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市玉山中學 種婧
初中物理難學的原因及對策
□江蘇省昆山市玉山中學 種婧
為了解決學生在初中物理學習中的困難,進行“初中物理難學的原因及對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將針對如下問題進行研究:(1)造成初中物理難學的原因有哪些?(2)針對初中物理難學這一問題,有何對策?(3)這一課題的研究對從事初中物理教學的教師有何幫助和啟示?
物理學習困難早已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熱點之一。許多教育學家、心理學家從各個角度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作了大量的研究,獲得了許多重要的結(jié)論。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心理系顧蓓曄等人對學習困難學生的行為特征進行了研究,分析概括出身心發(fā)展、社會交往、認知水平和家庭環(huán)境等是導致學生學習困難的諸多原因。在學習困難的轉(zhuǎn)化方面,自上世紀80年代后期也相繼提出了多種模式。在國外,對于學習困難方面也有許多研究。
1.文獻法。運用文獻法了解相關內(nèi)容。整理已有的相關資源,對照、分析和研究,吸收借鑒前人的研究成果,為本課題的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2.個案研究法。對個別學生進行研究,詢問其關于初中物理的學習情況及在哪些內(nèi)容的學習上有困難,又是怎樣幫助自己度過難關的。
對教學理論、現(xiàn)代物理學教學的基本理念做一定的了解。對初中物理學習困難生的界定、研究初中物理學習困難成因的理論基礎、物理學習困難干預研究的取向等方面進行了研究。當然,對初中物理難學的原因及對策的研究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
通過對三位學生在初中物理學習的個案研究,了解到初中物理對個體來說差異還是很大的。他們的共同之處在于雖對物理學習不反感但也沒太大興趣;知道物理較重要,在生活中也有用武之地,但覺得有些內(nèi)容太深;而且有的教師教學就是照本宣科,沒有效果。針對三位學生的具體情況,筆者深入研究了初中物理難學的原因及對策。
1.造成初中物理難學的學生方面的原因。
(1)學習心理失控。初中學生正處于少年向青年過渡的青春期,在這一階段學生心理浮躁,感情脆弱,自控力差。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難免遇到困難,就會懷疑自己是否是學習物理的料,進而滋生逃避和應付心理;對學習物理產(chǎn)生較大的心理壓力,從而產(chǎn)生學習障礙,在學習新知識過程中顯得更艱難。
(2)學習方法欠佳。不少學生在學習中養(yǎng)成了依賴老師的習慣;習慣聽從老師的每個指令,以教師為中心。這樣容易養(yǎng)成學生的惰性,無法拓展思維,更遑論創(chuàng)新。
(3)思維發(fā)展滯后。物理教學對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不少學生在思維由形象向抽象過渡的過程中上得慢甚至上不去。同時,雖然物理教材翻來覆去地改了很多次,但對能力的要求卻沒有降低。此外,思想負遷移、“暈輪”效應,也是引起初中物理難學的主要原因。
(4)學習環(huán)境不良。由于受中考的約束,初中教育以培養(yǎng)拔尖的學生為主,很多教師在物理起始教學過程中,沒有重視學生的學習基礎,忽視了對學生學習心理的研究;過早地以中考為指揮棒,采用高密度、大容量的教學模式,“門檻”設置太高,將許多學生“拒之門外”。
2.在學校及教師教學方面,造成初中物理難學的原因。
(1)沒有把學生的學習愿望作為教育教學的前提,使得學生對物理學科建立不起感情。
(2)教學目標過高,超越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3)沒能以正確的指導思想和恰當?shù)慕虒W方法進行教學,加速了物理學困生的形成。
3.在社會、家庭等方面,受到市場經(jīng)濟的負面影響、社會上不良社會風氣及腐敗現(xiàn)象的影響、計算機網(wǎng)絡的負面影響等也會使學生感到初中物理難學。
針對以上各方面的原因,有以下幾條對策來解決初中物理難學這一問題。
1.培養(yǎng)學生的元認知能力。教師以身作則,為學生構(gòu)建網(wǎng)絡,整體優(yōu)化學生的認知結(jié)構(gòu)。注重學習策略,增強學生的條件性知識,落實學生元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
2.適時對在物理學習中有困難的學生給予肯定。教師對學生情感的投入程度、合理的期待程度,會對學生學業(yè)的成敗產(chǎn)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我們對學生的激勵效應會在維護學生的自尊方面,在增強學生的成就動機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3.在學習中進行恰當?shù)摹皻w因”訓練。正確的歸因方式,能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學習行為和學業(yè)成就之間的因果關系,能喚起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自信心,進而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努力程度,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重視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提高學習內(nèi)驅(qū)力。
1.融入到學生中去。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以消除他們的閉鎖心理,喚起其熱情。更要保持一個好的心情去激發(fā)學生的好心情,用和藹可親的教態(tài)、親切鼓勵的目光關注每個學生。
2.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師要以教學方式的轉(zhuǎn)變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把學習方法的滲透和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有機結(jié)合起來。
3.正確地引導學生。教師要認真研究和整理好教學內(nèi)容的認知結(jié)構(gòu)和能力結(jié)構(gòu),教學目標的制定要顧及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方向,以接近他們的最近發(fā)展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