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婷 王 赟 史曉軍 任先志 王 芳(山西省陽泉市第十五中學校 山西陽泉 045000 )
?
淺談高效課堂教學的重要前提
——備課
陳婷婷 王 赟 史曉軍 任先志 王 芳
(山西省陽泉市第十五中學校 山西陽泉 045000 )
摘 要:在教學過程中起到主導作用的是教師,因此課堂高效與否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師的課堂教學等多方面因素。建設高效課堂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因此 “高效課堂”就必須充分做好課堂教學之前的預設即“備課”。
關鍵詞:高效 課堂教學 前提 備課
何為高效課堂?簡而言之,就是在規(guī)定的教學時間內,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新知識。建設高效課堂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因素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人的因素,二是物的因素。人的因素即指教師和學生;物的因素即指教學設備、教學環(huán)境等,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人的因素。在教學過程中起到主導作用的是教師,因此課堂高效與否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師的課堂教學等多方面因素。課堂教學中,所有學生并不在同一認識水平上,有經(jīng)驗的教師在教學中會照顧到,一次成功,這就是效率。因此 “高效課堂”中教師“教”的如何就顯得尤為重要,而要想“教”的好就必須充分做好課堂教學之前的預設即“備課”。[1]
我們知道,沒有預設的課堂是放任的,也是雜亂無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創(chuàng)造高效的課堂,充分用好這課堂的每一分鐘,充分的課前準備就顯得非常重要了。為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課程目標是教學的方向,內容標準是教學的要求,確定正確的、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是提高歷史教學質量的重要步驟。課時教學目標的確定應該嚴格按照《課程標準》來制定。《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部分提出了學習的總體目標,在“內容標準”中提出了具體要求,這是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達到的最低要求。只有明確方向與要求,課堂教學才有可能實現(xiàn)高效。否則只會造成課堂質量下降。從教學構思上講,有兩點至關重要:[2]
1.依據(jù)實際,合理確定教學目標
在現(xiàn)實中,教師隨意確定教學目標,或不假思索地照搬教師用書上的教學目標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這樣就失去了把課教活的主動性。按照教學目標除了研究教材內容和課程目標外,還要有個性化的考慮,制定體現(xiàn)個人風格、符合教學對象的教學目標,才會實現(xiàn)高效。
根據(jù)以上思路,在《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一課中,不宜提出評價的目標要求。因為初中學生掌握的史實有限,過早提出評價問題容易將問題簡單化。重點放在了解對外開放的內涵,以及加入WTO的意義,而具體突出哪一目標,比如,是將了解史實作為重點,還是將理解內涵、肯定歷史意義做重點,要看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多媒體的方式進行教學,面對基礎良好的班級,教師可能滲透的目標就比較全面,面對基礎較差的班級把握好一個中心目標也是成功。
關于課標“教學過程”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目標不是一兩節(jié)課能達到的,初中學生達到什么樣的水平也沒有硬性規(guī)定。但這些目標體現(xiàn)了學科的思維要求,不重視有悖新課程精神,關鍵是怎樣在教學中逐步落實。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狀況,要讓學生的思維意識隨著教學內容的變化,升華和完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2.按照內容標準,仔細考慮學習要求
課標中的內容標準提出了原則性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也可以在提出有針對性的學習要求。課程標準僅提出“了解對外開放的史實”。實際內容標準提出的“了解對外開放的格局”,共同體現(xiàn)“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主題。
教學的起點是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起點確定的,是建立在課前對學生發(fā)展現(xiàn)狀的分析和發(fā)展可能的預測之上的。教學起點是指學生的學習起點。
目前的學生,學習渠道拓寬了,學習的準備狀態(tài)往往超出教師的想像許多中學課本中未涉及的知識,學生可能已經(jīng)通過多種渠道獲得。為此,教師必須了解教學的真實起點,本著學生的實際水平與實際認知設計教學,而不是憑自己的主觀意識和教學輔導參考書的設計。所以,教師在備課中需考慮以下問題:(1)學生是否已經(jīng)具備學習新知識的知識與技能,掌握的程度怎樣?(2)哪些知識學生已有初感,哪些離學生相差較遠,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哪些情境促進學習?(3)哪些知識學生能夠自學,哪些需要教師點拔啟發(fā)?(4)如何在課堂上分步驟地同學生設置思考問題,引起學生求知欲望?(5)如何針對智力水平層次不同的實際情況,提出不同的目標和相應的練習題?這樣,既尊重了學生的已有知識,溝通了新的知識的聯(lián)系,又提高了學生在新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課堂教學的“交流—互動”。[3]
在《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一課中,教材的內容主要是對外開放,備課過程中就必須考慮學生對教材中所涉及的開放了解多少?有些學生還會對“什么是WTO”這些名詞理解困難。
目前的中學教材,在內容上的要求是基本的,絕大多數(shù)學生通過努力可以達到,但綜合性、跨度與彈性都很大,甚至還有些觀點還處在爭論當中。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根據(jù)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對教材進行適當?shù)募庸ぬ幚?,在備課時,可考慮到下列幾個問題:(1)教材內容是不是達到課時學習目標的必須,怎樣整合課本?哪些知識的素材不夠充分需要補充?(2)互聯(lián)網(wǎng)站可利用課程資源?(3)采取怎樣的教學策略達到學生的體驗性學習?(4)在練習中如何處理好基本與提高的關系?這樣教師使自己成為新教材的積極實踐者和創(chuàng)建者、開發(fā)者。
在合理確定教學目標、仔細思考學習要求之后,接下來要做的是如何設計教學思路。要突出兩點:
1.教學構架要有整體感、啟發(fā)性
一節(jié)課,教師留給學生的應該是思路清晰、邏輯嚴密、構架合理的知能系統(tǒng),從這個系統(tǒng)的構建過程中學生就能得到方法的啟示。
在《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一課中,了解對外開放的史實是重點,理解為何加入WTO是難點。因此在備課過程當中,要適當?shù)难a充課外課程資源如:今天我們國家的對外政策、歷史上留下的教訓等等。教材以經(jīng)濟特區(qū)的設立為前提條件,“對外開放”包括上海浦東的開發(fā)開放、中國加入WTO,首先介紹經(jīng)濟特區(qū)設立的情況,接著開放新階段上海浦東、中國加入WTO。這樣,本課的教學就能以遞進、有層次的問題交由學生討論。[4]
2.問題設計要有方向感、探究性
這里的方向感指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有利于實現(xiàn)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對本課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思考。為了體現(xiàn)以上要求,我們可以設計如下幾個問題:
(1)我國對外開放的格局
(2)上海浦東開發(fā)開放的結果。
(3)我國加入WTO的機遇與挑戰(zhàn)以及我們應該怎么應對?
這些問題完成的水平?jīng)Q定了這節(jié)課質量的高低也體現(xiàn)著教師的創(chuàng)新教學。
如何整合、利用好各種資源,處理好課內資源與課外資源的關系,是教師必須努力解決的一大課題。從上述討論的《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備課考慮,可以得出一些思路。
1.前提是明確教學目標和學習要求
如果將教學定位在落實基礎知識的層面上,教師要做的就是先擇重點史實,擺在學生面前,圍繞學習目標和學習要求處理教學資源,正確的態(tài)度是在拿來的基礎上認真思考、挖掘價值,而不僅僅是補充。
2.關鍵是必須靈活處理教材和深化教材
《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一課涉及我國的對外政策,如果不對教材進行處理,學生知道的就是經(jīng)濟特區(qū),這與“對外開放”不符。所以,理解、處理教材后確定的“對外開放”標題,教師從結構到內容大膽處理教材,可以說是一種創(chuàng)新。
3.根本在于必須立足學生的發(fā)展
在明確了教育是為了促進學生發(fā)展這樣的理念之后,我們就可以設計若干適合教育對象,推動學生思考、探究。在問題設計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有目標、有層次地考慮問題,創(chuàng)新教學自然應運而生。
在新的課程理念下的教學設計,應該既是教師教學過程中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又是師與師、師與生、生與生相互溝通,共同智慧的結果。因此,備課還要考慮不同的設計方案。
1.個性教案與共性教案相結合。共性教案就是在同年級的歷史教師中明確分工,各人再根據(jù)實際情況對共性教案進行調整、補充、拓展從而形成個人風格的教案教學設計。
2.教案設計單一性與整合性相結合。要把課堂知識體系的縱橫聯(lián)系設計、課堂知識的邏輯結構設計、課堂教學的方法設計,課堂教學安排的節(jié)奏設計、課堂中師生雙方的情緒結構設計結合,要不斷地進行必要的歸類整理。
3.充分考慮“預案”式教案。教學設計要充分考慮提倡“預案”式教案,把握整體目標走向即可。教師應該真正將教案轉變?yōu)閷W案,以學生為轉移,促進學生的學。
當然,一個完整的課時備課還要包括合理的選擇教學方法與教學媒體、對教材內容教學進行概括與總結的板書,最后形成文字性的教案。課程改革蘊涵著豐富的新教育理念,教師對這些新觀念的領悟、接受、實踐,要經(jīng)歷轉變過程。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課時備課同樣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我們可以通過探索、反思,讓它更加完善,更加完美。
參考文獻:
[1]施良方等 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9
[2]余文森 有效教學十講 [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9
[3]王向紅等 基礎教育教學基本功 [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9
[4]卜玉華 試論課堂教學設計的“可能起點”與“現(xiàn)實起點” [J]課程·教材·教法,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