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蘭芳
(山東平度市田莊鎮(zhèn)田莊小學)
淺析小學語文課堂閱讀現(xiàn)狀及策略
◆矯蘭芳
(山東平度市田莊鎮(zhèn)田莊小學)
語文作為小學教育的一門基礎性課程,是小學生學習知識的啟蒙階段,能夠幫助小學生領略中華經(jīng)典文化,教會小學生學會與人交流和溝通。小學語文學習,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小學生通過學習課堂閱讀,可以充實自己的學習,但是部分學生忽視了對語文課堂閱讀的學習,認為課本閱讀比較浪費時間,缺乏閱讀興趣。因此,老師必須重視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主要分析小學語文課堂閱讀的現(xiàn)狀,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期提升小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小學語文 課堂閱讀 現(xiàn)狀 對策
古語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焙芏嗳送ㄟ^語文課本閱讀學習來完善自己,通過語文閱讀認知社會。目前,閱讀不是人們搜集信息的媒介,而是為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的一種方式。語文課堂閱讀對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技巧很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新課改也提出:語文課堂閱讀是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形成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小學學習階段是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能力,積累詞語,養(yǎng)成良好語感的關鍵時期。因此,提高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效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顯得十分重要,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1.小學語文課堂閱讀現(xiàn)狀
閱讀就好像一首動聽的歌曲,優(yōu)美動聽連綿不斷;好像一幅美麗的圖畫,寓意情深詩情畫意。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像一門藝術,看起來有很多的教學方式,但教學的方式?jīng)]有一個統(tǒng)一的方法,老師必須按照小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制定相對應的教學方法。目前,國內(nèi)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一般都是以老師講授為主,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導致小學生缺乏對語文課堂閱讀學習的興趣。
2.教學模式陳舊
大部分語文老師教授語文閱讀的方式比較呆板,大都認為,如果將文章分成幾部分,對各個部分進行詳細的講解,那么小學生就可以對文章有深入認識,實際上這樣反而會影響小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這種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內(nèi)容枯燥,不利于小學生對語文課堂閱讀的學習,難以提高語文課堂閱讀的教學效果。
3.課堂閱讀訓練不足
語文閱讀不是簡單的讀課本,學生應做使用腦、耳、手相結(jié)合來進行學習。很多的小學語文課堂閱讀都是走馬觀花,語文老師知識帶領學生一遍又一遍的朗讀課文,對文章的內(nèi)容并沒有深入的講解。
此外,目前小學語文的課時設置較短,在時間上有很大限制,每一節(jié)課40分鐘,很多語文老師為了語文完成教學任務,一般都是按照課本及教學大綱的設計、來安排相應的語文課堂教學內(nèi)容。因此,小學生在語文課堂閱讀的時間比較少,老師只是簡單的帶領學生瀏覽課本,難以提高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效果。
4.小學生缺乏語文閱讀興趣
通過對小學生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小學生對語文課堂閱讀缺乏興趣,或者部分小學生閱讀只是粗略的瀏覽課本。并且只要課本中出現(xiàn)語文閱讀題目,學生一般都會放棄答題,或者亂答題,缺乏真正的耐心去閱讀文章。此外,根據(jù)小學生花費在語文課堂閱讀的時間來看,大多數(shù)小學生不會把時間花費在語文閱讀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也很少。
1.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要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質(zhì)量,就必須激發(fā)學生對閱讀學習的興趣。學生如果產(chǎn)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就是對某件事情產(chǎn)生學習興趣,通過自主學習,學生會養(yǎng)成獨立學習的習慣,對提升語文閱讀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因此,語文老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應該多注重激發(fā)小學生對閱讀學習的興趣,老師多注意為學生傳授小學語文閱讀的解題方法,指導小學生帶著方法去分析閱讀理解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閱讀學習的成就感,還能培養(yǎng)小學生學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老師在為學生講授《丑小鴨》這篇課文時,老師在學生閱讀之前,播放一段《丑小鴨》的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了解文章的內(nèi)容,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有助于提高學生讀語文閱讀的興趣。
2.改變陳舊的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方式
以往的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方式比較古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改變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閱讀方式,積極活躍課堂閱讀學習氛圍,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很大的幫助。首先,老師可以采用多媒體進行語文課堂閱讀教學,通過音樂、話劇、錄像等形式,將文章的內(nèi)容直觀形象地呈現(xiàn)在小學生的眼前,這樣的方式更能吸引小學生對文章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其次,老師可在課堂閱讀過程中,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進行討論學習,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例如,老師在講授魯迅先生的《駱駝祥子》這篇文章時,老師可以向?qū)W生提問,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思考,總結(jié)出問題的答案,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可以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講述文章,在講述的過程中學習理解文章要表達的思想,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3.拓寬小學生的閱讀內(nèi)容
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首要目的不是讓小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而是讓小學生在學習閱讀的過程中,學會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將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閱讀過程中,進而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隨著小學語文教材改革的不斷完善,語文閱讀內(nèi)容的設置,比較符合小學生的年齡和閱讀水平,閱讀內(nèi)容的板塊比較豐富,但只是依靠語文教材開展閱讀教學,很難達到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目標,因此,語文老師可以適當?shù)脑黾右恍┱n外閱讀,引導小學生多閱讀文學作品、雜志報紙以及一些經(jīng)典的文獻等。可以多鼓勵小學生閱讀一些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如《灰姑娘的故事》《小紅帽》《西游記》等,正確地引導小學生學習,讓學生對閱讀一些自己喜歡的文學作品,從而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語文閱讀是一門學問,是一副治愈心靈的良藥。閱讀作為小學語文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地引起教師與學生的重視,完善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機制,能夠提高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進而推動國內(nèi)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發(fā)展。
[1]鄭秀珍,張倩.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和改進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02):65.
[2]石媛媛,李笑笑.探究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與對策[J].赤子,2015,(1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