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皖中+錢燁
“出現(xiàn)這一冤案,辦案機構工作人員不是能力上出了問題,而是良知出了問題?!?2015年12月25日,在盈科律師事務所昆明分所,《中國周刊》采訪了這位以冷靜、理性著稱的律師。楊名跨直言,錢仁鳳一案從證據(jù)到程序都出現(xiàn)了嚴重問題,兩級公安,巧家縣公安與昭通市公安,兩級法院,昭通市法院與云南省高院,在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任何一個人敢于站出來,冤案都不會發(fā)生。麻木不仁、官僚主義、草菅人命,比法律上的無知更可怕。
第二位接受錢仁鳳案件的律師楊名跨。
與富有激情、正義感強的楊柱比起來,坐在辦公桌對面的楊名跨更重視法理的分析研究,邏輯與理性,在與司法機關的溝通方面,堅持以理服人,往往能打開許多死結。
2011年12月,經律師楊柱向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提交的申訴申請被駁回,歷時2年多收集的為錢仁鳳翻案的證據(jù)、材料,并未引起云南省高院的重視,最后連要求閱卷,也變得困難重重。此時楊名跨的加入,讓此案的重新啟動變得不再那么一籌莫展。
楊名跨說應該感謝媒體朋友的多次呼吁,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的批復,使本案有了再次復查、再審的機會。但有關司法部門的遮掩、拖延,使本案的復查困難重重。此前,楊名跨到省檢察院去了四五次,每次都帶著一個專門的問題去的。在楊名跨及楊柱的再次努力推動下,2013年7月,云南省檢察院內部也開始了調查,7月13日,正式立案復查。2015年5月4日,云南省檢察院向省高級法院發(fā)出再審建議書。楊名跨也在此后,從省高級法院拷貝了全部案卷。
楊名跨探監(jiān)錢仁鳳的會見筆錄。
其實,在接觸錢仁鳳案之前,楊名跨與楊柱就是多年好朋友加搭檔,“我與楊柱是多年的合作伙伴,曾經做過多起案件的無罪辯護工作,相互之間有很多了解與默契。”
問到為什會協(xié)助楊柱受理錢仁鳳的冤案,楊名跨認為憑楊柱多年的辦案經驗,經過前期的大量調查取證之后,認定這是一起冤案,那就八九不離十了。
曾做過多起案件的無罪辯護工作的楊名跨,在看過錢仁鳳的伸冤材料后,也燃起了對無辜受害人伸冤的斗志。
楊名跨說,其實,不需要很多的法律知識,僅憑常識,也能看出這是一起冤案。
從犯罪的動機上說,錢仁鳳是保姆,也就是幼兒園的老師,僅僅與園長有點個人恩怨,就對無辜的孩子下毒手,這是有悖常情常理的。
巧合的是,楊名跨也當過老師,并表示大凡老師都會愛孩子。錢仁鳳才17歲,是一個淳樸的鄉(xiāng)村姑娘。而且,園長剛剛承諾給她每個月加了50元的工資,在當時這50元可不少。她有什么理由會報復園長而對孩子下手?而冤案恰恰發(fā)生了,而且當年負責偵訊的巧家縣公安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10天內蓋棺論定兇手就是錢仁鳳,致使受害人錢仁鳳年僅17歲就遭受不白之冤入獄,而且一晃十幾年過去了,她的冤屈仍未被關注。
錢仁鳳出獄后去楊名跨律師事務所與楊律師見面。
在了解了錢仁鳳冤案的前前后后,這位以理性善思辨著稱的律師,從大量的卷宗、筆錄及當年公訴方提供的證據(jù)入手,逐條逐理地分析法理,尋找本案證詞及證據(jù)中的破綻。
在盈科律師事務所昆明分所,楊名跨又簡單地羅列起來:
從程序上說,首先,公安機關在取證上就不合法,一開始,就對錢仁鳳采取了監(jiān)視居住,對嫌疑人的訊問不是在法定場所進行。錢仁鳳被關押在派出所的一個雜物間內,與許多男女關押在一起。
而且2002年2月22日夜間第一次認罪筆錄,持續(xù)時間長達20個小時,中間只有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
在錢仁鳳交代作案動機、過程的筆錄中,有五份筆錄是由警察代簽,這嚴重違反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是非法的無效的證據(jù)。而據(jù)錢仁鳳反映,在訊問期間,警察對她罰跪、將她的手反拷,脫下皮鞋抽打。
對此,楊名跨曾有一次帶著一位女助手與錢仁鳳會面時,錢仁鳳怯生生地小聲地告訴他的女助手,當時她來了月經,板凳上都是血。
“可以想見,一個17歲的農村女孩,在完全孤立無助的情況下,被關押在一個魚龍混雜的環(huán)境中,面臨投毒的嚴重指控,遭到警察的長達20個小時的訊問,如果再加上刑訊逼供,她的精神處于巨大的恐懼中,”楊名跨鞭辟入里地分析。
推動案件重審以來,通過楊名跨數(shù)次與云南省檢查院的溝通,也逐漸獲知云南省檢察院控申處副處長高潔峰也已著手調查此事。高潔峰憑著多年辦案經驗認為,這幾個受害人的中毒癥狀,不符合毒鼠強中毒的典型特征。如沒有出現(xiàn)抽搐、口吐白沫等。后來這一證據(jù),在2015年12月21日的錢仁鳳案重審法庭上,被作為推翻原判的主要證據(jù)之一。
“我們不能過于迷信偵查權”,楊名跨說。
《中國周刊》采訪楊名跨律師
回顧錢仁鳳案,總結教訓,楊名跨認為刑事案件不能以偵查為中心,要以庭審為中心。事實、證據(jù)的認定,都應該在法庭。
法院一般傾向于將公安偵查的結果采取為證據(jù),對被告、辯護人的意見,往往不予采納?,F(xiàn)在對民事案件的證據(jù)要求要高于刑事案件,這是不合理的。刑事案件涉及人的生命與人身自由,證據(jù)要求要更為嚴格才對。
證人出庭是必須的。有一俗語,證人不出庭,證據(jù)如妖鳳。在本案中,對證據(jù)的認定出了大問題。警察代簽的筆錄在證據(jù)上起了關鍵作用,是導致本案發(fā)生的主要原因。
所以楊名跨認為,由于辦案人員的嚴重錯誤,導致一個17歲少女被無辜判決無期徒刑,如果她不是未滿18歲,也許被判死刑,本案也就不可能平反昭雪,所以對有關人員的追責、問責是必須的。否則,類似的冤案還會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