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卑領導:成功之道還是自我美化
在中國社會的文化傳統(tǒng)下,謙虛常常被視為一種美德,是君子修身養(yǎng)性的重要標準之一。當然,謙虛也并不僅僅為中華文明所珍視。在許多其他國家和文化背景下,對于謙虛的重視與強調同樣并不少見。然而,與社會文化中對謙虛普遍重視相對的是,我們很少將謙虛視作成功領導者的必要品質。相反的是,不少領導力研究都指出領導者應當具有較高水平的自信,對自己的決策和判斷堅信不疑。謙虛的領導者,似乎給人一些信心不足或者是性格軟弱的印象,這顯然有悖于人們通常對于領導者的認識。
那么,在商業(yè)組織中真實的情況又是如何呢?事實上,謙虛的領導者比比皆是,而很多成功甚至卓越的領導者也往往都具有謙虛的品格??瓷先ィt虛領導是促進領導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更進一步地,隨著當前企業(yè)管理環(huán)境的變化,領導者越來越不再是唯一的專家和信息所有者,他們需要更多地傾聽下屬的聲音。由此,謙虛的品質愈加重要。不夠謙虛的領導者,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難免會被加上“武斷”、“自負”、“剛愎自用”等標簽,其領導效果往往也難稱理想。
與上述實踐背景變化相一致的是,學術界對于謙卑領導(Humble Leadership,又譯作謙遜領導、謙虛領導等)的關注也日趨增長。事實上,盡管對于謙虛的學術討論早已有之,但謙卑領導真正得到管理學界重視不過是近三五年的事情。2012年以來,Owens、Ou Yi(歐怡)等學者的研究成果先后發(fā)表在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Journal of Management等國際頂級管理學術雜志上。在這些成果的引領下,謙卑領導也很快成為了國際國內學術界新晉的“熱門話題”。尤值一提的是,在這些成果中已有學者聚焦于中國組織情境下的謙卑領導問題。
有鑒于此,本期雜志中我們準備了“謙卑領導”為主題的系列文章,希望集中地展現(xiàn)中國學者對于謙卑話題的探討。四篇文章主題各異,研究方法也不相同,從而能夠從多樣化的視角幫助我們認識謙卑領導。其中,毛江華等作者聚焦于“謙虛是美德嗎”這一問題,在綜合考察近三十年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了梳理,從而為謙卑領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持。張紅川等的理論構建則以自我構念為切入點,對謙卑型領導的認知神經(jīng)機制進行研究,從而為跨學科研究謙卑領導提供了一種可行的思路。徐小鳳和高日光采用配對樣本收集數(shù)據(jù),對謙卑型領導的前因與結果進行了探討,重點考察了人格因素對于謙卑領導的影響以及謙卑領導對于員工沉默行為的效應。最后,王碧英和杜欠欠的文獻綜述系統(tǒng)地梳理了謙卑型領導的研究起源、內涵特征、測量演變、與其它領導理論的異同以及前因后果,并在此基礎上展望了謙卑領導的未來研究方向。
從這些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謙卑領導領域內仍然有著廣闊的研究空間。在歷來重視謙虛品質的中國文化背景下,對謙卑領導進行探索更是有獨特的現(xiàn)實意義。更進一步地,對于謙卑的關注不僅適用于領導問題,或許也可以適用于對員工的謙卑特征進行討論。對于這樣一個新興的研究問題,我們希望本期專題的四篇文章可以引起讀者們的關注,并激發(fā)出更加豐富的研究成果。
羅文豪
(作者系本刊編輯部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