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紅 龐克慧
(北京電力醫(yī)院中醫(yī)骨傷科,北京 100073)
?
疼痛和情緒管理結合康復路徑指引在微創(chuàng)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的應用
于文紅 龐克慧
(北京電力醫(yī)院中醫(yī)骨傷科,北京 100073)
目的 觀察疼痛和情緒管理結合康復路徑指引在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于我院行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的102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1例,對照組接受微創(chuàng)手術常規(guī)康復護理,觀察組接受疼痛管理、情緒管理、康復路徑指引三者聯(lián)合式康復護理,對兩組腰椎間盤突出癥微創(chuàng)手術患者干預后的相關指標進行比較。結果 觀察組干預后的HAMD評分、疼痛評分以及ODI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JOA評分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腰椎間盤突出癥微創(chuàng)手術患者施以疼痛管理、情緒管理、康復路徑指引三者聯(lián)合式康復護理,能顯著降低該類患者負性情緒程度、疼痛程度,提高腰椎康復療效。
疼痛; 情緒; 路徑; 微創(chuàng); 腰椎間盤突出癥; 護理
Pain; Mood; Path; Minimally invasive; Lumbar disc herniation; Nursing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一種常好發(fā)于中壯年群體的以腰部疼痛以及下肢運動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常見疾病,采用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該類疾病,具有創(chuàng)傷小、疼痛程度輕、術后康復進程快且療效好的治療優(yōu)勢[1-3]。但僅憑手術的成功實施并不能保證患者獲得理想的康復效果,還需要針對腰椎間盤突出癥以及手術應激等所引發(fā)的負性情緒、疼痛癥狀等進行良好的管理,并且加以科學的康復干預。筆者嘗試性地對腰椎間盤突出癥微創(chuàng)手術患者施以疼痛管理、情緒管理、康復路徑指引三者聯(lián)合式康復護理,效果較好,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于我院行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102例,其中,男53例,女49例,平均年齡為(46.51±8.64)歲。納入標準:(1)經(jīng)MRI、CT掃描、相關放射檢查(椎正側位X線攝片、腰椎左右斜位、腰椎動力位X攝片等)獲得確診。(2)臨床表現(xiàn)為單側腰腿痛,單側或雙側下肢的反復性或頑固性放射性疼痛。(3)符合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指征;(4)自愿參加本研究且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排除標準:(1)為多節(jié)段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2)存在手術禁忌證者。(3)合并存在其它重要組織器官系統(tǒng)的嚴重損傷者。兩組患者在男女性別比例、年齡以及治療方案等方面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接受腰椎間盤突出癥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常規(guī)康復護理。由護理人員按照該類手術康復護理常規(guī)實施康復指導和協(xié)助。
1.2.2 觀察組 接受疼痛管理、情緒管理、康復路徑指引三者聯(lián)合式康復護理。
1.2.2.1 疼痛管理 (1)對腰椎間盤脫出癥微創(chuàng)手術患者施以準確的疼痛相關評估。采用自制的疼痛信息調(diào)查表,詳細收集患者的既往疼痛經(jīng)歷,當前對疼痛的認知度和耐受程度,個體的性格特征、心理狀態(tài),現(xiàn)有的可資利用的社會支持力量等,以此作為進一步疼痛教育內(nèi)容和疼痛管理方式的確定依據(jù)。(2)營造安靜整潔、無噪舒適、溫濕度均適宜的休養(yǎng)環(huán)境,對需完成的各項護理操作作出合理安排,盡可能降低對患者休養(yǎng)的干擾程度,并以輕穩(wěn)嫻熟的護理行為提升患者的舒適安全感受。(3)對患者施以科學的疼痛管理教育,教會患者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來準確表達其疼痛感受與程度,指導和協(xié)助患者掌握和運用心理支持法、音樂療法以及身心放松療法等疼痛管理方式來緩解疼痛感受。
1.2.2.2 情緒管理 (1)一般性情緒管理方式:注意傾聽患者的主訴,以共情療法與患者構建起和諧信任的護患關系,觀察和捕捉患者的語言性與非語言性信息表達,并作出綜合判斷和分析,準確界定患者的情緒狀態(tài),告訴患者醫(yī)護人員對其病情都十分關注和重視,會選擇最適宜其個性化情況的醫(yī)護方案幫助其減輕病痛。掌握患者的情緒改變并通過觀察與交流確認其情緒波動源,適時阻斷刺激源對患者的傷害。(2)特定性情緒管理方式:讓患者明確情緒控制不佳對其康復的不利影響,使其主動進行有意識的情緒管理意愿,教會患者科學的情緒管理方法,如正念減壓療法,全身放松療法等。
1.2.2.3 康復路徑指引表的設計和使用 (1)由護士長協(xié)同兩名資深專科護士,與患者的主管醫(yī)師及康復治療師共同討論,制訂腰椎間盤突出癥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患者康復路徑指引表,按時間順序詳細羅列出術前和術后(術后又分手術當日、術后1 d、術后2~7 d、術后2~12周)的康復護理干預內(nèi)容。術前護理內(nèi)容主要包括:生命體征監(jiān)測、心理護理和安全護理。術后護理內(nèi)容除生命體征監(jiān)測、心理護理和安全護理外,還包括康復訓練??祻陀柧殫l目明晰,每項訓練時長與訓練組數(shù)進行數(shù)字化標識,并與日期對應,主要有1)直腿抬高訓練(被動和主動),2~3組/d,5~10次/組;2)等長訓練(足踝泵和股四頭肌),2~3組/d,5~10次/組;3)指導患者佩戴腰圍以正確的坐、站姿進行下地站立、行走訓練;4)指導患者正確進行腰背肌靜力收縮和腰背肌鍛煉,2~5組/d,10次/組。(2)對全體護理人員進行相關培訓,掌握康復路徑指引表的正確使用方法及實踐技巧,按照指引表對患者進行康復訓練教育和指導,定時評估患者的掌握情況和實施效果,加以針對性策略調(diào)整,保證患者術后住院期間及出院后3個月內(nèi)均能獲得??谱o士的康復干預。(3)康復指引具體內(nèi)容:手術當日,于患者麻醉清醒后指導其實施直腿抬高訓練、等長訓練術后第1天,評估并依據(jù)患者的術后恢復現(xiàn)狀,指導其佩戴腰圍以正確的坐、站資進行下地站立、行走訓練,循序漸進地延長訓練時間;術后第2~7天,在提供良好基礎護理的同時,繼續(xù)強化訓練;術后第2~12周,指導患者正確進行腰背肌靜力收縮和腰背肌鍛煉。患者出院后,通過電話指導患者繼續(xù)進行腰背肌靜力收縮和腰背肌鍛煉,直至術后3個月。患者于術后3個月復診進行康復訓練效果的評價。
1.3 評價指標
1.3.1 抑郁情緒程度的評價指標 采用漢密頓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該量表奇數(shù)條目與偶數(shù)條目的Cornbach α系數(shù)分別為0.73和0.92[4]。由經(jīng)過培訓的護理人員在與患者面對面溝通與觀察的基礎上,完成全部評價項目,評價分值與抑郁程度呈正比。
1.3.2 疼痛程度評價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范圍在0~10分,0分代表無痛;患者雖有疼痛,但其疼痛程度較輕,處于尚可忍受的范圍則疼痛評分為1~3分;如患者存在的疼痛處于中等程度為4~6分;如患者感受到劇烈的疼痛則為7~10分;最高分10分代表最痛?;颊邔μ弁锤惺艿脑u價分值越低,則提示其疼痛程度越輕。
1.3.3 腰椎康復效果的評價指標 采用ODI評分(Osw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JOA評分(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ODI評分中采用Oswstry功能障礙指數(shù)評分對兩組患者干預前和術后3個月時的腰椎功能實施評價,評價所獲得的分數(shù)越高,提示功能障礙程度越重[5];采用JOA評分對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脊髓神經(jīng)功能進行評價,含四個方面,即臨床體征與主觀癥狀、日?;顒邮芟夼c功能評估,評價分值與評價對象的脊髓神經(jīng)功能呈正比[6]。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HAMD評分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HAMD評分比較分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疼痛評分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疼痛評分比較分
2.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ODI評分、JOA評分比較 見表3。
分
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已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領域獲得迅速發(fā)展[7],故而也對相應的術后護理質(zhì)量的提高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負性情緒、疼痛管理不佳等都會對該類患者的術后康復質(zhì)量與進程產(chǎn)生重大影響,而是否能夠獲得科學合理的康復訓練護理,也是該類患者手術治療獲益度的重要決定因素。
3.1 對腰椎間盤突出癥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患者施以情緒管理和疼痛管理,有利于改善該類患者負性情緒程度和疼痛程度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重要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疼痛,疼痛不僅是生理問題,同時也是心理問題,而且具備著顯著的個體差異性特征。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對情緒管理和疼痛管理的需要是同時并存的,因為該類患者的負性情緒與疼痛癥狀之間存在著共生性和相互促進性[8],疼痛折磨使患者處于負性情緒之中,負性情緒使疼痛敏感性增強而疼痛耐受性降低,對以慢性疼痛為主的患者在成功治療干預的基礎上施以適宜的情緒與心理管理,是積極有效的非藥物疼痛控制措施。常規(guī)的腰椎間盤突出癥微創(chuàng)手術護理,主要注重于對康復護理措施的執(zhí)行,對于患者的情緒和疼痛管理需求未給予足夠的重視和相應干預,導致患者因負性情緒和疼痛不適而造成康復訓練的依從性下降,康復效果不佳。筆者采用綜合性的情緒與疼痛管理措施,獲得了良好的情緒與疼痛管理效果,不僅幫助患者獲得了穩(wěn)定的情緒與較為舒適的身體感受,更為其遵從康復訓練方案打下了堅實的身心基礎。
3.2 采用康復路徑指引指導護理人員實施康復護理,有利于提高腰椎間盤突出癥微創(chuàng)手術患者的腰椎康復療效 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雖具備諸多優(yōu)勢,但僅僅依靠成功的手術并無法實現(xiàn)患者肌肉結構及功能方面的完全恢復,還需要科學全面有效的康復護理來為該類患者提供強有力的手術康復支持。腰椎間盤突出癥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患者的術后康復過程是漸進式逐步進行的,各階段各時期均有著不同的訓練項目和要求。研究[9]顯示,對該類患者實施有計劃的階梯式康復護理效果較為理想,但常規(guī)的康復護理主要是經(jīng)驗式護理模式,因其在規(guī)范性、科學性方面的局限性而導致護理效果欠佳。本研究由資深??谱o士、經(jīng)管醫(yī)師和康復治療師三方共同討論制訂腰椎間盤突出癥微創(chuàng)手術患者的標準化康復路徑指引表單,由護理人員在該路徑指引單的指導下對患者實施有計劃、有步驟、遞增式的康復護理指導與協(xié)助,為患者的階梯式康復訓練進程提供了科學安全的護理支持,在護理人員的康復教育下,患者明確了各期的康復訓練項目與正確實施方式,提高了其康復訓練信心和依從性,進而提高了康復效果。
綜上所述:將疼痛管理、情緒管理、康復路徑指引三者聯(lián)合式康復護理應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微創(chuàng)手術患者的康復實踐之中,能顯著降低該類患者負性情緒程度、疼痛程度;并幫助患者獲得科學安全的康復護理支持,進而全面提高了患者的康復訓練依從性和安全性,康復效果較為理想。
[1] 李小容.階梯式康復護理干預對微創(chuàng)腰椎間盤突出患者術后恢復的影響[J].吉林醫(yī)學,2014,35(27):6156-6157.
[2] 李盛華,周明旺,李亞軍,等.微創(chuàng)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研究現(xiàn)狀[J].中國骨傷,2012,25(4):348-350.
[3] 王洪偉,李長青,周躍.腰椎間盤突出癥微創(chuàng)治療的倫理學思考[J].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11,24(2):164-166.
[4] 閆瑞紅,楊青美,范秀萍,等.一般自我效能與缺血性腦卒中后抑郁的關系[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9):4989-4990.
[5] 柯玉娥.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5,18(11):138-139.
[6] 陳雯.微創(chuàng)介入方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84-85.
[7] 黃曉麗,吳蓓茸,鄭彬彬.臨床護理路徑在腰椎間盤突出癥微創(chuàng)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2013,19(9):565-567.
[8] 曹國慶,高信友,倪家驤.心理護理對微創(chuàng)介入鎮(zhèn)痛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疼痛的療效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14(19):2298-2230.
[9] 宋朋.微創(chuàng)腰椎間盤突出患者術后恢復中應用階梯式康復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10(2):101-103.
于文紅(1969-),女,北京,本科,主管護師,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R473.6,R681.5+7
B
10.16821/j.cnki.hsjx.2016.08.012
2015-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