,再讓學生概括段意甚至文意,就簡單多了。
不論用哪一種方法概括段意,一般都不外乎要概括出“誰”“做什么”“怎么樣”等意思。概括段意時,要抓住每段的中心,語言要準確、精練。
學生如果掌握了劃分段落的方法,就能夠為他們閱讀文章、理解文章提供保障。學生如果掌握了概括段意的方法,也就牽住了理解文章的“牛鼻子”,為他們正確理解文本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