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遠
俗語云:“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逼渲械诙湓捑尤灰杂瀭饔?,被說成“無毒不丈夫”。這“度”與“毒”音近義異,一字之差,意思卻大相徑庭(也可能是借用“無度不丈夫”的現(xiàn)成俗語而變義成為“無毒不丈夫”,形成與原來意義相反而語音形式相同的俗語)。
既然說“無毒不丈夫”,那么,每個男子漢大丈夫就得先學一套對人狠毒、刻毒、惡毒、苛毒、殘毒、陰毒的伎倆,心狠手辣、奸險兇毒,否則就不是大丈夫?果如是,這人間豈不成了百毒世界?那怎么得了!
人說毒蛇、蜈蚣、蝎子、壁虎、蟾蜍是五毒,如果再加上大丈夫,那就成了六毒?其實,人心之毒,遠超過昆蟲之毒,幸好并非人人皆毒,心懷慈悲善念的人畢竟占大多數(shù),只有極少數(shù)的異類,心腸惡毒,手段狠毒,語言刻毒,為人陰毒,使很多心地善良的人,蒙受毒害。
而狠毒的人當中,以陰毒最可怕,“明槍較易躲,暗箭最難防”。而放暗箭的射手,就是陰毒之人。這種人表里不一,陰沉寡言;目光如豆,心胸狹窄;記仇掛恨,挾怨報復;綿里藏針,背后插刀;刁滑奸詐,陰狠冷漠;表面上看來并不像是個兇惡的人,只是態(tài)度有點古怪;說話冷言冷語,皮笑肉不笑;欲言又不語,當面沒意見,背后做挑撥;害人不眨眼,敗事才開心——十足的“陰態(tài)角色”,陰笑能藏刀,毒舌常傷人,人前擁抱你,背后捅一刀。
有一說:能夠“狼顧”的人,其心狠毒如狼。所謂“狼顧”,就是腦袋能夠作左右九十度的轉(zhuǎn)動,像狼豺那樣身子朝前不動,脖子可以轉(zhuǎn)過來朝后看。
《晉書·宣帝記》云:“魏武(曹操)察帝(司馬懿)有雄豪志,聞有狼顧,欲驗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顧,面正后而身不動。”曹操是個多疑善妒的奸雄,明知司馬氏是狼顧之相,居然未加防范處置,留下禍根,終于發(fā)生“司馬懿計賺曹爽”的變故。曹操一生善計謀,多年征戰(zhàn),好不容易篡奪而得的天下,竟輕易落入司馬氏之手,曹氏慘被夷殺三族,真是一個比一個陰狠毒辣。
提到陰狠毒辣的角色,歷朝都有代表人物,除了十大毒后陰狠害人無數(shù)之外,比較周知的典型,當推唐代大臣參知政事(宰相)李義府莫屬?!短茣だ盍x府傳》云:“李義府貌柔恭,與人言時,嬉怡微笑,而陰賊褊忌著于心,凡忤者皆中傷之?!睍r號“義府笑中刀”。還有一個宰相盧杞,內(nèi)心和容貌一樣丑陋,卻臉帶笑容,看來和善可親,可是被他看不順眼的官員,不是被殺就是流放,也不知道冤枉了多少忠臣良將。
可見陰態(tài)的角色和慈善的仁者有時是很難辨別的,因此古人要大家“防人之心不可無”,而且更勸“且誡嗔中火,休磨笑里刀”?!读朔菜挠枴氛f得好:“天地鬼神最討厭的就是心地機詐陰險的人,所以上天報應那些心地極為陰險的人,有時往往會懲罰得特別嚴重,這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