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秀,李雨來
(河北省玉田縣農(nóng)牧局,河北 唐山 064100)
?
育肥豬提前出欄的技術措施
周俊秀,李雨來
(河北省玉田縣農(nóng)牧局,河北 唐山 064100)
摘要:生長育肥豬是豬生長速度最快,飼料消耗量最大的階段,育肥豬出欄日齡越短,飼料的消耗量越少,料肉比也就越低,成本越低,因此可以獲得較高的經(jīng)濟效益。育肥豬提前出欄的技術措施很多,有品種、飼料營養(yǎng)、飼喂方式、圈舍環(huán)境、豬場管理、疾病控制等。
關鍵詞:育肥豬;出欄;品種;飼料;管理;疾病控制
1選擇優(yōu)良品種
不同品種豬在相同的飼養(yǎng)條件下的生長速度不同,飼料轉化率和酮體品質也有所不相同。一般瘦肉型豬的生長速度要比本地品種的快,并且瘦肉率更高,料肉比低,但是肉的品質相對要差些。因此,在生豬養(yǎng)殖中,品種的選擇很重要。我國用于育肥的商品豬品種多選擇國外品種與本地品種進行雜交的三元雜交品種,其特點是增重快、飼料轉化率高、酮體瘦肉率高、肉的品質好。
2飼料營養(yǎng)
為了使育肥豬充分的發(fā)揮其生產(chǎn)性能,縮短出欄日齡,營養(yǎng)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充足的營養(yǎng)、合理的配比是育肥豬快速增重的重要保障,能夠使育肥豬保持最佳的生產(chǎn)狀態(tài),以獲得得最大的經(jīng)濟效益。育肥豬的育肥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小豬階段、中豬階段、大豬階段。生長階段的不同,對飼料營養(yǎng)的需求重點也就不同,養(yǎng)豬生產(chǎn)上常有的一句話就可以充分的概括其生長規(guī)律“小豬長骨,中豬長肉,大豬長脂”,并且按照不同階段的豬對蛋白質以及能量的需求量,還可以將育肥階段分為兩個時期,即育肥前期為60kg以前,育肥后期為60~90kg。其營養(yǎng)需求特點為對蛋白質的需要前高后低,對能量的需求則前低后高,在育肥前期豬對蛋白質的需要量一般為16%~18%,后期則為12%~14%,同時要增加能量的供給量,以達到快速增重的目的。
在保證日糧全價性的基礎上要注重維生素、礦物質以及必需氨基酸的添加,不但可以提高日糧的適口性,并且可以減少由于育肥豬快速生長而造成的應激。豬需要的必需氨基酸主要有10種,任何一種的缺乏都會影響豬的生長發(fā)育,其中賴氨酸作為豬的每一限制氨基酸,對提高育肥豬的生長,飼料的轉化率以及胴體的瘦肉率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機體內缺乏某種礦物質和維生素時會導致育肥豬機體代謝系統(tǒng)障礙,發(fā)生紊亂,而導致生長速度下降,引起疾病的發(fā)生,嚴重者還會導致死亡。
3飼喂方式
市場上對豬肉的要求以及養(yǎng)殖場的飼養(yǎng)目的不同,飼喂方式也不同,不同的飼喂方式,得到的育肥效果不同。生產(chǎn)上常用的飼喂方式主要有自由采食和限量飼喂兩種,利用自由采食的方法飼喂育肥豬,日增重較高、背膘較厚;利用限量飼喂的方式則背膘較薄,飼料轉化率高。所以,為了追求較高的日增重可以選擇自由采食的方法,為了獲得較高的胴體瘦肉率則可以選擇限量飼喂的方法。生產(chǎn)上常將這兩種飼喂方法相結合,育肥前期采用自由采食,后期采用限制飼喂方式,會提高全期日增重,胴體脂肪的沉積也不會太多,肉的品質更佳。限制飼喂時要控制飼喂的次數(shù),按照飼料形態(tài),日糧中營養(yǎng)物質的濃度以及豬的體重和日齡來定,在飼喂時,要保證所有豬都能夠采食到飼料,以提高豬群的均勻度,并且要幫助豬群建立群居次序,訓練其在固定的地點采食、睡覺和排便。
在飼喂的同時,要給豬群提供充足且清潔的飲水,并且飲水量要隨著體重、溫度、采食量的變化而變化,一般在冬季,肉豬的飲水量約為體重的10%左右,春秋季節(jié)約為體重16%左右,夏季約為體重的23%左右,飲水的設備最好為自動飲水器,以使豬能隨時喝到水。
4生長環(huán)境及管理
適宜的圈舍環(huán)境有利于育肥豬的增重,可以保證提前出欄。環(huán)境因素主要有溫度、濕度、光照、衛(wèi)生以及飼養(yǎng)密度等。其中溫度對育肥效果影響最大,高溫環(huán)境下,會使豬的采食量下降,而影響日增重,低溫會使采食的飼料大多用于維持體溫,而降低日增重。育肥豬在20℃的溫度下的生長速度和飼料轉化率最大。濕度對育肥豬的影響不大,但是在和不良的溫度條件相結合時則會給育肥效果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低溫高濕或高溫高濕都會降低肉豬的生長育肥速度。所以,圈舍內的相對濕度以50%~70%為最佳。
對豬群進行合理的分群,同一群體內豬的體重、體質等不能差異太大,以免發(fā)生以大欺小、以強欺弱的現(xiàn)象。分群后也要保持群體的相對穩(wěn)定。飼喂肉豬時要定時給料,給水,清掃糞尿,在日常的管理過程中要注意觀察豬群的變化,包括食欲、精神狀態(tài)、糞便情況有無異常,如果發(fā)現(xiàn)異常要及時處理。當育肥豬達到出欄體重時,要及時出欄。
5疾病控制
做好育肥豬的疾病預防與控制工作是豬群健康的保障,可以有效縮短出欄時間,育肥豬易患寄生蟲病,所以一般選擇在60日齡時對豬群驅蟲1次,半個月后再驅1次,驅蟲后要一定要將糞便及時的處理,以防止再次感染。驅蟲工作可以提高飼料的利用率,加快增重速度。合理的制定免疫程序,做好疫苗的接種工作,對于育肥豬接種疫苗的原則是不該打的疫苗堅決不打,可打可不打的疫苗可選擇不打,該打的疫苗必須要打。
收稿日期:2016-04-03
作者簡介:周俊秀(1972-),女,河北玉田人,本科,畜牧師,主要研究方向:畜牧獸醫(yī)新技術研發(fā)與技術推廣。
中圖分類號:S828.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6)06-00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