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屏
摘要:農村基礎音樂器材資源不足,不少學校由于缺乏經費,學生在音樂課堂中沒有屬于自己的樂器。自制樂器剛好彌補這一缺陷,師生們利用有限的資源創(chuàng)設音樂器材,豐富了音樂課堂的教學,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造力,可謂一舉兩得。
關鍵詞:農村學校;自制樂器;音樂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5.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2-0391-02
音樂本來就是一個很廣泛的學習領域,而樂器在我們音樂教學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比如,美國的音樂教育學家詹姆士墨塞爾說過:"器樂教學是通往音樂世界的橋梁。"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指導,將音樂和樂器相結合,讓學生更好地領悟音樂的真諦??上攵?,樂器教學是具有一定的價值與意義的,它不僅可以豐富農村小學音樂課堂,還能讓學生喜歡上音樂課,同時,還提高了學生對音樂的濃厚興趣。然而,本地區(qū)農村基礎音樂教育現(xiàn)狀表明:音樂教育資源不足,音樂器材嚴重匱乏,供課堂教學使用的打擊樂器幾乎空白。因此,引導農村學校師生自制簡單實用的打擊樂器輔助音樂教學勢在必行。
1.體會自制樂器在音樂教育中的必要性
我在外地學習時,曾聽過一節(jié)音樂活動課,主要內容就是制作簡易樂器并學會使用。教師通過課前的布置,要求同學們收集一些廢料:如空塑料瓶、沙子、啤酒瓶蓋、小木塊、一次性水杯及橡皮筋等帶到課堂。教師列舉了幾種樂器的制作方法,然后引導、鼓勵學生分組討論、互相合作,最后做好一件自己喜愛的樂器。學生通過敲敲打打、聽聽練練,不但對自己做的樂器愛不釋手,還漸漸對以前感到乏味的節(jié)奏練習感興趣起來。
課后,同學們的臉上掛滿了興奮。我和幾位同學交流了一下,得到了下列回答:"很有意思,小小的塑料瓶能做成沙槌,而且聲音很好聽"。"以前上課老師分樂器只有很少的幾樣,我們坐在后面的根本沒機會拿到,現(xiàn)在我擁有了一件自己做的樂器,真好"。"我今天做了一個三角鐵,回家還要做個串鈴,還要去試試老師展示的水杯琴......"從課堂效果和孩子們的表現(xiàn)可以看出:自己動手制作簡易樂器,具有巨大的教育價值,激發(fā)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參與音樂活動的主動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它更是一種提倡勤儉、熱愛勞動的音樂教育。
2.發(fā)揮自制樂器在音樂教育中的有效性
自制樂器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能使學生更清晰的感知學習內容,豐富感性認識,更易融入音樂教學意境。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自參與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例如:一位農村音樂教師在沒有任何樂器輔助的情況下,上新疆民歌《娃哈哈》。教學中盡管教師通過一系列的圖片和音樂欣賞對新疆的音樂特點進行詳細的描繪,可學生們依舊難以深刻體會到新疆民歌那蓬勃舒展、熱情綺麗、自由奔放的特點。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體驗,教師帶領學生自制了新疆特色樂器:手玲、手鼓。在音樂體驗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帶領學生用手鈴和手鼓為樂曲即興伴奏,學生很快進入情境,積極性大大提高,想象力得到激發(fā),把新疆民歌優(yōu)美活潑的旋律,鮮明生動的節(jié)奏,演繹得淋漓盡致,把音樂課堂教學推向高潮。學生通過親身體驗,進一步了解新疆民歌的特點,更加熱愛絢爛多彩的新疆民族藝術。僅此一例可以看出,學生在自制和使用樂器的過程中,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得到培養(yǎng),好奇心、求知欲得到滿足,同時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愉悅心情,促進了師生的交流與互動,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注重自制樂器的合理性
3.1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注意安全與衛(wèi)生。由于需要學生課前收集一些音源材料,教師一定要事先進行安全衛(wèi)生教育,避免危險動作。難度大的工序要指定學生制作,并對指定的學生進行嚴格培訓。對于選擇制作樂器的種類,要盡量尊重學生自己的選擇,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意愿。因為自主學習是學生最珍貴的學習潛能。
3.2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陋就簡。制作簡易樂器要從地方和學校的具體情況出發(fā),只要認真進行組織,一定可以開展起來。不要擔心自制的樂器粗糙、簡陋,沒條件的學校即使只發(fā)動學生制作沙槌一種樂器,其教學效果也同樣可以達到相當高的水準。
3.3器樂教學要與唱歌、欣賞、創(chuàng)造等教學密切結合,通過樂器演奏來學習音樂。小學音樂課是綜合課,無論唱歌、律動還是欣賞、演奏,其教學都最好不要脫離其他音樂要素而單獨進行,以適應學生的多方位感官需求和多元發(fā)展。所以,器樂教學應該時時穿插在音樂課中,與唱歌、律動、欣賞、創(chuàng)造等教學互相貫穿、互相輔助進行。
綜上所述,開展自制和使用樂器活動,是在當前農村基礎音樂教育現(xiàn)狀下,節(jié)約教育開支、挖掘利用音樂器材資源的較好辦法。既能激發(fā)師生的創(chuàng)作意識,又增強師生動手、動腦能力,是提高農村基礎音樂教育質量,促進農村音樂教育發(fā)展的有效途徑。今后,希望能和各位同行們一起,繼續(xù)挖掘更多的音樂資源,為音樂教育的發(fā)展做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