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世浪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在課堂中的地位逐步上升。它可以更自然逼真的表現(xiàn)多姿多彩的視聽世界,使教學活動充滿魅力。而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是“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一張嘴”,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總是扮演著知識的“講訴人”“傳播者”和學習活動的“領導者”的角色。這樣的課堂氣氛沉悶,學生注意力不集中,這種沒有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的學習活動,不能保證課堂教學效果。
教學需要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才會有生命力。多媒體教學將圖像、聲音、動畫集于一體,促進了課堂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的全面優(yōu)化,提高教學效果;還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更積極主動,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小主人。
下面談談我在語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的體會: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使枯燥的識字變得情趣盎然
多媒體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走入課堂,的確具有其它教學媒體無法比擬的優(yōu)越性。在語文教學中,這種優(yōu)越性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墩Z文課程標準》強調指出,識字教學要“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造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毙蜗笾庇^恰恰是多媒體的優(yōu)勢所在。因此,教師運用多媒體能具體、生動、直觀地呈現(xiàn)教學內(nèi)容,容易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求知欲,全面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低年級識字教學是重點,從學生年齡特點出發(fā),例如學習“句”字時,課件出示水泡泡,聯(lián)系具體事物認識句號,理解“句”字的意思;學習“串”字時,課件出示一串串水珠,把識記“串”字同認識省略號的作用緊密結合起來。又如利用多媒體教“顆”字,課出示件幾幅圖,讀一讀圖下詞語,啟發(fā)學生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一棵樹、一棵草、六顆豆子、無數(shù)顆星星。)由“顆”字引出已學過的“棵”字,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很容易找出這兩個字的不同之處。(棵,用于花草樹木,多指植物的個數(shù);顆,多用于圓形或粒狀的東西。)這樣,既鞏固了所有學生識字,又訓練了對形近字的區(qū)分。
高爾基曾經(jīng)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奔ぐl(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及強烈的求知欲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識字教學中,課件的運用直觀形象、情趣盎然,師生互動,激發(fā)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又使課堂教學達到了輕松愉悅,令人難忘的佳境。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在閱讀課上思維更積極主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例如學習《七律·長征》這一課,從年齡特點看,五年級學生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對毛澤東在這首詩中所表達的情感的理解也有一定困難。在教學中,可以適時利用電教媒體將教學的重難點化難為易,為學生解決疑難創(chuàng)設巧妙的突破口。利用多媒體建立起信息資源的聯(lián)系,是學好這首詩的關鍵所在。為了拉近學生與詩的內(nèi)容之間的距離,讓學生領會毛澤東筆下詩句的內(nèi)涵,感受紅軍英勇無畏的氣概和樂觀精神。我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促進學生全面參與,課前發(fā)動學生,并讓家長配合搜集關于長征的資料、圖片、錄像,然后有選擇地做出課件。上課伊始,同學們在交流歷史資料基礎上,課件播放毛澤東對長征的一段評價,這樣,拉近了學生與詩的距離,激發(fā)了學生誦讀和深入理解詩的興趣和熱情。用錄像畫面體現(xiàn)“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中經(jīng)歷的“萬水千山”“大渡橋橫鐵索寒”的畫面來體會其中的“寒”字,從而深刻體會紅軍長征途中數(shù)不盡的艱難險阻;錄像畫面再現(xiàn)攻占臘子口的壯烈場面,展示爬雪山場面,學生深刻體會到了紅軍大無畏的精神和英勇豪邁的氣概。學生不僅理解了語言文字的表層意思,而且他們也體會到語言文字的深層含義及感情色彩。
多媒體將空間擴大,將時間拉長或濃縮,教師根據(jù)需要自如運用,學生在最佳的學習條件下進行學習,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里認知、理解并掌握最大量的知識??梢哉f,教學沒有多媒體,猶如演員沒有道具一樣,難以發(fā)揮應有的水平。
又如在教《荷花》一課時,先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碧綠的荷葉,美麗的荷花,再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出一幅動態(tài)的荷花圖,優(yōu)美的畫面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極易喚醒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在學生的陣陣贊嘆聲中,那“碧綠的”“挨挨擠擠”“大圓盤”的形象在學生心中自然而然涌現(xiàn)出來。在老師聲情并茂地解說中,再次讓學生感受到荷花的靜態(tài)美,使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美好事物。這樣的教學,教師變口授為操作演示,通過看、聽、說、想,學生從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主動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完成了學習任務。通過觀察彩色畫面,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主動求知的過程。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的運用,把音頻的、視頻的,多維教學信息材料有機的融合在一起,把學生的聽覺、視覺等感官一起調動起來,激發(fā)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了寫作能力
葉圣陶說過:“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流個不停?!弊魑恼n上,學生最苦惱的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而運用多媒體技術恰恰能彌補學生課堂上的這一空白。例如,我在習作教學《秋天的一處美景》時,借助影像,展示了祖國的名山大川: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氣勢非凡、雄偉壯觀的亞洲最大瀑布——黃果樹瀑布;風景如畫的西湖;美麗的西雙版納等。這些色彩豐富的畫面,配以優(yōu)美的聲音,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與靈感。在作文教學中,多媒體的出現(xiàn)為我們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恰當?shù)剡\用多媒體,讓學生在廣闊的視覺和美妙的聽覺中得到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寫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提高了寫作能力。
總之,恰當?shù)剡\用多媒體進行語文教學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它給語文教學增添了無窮的魅力,給教學改革帶來了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