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 霞
?
少兒期刊發(fā)展分析與思考
□文|陳 霞
[摘要]近年來,新媒體閱讀進入快速發(fā)展軌道,現代出版業(yè)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少兒期刊作為出版物的一種,不可避免地卷入這場激烈的競爭中。存在的價值何在,如何發(fā)展和壯大,承擔起引領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責任,打造出優(yōu)勢品牌,已成為期刊人必須面對的事情。
[關鍵詞]少兒期刊 期刊定位 讀者定位 刊網互動
少兒期刊是指以0-18歲少年兒童作為目標讀者對象的期刊,是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育人的使命。它有著廣大的讀者群體,發(fā)展的前景良好,但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問題與挑戰(zhàn)。近年來,新媒體閱讀進入快速發(fā)展軌道,現代出版業(yè)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少兒期刊作為出版物的一種,不可避免地卷入這場激烈的競爭中。它存在的價值何在,如何發(fā)展和壯大,承擔起引領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責任,打造出優(yōu)勢品牌,已成為期刊人必須面對的事情。
我國現有的各類少兒期刊約200余種,綜合、教輔、文學、科普等類型都有涉及,以學習輔導類的刊物居多。目前少兒期刊的發(fā)展同類競爭激烈,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水平也參差不齊。教輔類的受出版體制和教育部門政策的影響,成為教材教輔的替代品,甚至過度地依賴行政手段,為了生存向學校鋪攤發(fā)行。
同質化競爭問題突出,需調整內容結構。少兒期刊市場的主要特點是同種類刊物較多,內容也似曾相識,同質化競爭激烈。質量上參差不齊,不同類型的少兒期刊之間,也往往是欄目相互交叉,內容趨同。內容既全又雜,消費群也相互交叉,沒有自身鮮明的特色。對少兒成長過程中深層次的問題關注引導不夠,期刊內容缺乏深度,沒有刊物的個性,結果導致了同質化競爭的問題突出。
辦刊理念傳統(tǒng),相對保守的傳播手段。期刊的生產過程包括編排、校對、審稿、印刷、發(fā)貨流程等環(huán)節(jié),一個周期最快也需要十幾天,其他中間環(huán)節(jié)也需要大量的時間。傳統(tǒng)的辦刊模式仍然是大多數少兒期刊的選擇,欄目策劃、板塊設計也無太多新的理念,缺少有新意、有分量的文章,很難滿足讀者對知識前瞻性、多樣性的要求,同時也難以滿足少兒讀者的審美情趣。傳播手段也比較落后,不能實現面對面的傳播,滿足讀者的實時需求,或采用新媒體技術進行個性化定制。
期刊的發(fā)行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缺乏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近年來全國少兒期刊的出版雖然在總量上有了穩(wěn)步增長,總印數、總印張數的增長率都大幅提升,但實際情況是,平均每期刊物的印數卻在不斷下降。
快速發(fā)展的新媒體通過網絡和移動終端進行的信息傳播,潛移默化地滲透并影響著少年兒童的生活,改變著他們的行為方式。這也使傳統(tǒng)少兒期刊面臨著日益嚴峻的挑戰(zhàn)。少兒期刊要準確定位辦刊的理念和讀者對象,提高刊物質量,做出特色。
提高期刊質量。作為教學活動的輔助形式,少兒期刊需要順應少年兒童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從少兒的視角出發(fā),使少兒產生好奇并積極主動地參與,為少兒表現自我與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提供切入點。從少兒的興趣和需要出發(fā),不斷調整辦刊理念,想方設法創(chuàng)設孩子感興趣的欄目,編寫孩子愛讀的文章。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和培養(yǎng)目標,正是基礎教育給少兒期刊提供的絕佳機遇,要敏銳地抓住此機遇提高期刊的質量。
少兒期刊要辦出特色,做出精品。力求精心選稿,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圖文并茂,反映學生生活氣息。這樣的刊物才能成為精品,贏得讀者?!吨袑W生天地》著力打造“中國版青春讀本”,瞄準“校園文化”及時調整刊物內容,開展導讀活動,讓刊物走進校園廣播、網絡和班隊活動、文學社團等活動中,成為中學校園文化的有機部分。在當前我國學生讀物中獨樹一幟,受到廣大中學生讀者的熱烈歡迎。
少兒期刊要認真研究讀者對象的需求,明確市場定位。期刊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對讀者的競爭,誰能贏得讀者,誰就會在激烈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fā)展。所以做刊物必須深入了解競爭對手,挖掘自身優(yōu)勢,以形成規(guī)模效益。少兒期刊的讀者定位也有縱向差異,如中學生版、小學中高年級版、低年級版,其讀者對象就是相對應年級的學生。認準定位和目標讀者,期刊的編輯工作就可以有的放矢,這也就是質量保證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少兒期刊擁有龐大的市場,要充分開拓市場,就需要從多方入手,組建刊群,整體團隊出擊,打造品牌,樹立形象,擴大影響。
確定目標讀者,確立品牌定位。期刊名有著明顯的識別功能,是區(qū)別于其他同類刊物的最基本的標志。期刊在創(chuàng)刊之初就要確立其品牌定位和理念,尋找自己在市場中的最佳位置,鎖定并細分自己的目標讀者群。比如《中學生數理化》,刊名包含了該刊的讀者定位,也包含了內容定位,吸引其目標讀者的注意力。不能再采用原有的籠統(tǒng)分類方法,要以明確的年齡梯級變化細分,在刊物的內容和風格方面努力貼近目標讀者的口味,貼近目標讀者的審美需求,樹立刊物自身的風格。
組建社刊群,進行書刊互動出版。少兒期刊基本上是一刊一社的模式,市場競爭能力和適應能力都較弱。因此要主動對現有的少兒期刊進行重組,對經市場檢驗證明有市場前景的期刊,組建期刊集團,以確保少兒期刊在開放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期刊受到篇幅和出版周期的限制,不能深度挖掘的內容資源,可以由圖書來完成對期刊內容的深度開發(fā)。書刊的內容定位一致,受眾相同。事實證明書刊互動是謀求出版效益最大化的有效模式。意林傳媒集團圖書部借助意林在讀者中巨大的影響力,先后策劃出版了情感系列、生命系列等十幾個系列圖書,都取得了較好的效益,書刊互補獲得雙贏。
刊網互動擴大影響。由于網絡和新媒體的影響,很多期刊發(fā)行量繼續(xù)下降,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期刊社借助網站、微博、微信和客戶端,實現期刊內容的迅速和廣泛傳播。期刊在數字化轉型中有很多數碼產品如手機刊、iPad版等,這些產品都適應碎片化閱讀、讀者細分等現實。期刊網絡的整合,使讀者成為用戶,成為提高讀者覆蓋面、擴大品牌影響力、實現數字化轉型與發(fā)展的有效手段。
以活動促發(fā)行,給讀者一個購買的理由。發(fā)行是出版物發(fā)展的根本,要以活動來促發(fā)行,多組織少年兒童感興趣的活動。小學教學研究雜志社連續(xù)幾年舉辦的“新小讀者杯”語文綜合素能大賽,在江西全省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吸引眾多的中小學生參與,擴大了刊物影響力。這是刊物著眼長遠,面向市場謀求發(fā)展的成功嘗試。少兒期刊具有彌補或推進教育的功能,學校老師組織開展導讀,統(tǒng)一指導閱讀期刊不受時間和地點等條件的限制,也便于少兒讀者和家長收集。
精品的少兒期刊要讓家長安心,讓孩子舒心。正規(guī)出版的少兒期刊,具有長期以來形成的篩選和過濾功能,在社會上具有公認的安全性和可信度。有了這些優(yōu)勢,少兒期刊不僅依然具有存在的價值,也有繼續(xù)發(fā)展的可能。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fā)展,少兒期刊編輯要熟練掌握處理現代信息技術的方法,掌握新媒體信息傳播的動態(tài)和進展。在新媒體閱讀快速發(fā)展的大潮中,主動出擊,給小讀者更為便利迅速的閱讀體驗。少兒期刊要揚長避短,凸顯自身優(yōu)勢,才能承擔起引領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責任,滿足日益增長的少兒讀者的需求,滿足家長培養(yǎng)孩子的需要。
(作者單位:江西教育出版社)
參考文獻:
[1]羅永模.少兒期刊的市場現狀及其營銷策略[J].改革與戰(zhàn)略,2004(1)
[2]張巍.少兒期刊的品牌經營[J].環(huán)球市場信息導報,2014(26)
[3]吳燕,舒葉.我國教育、少兒期刊出版現狀分析與發(fā)展對策[J].中國出版,2013(9)
[4]馮杰.書刊互動創(chuàng)新出版模式[J].出版參考,2010(1)
[5]楊馳原.刊網融合的現狀、問題及建議[J].出版發(fā)行研究,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