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林妹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正確讀寫“小艇、船艄、船艙、保姆、禱告、雇定、翹起、嘩笑、威尼斯、縱橫交叉、操縱自如、手忙腳亂”等詞語,并在語境中理解意思。
2.感受小艇的樣子,理解小艇樣子與主要交通工具的關聯(lián),揣摩作者抓住主要特點進行表達的寫法。
3.以讀促悟,感受船夫的駕駛技術好,抓住典型場景的表達手法,感受異域風情。
一、激疑,順題而導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馬克·吐溫的《威尼斯的小艇》,從課題看,課文主要寫什么?
師:那課題能不能就寫“小艇”?為什么?
師(小結):在學習課文前,先琢磨課題的意圖,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設計意圖:在無疑處設疑,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引導學生領悟課題的表達秘妙,習得閱讀的方法?!?/p>
二、鏈接,依學而入
1.預習鏈接,巧用資源。
師:同學們都已經(jīng)預習過了課文,課文中難讀的詞語,你會讀嗎?
◇船艙 船艄 小艇
出示小艇的圖片,從圖片理解詞意。
◇停泊 禱告 嘩笑
引導學生關注讀音和書寫,學生隨機選擇一個書寫。
◇縱橫交叉 操縱自如 手忙腳亂
引導學生理解一對反義詞。
【設計意圖:借助學生預習之熱,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同時,準確把握學生認知的盲區(qū),順學而導。】
2.問題鏈接,梳理關系。
師:小艇和威尼斯到底有什么關系呢?默讀課文,到課文中去找一找。
(1)出示:威尼斯是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縱橫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車。
(2)梳理關系。
因為威尼斯是著名的水上城市,小艇就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
(3)整體感知。
圍繞“主要的交通工具”,課文寫了哪些內(nèi)容呢?請你瀏覽課文,自己說一說。
【設計意圖:從學生探究課題的問題中來,探索文本的脈絡,整體感知文本的內(nèi)容,讓學生在充分默讀、瀏覽中,提升語文能力?!?/p>
三、探究,順文悟表達
第一板塊:內(nèi)容感悟
師:讓我們走進威尼斯小艇,去看看它有些什么特點。
出示:威尼斯的小艇有……仿佛田溝里的水蛇。
(學生自由讀課文,從文本中感受小艇的樣子特點,暢所欲言。)
第二板塊:比較揣摩
師:通過學習,我們發(fā)現(xiàn)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與眾不同,如果這樣修改,你覺得行嗎?為什么?
(初次比較)
出示:
(1)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長,又窄又深。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行動輕快靈活。
(2)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長,又窄又深,有點像獨木舟。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像掛在天邊的新月,行動輕快靈活,仿佛田溝里的水蛇。
學生自由讀,體會比喻的精妙,再朗讀。
(二次比較)
屏幕出示:
(1)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長,又窄又深,有點像獨木舟。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像掛在天邊的新月,行動輕快靈活,仿佛田溝里的水蛇。
(2)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長,又窄又深,像獨木舟。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像掛在天邊的新月,行動輕快靈活,像田溝里的水蛇。
學生自由讀,體會比喻用詞的精妙,再朗讀。
【設計意圖:通過二次比較閱讀,學生對馬克·吐溫筆下的威尼斯小艇有了更加形象的感知,同時,對作家的語言表達秘妙有了更加真切的感受。】
◆模仿遷移。
欣賞威尼斯小艇圖片,遷移寫法,用比喻句寫出小艇裝飾物的樣子。
(1)圖片展示。
(2)特寫鏡頭(小艇的裝飾品等)。
◆仿照作者的表達方法,為特寫鏡頭補白。
【設計意圖:習之,用之,方為知之。此處遷移,趁熱打鐵,在學生已有對比喻的認知上,對比喻用詞的精準性進行打磨?!?/p>
(三次比較)
◆表達感悟。
師:如此精美的飾品,為什么作者只字不提呢?
學生體會,感受作者“抓住典型特點”表達的方法。
【設計意圖:精簡有道,這樣的表達,不是“講”能解決的,在學生練筆的基礎上,再次引導進行與文本進行第三次比較,學生在親歷中,就能明了?!?/p>
四、設境,以讀促悟
師:這么獨特的小艇,想去坐坐嗎?那我們一起出發(fā)!
出示:我們坐在船艙里……有說不完的情趣。
(配樂朗讀)
五、批注,以寫習法
師:同學們,我們舒服、愜意地乘著小艇游覽威尼斯,少不了一個人,那就是船夫。快速讀讀課文第4自然段,選擇一個句子圈一圈,做做批注。
出示:
船夫的駕駛技術特別好……不知看哪一處好。
1.從語言文字中感受船夫駕駛技術好。
師:從哪里感受到船夫技術好?
(學生交流)
2.補充日常場景。
3.體會作者抓住典型場景的寫作方法。
4.朗讀。
【設計意圖:一課一得,在感受異域風情中,體會作者抓住典型(特點、場景)的表達,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威尼斯小艇,讓讀者身臨其境。】
師:那么,威尼斯小艇與威尼斯人們的生活到底有什么關系?我們下節(jié)課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