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君
渤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 錦州 121013
?
論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思想
秦文君*
渤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錦州121013
摘要:本文通過對三權分立理論的淵源追溯、內容解讀和意義闡釋,意在找出該理論的歷史作用和時代價值。
關鍵詞:孟德斯鳩;三權分立;相互制衡
“權力”是柄“雙刃劍”具有雙重屬性,權力是責任,是由人民賦予的,運用得好,則會為民謀福祉,并且實現權力自身崇高的價值;運用的不好則會損害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從而政府也失去其公信力。因此對于權力要嚴格地管控,要使政府廉潔高效地運用權力,實現權力自身的價值。對于權力的監(jiān)督和制約,我們最為熟悉的理論就是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學說。這一理論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一個重要的思想。而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學說就是比較典型的分立理論。
孟德斯鳩(1689-1755),作為法國啟蒙運動時期思想家、律師,同時也是西方國家學說、近代法學理論和社會學的奠基人。與伏爾泰、盧梭合稱“法蘭西啟蒙運動三劍俠”,孟德斯鳩的政治觀點大多傾向于自由派貴族和大資產階級。孟德斯鳩作為法國啟蒙運動時期的“三杰”之一。孟德斯鳩的著作是人類社會進步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孟德斯鳩于1748年發(fā)表了一部非常著名的書叫《論法的精神》,這部著作是他在近代西方學術界擁有著巨大影響的象征,其中該部著作中對于構成我國現在政治體制體系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的是“三權分立”思想。
一、關于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思想的來源
每一個思想的都不是憑空臆想產生的,都有其特定的思想文化底蘊,并結合其當時的實踐經驗而產生的,具有相應的繼承性。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理論是描繪分權思想中最為濃彩重墨的一章,它對于前面西方政治理論有著非常重大意義的繼承和發(fā)展,并在此基礎上聚積當代的實踐所開展研究后的成果。所以,要想非常全面地去剖析理解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學說,更加深層次地了解其這個理論學說,就需要把理論和實踐作為兩個主要方面去了解它的來源。
(一)三權分立理論的歷史淵源
三權分立思想最先源于古希臘,由亞里士多德的“政體三要素”到波比阿里發(fā)展這一思想,加上權力制衡這個思想為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思想奠定了基礎性的理論。然而組成孟德斯鳩三權分立思想理論的最為關鍵直接的是洛克他的“三權分立理論”。洛克于1690年根據當代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度這一政治實踐,發(fā)表了《政府論》這部重要名著,而且這部名著首次全面地對“資產階級的國家分權說”進行了分析闡述。洛克的“三權分立”也稱為“三權分治”,其核心為國家有三種權力:立法權、對外權和執(zhí)行權。洛克將“國家的權力”劃分為三權分治,一方面是由于三種權力具有不同的屬性性質,另一方面其根本目的是為了實現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三權的相互獨立和互相制約。立法權的定義是指用來指導國家權力的運用,然后可以確保整個社會和它組成成員的權力。和君主制這個制度相比,把立法的權力賦予一群人而非一個人,是對立法權比較有力的一種限制。它可以立竿見影地減低當時制定法律的群體獨攬權力、獨斷地行使權力這些可能。但洛克認為這遠遠不夠。洛克覺得:如若制法和執(zhí)法的權力都掌握在同一些人手中,那么人性的弱點就會暴露無遺,為了可以讓他們免除服從自己所制法律的約束,他們動不動就會去奪取權力,而且在制法和執(zhí)法的過程中,是從他們私人的利益出發(fā)的,而不是以這個社會中其他成員的利益為基礎和前提的,這樣就有悖于社會和政府的初衷了。在洛克的理論中,國會應當行使國家最高的權力——立法權。君主則應當行使對外權和行政權,其中對外權及行政權是不一樣的但是又應該由一個人行使。為了防止國家濫用權力、營造一個和諧的社會秩序,洛克認為立法權和行政權是應該互相獨立并且是互相制約著彼此。
(二)孟德斯鳩三權分立學說之實踐來源
孟德斯鳩劃時代的“三權分立”思想反映了當時一個制度的實踐,它就是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因而可以說,孟德斯鳩三權分立思想的實踐部分的來源也可以從英國君主立憲制中體現出來。在17世紀末18世紀初,這段時期是法蘭西共和國在君主專制方面從最繁華走向逐漸沒落的時期,那時候英國的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和生產力都得到了極大地提高。1689年《權利法案》地頒布標志著君主立憲制地建立。1729年孟德斯鳩僑居英國,他先是把洛克的理論研究地全面而詳盡,然后在這個基礎上對英國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兩者的權力區(qū)分和制約進行了實地考察,并且相識了許多著名學者和政界人士。孟德斯鳩以英國“君主立憲制”政體為原型,繼承了洛克的分權理論學說,并在此基礎上發(fā)展,第一次全面系統(tǒng)地論述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憲政原則—三權分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由孟德斯鳩提出的這些政治理論是以政治實踐作為核心并發(fā)揚光大的。
二、孟德斯鳩三權分立思想它的主要內容
(一)三權分立思想它的主要內容
孟德斯鳩提出:“心境的平安狀態(tài)體現了公民的政治自由,然而公民的人身安全是奠定這種平靜精神的基礎。因此一定要依法建立這樣一種政府,用來保證每一個公民的權力,不畏懼其他人,這樣才可以說擁有了自由?!睂γ系滤锅F而言,全部的政治參與人員都擁有權力才是他所認知的政治自由,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限制他們所掌握的權力,這也是三權分立的基石。在《論法的精神》里,孟德斯鳩是這樣寫的:“有三種權力存在每個國家中:(1)制定法律的立法權;(2)關于國際法事務的行政權力;(3)關于民政和法規(guī)事務的行政權力”。在這當中,臨時或者永久的法律都是由立法權力制定的,并且它可以去修改或者廢除已經存在的法律。行政權力體現在媾和或者宣戰(zhàn),派遣或者接受使節(jié),維護公共的安全,防御外界的侵略。而懲罰犯罪或者裁決私人訟爭的則成為司法權。
(二)“三權分立”理論的詳細詮釋
孟德斯鳩曾經提出:“所有擁有權力的人,都是非常容易濫用權力的”“如若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都是由同一個人或者是由重要人物、貴族或是平民所構成的同一個機關時,那么所有的一切都會完了?!薄耙欢ㄒ脵嗔θゼs束權力才能防止權力的濫用”。孟德斯鳩認為,議會應該擁有立法權,眾議院和貴族院共同組成立法機關;國王應該掌握行政權,國家的職能應該由行政權執(zhí)行,這樣才能使國家需要解決的事務得到快速地處理;法院擁有司法權;但是同一個機關和同一個人手里不能同時擁有立法權和行政權,不然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由了。同樣這三種權力中的權力都不能合并在一起,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一定是相互制約和獨立存在的。
行政權在這三種權力中是可以依據它的需求,去規(guī)定立法機關組成人員聚集的時間和期限,也有權利去阻止立法機關的越權行為,同時行政權也具備撤除由立法權提出的決議和終結議會會議的權力,然而對于行政權所掌握的權力立法權卻不可以同樣地擁有,不能對行政者以及他的自身行為進行審問。除了這些以外,行政權可以參與立法以通過反對權的方式。但是不參加立法方面的論述與辯解,更加不可以就議案討論。稅收的決定、行政活動的資助都是由議會行使權力的,立法機關相對行政權而言只是限定于表示同意決定國家稅收事項上。立法權擁有對法律的實施情況的審查權。上院可以審理、宣判、懲罰行政官員,下院卻可以彈劾行政官員。某些特殊的情況下,立法機關可以依照法律所限定的方式去擁有和行使司法權,但是要在每年一定的實踐內這個前提下。顯而易見立法權于司法權最顯而易見地區(qū)別就是司法權是沒有權利對法律進行修改和限定的。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孟德斯鳩覺得可以不設司法權。
能夠讓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三種權力有條有理地運用的正是因為它們相互制衡而又互相獨立存在,這就是構成法治國家的建設、政府公信力的保證和公民政治自由的保障三者的基本要素。但是“三權”并不是完完全全是平等的地位如果認真去分析三權分立理論的話,司法權看起來是可有可無的相對立法權和行政權而言。
三、孟德斯鳩三權分立思想的重大意義
(一)三權分立理論所具備的意義
孟德斯鳩不僅對三權分立理論具體而詳盡地進行歸納總結,把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歸并在國家權力里,還對分權制衡理論進行系統(tǒng)完善地闡釋。參考洛克的“分權學說”并把它發(fā)揚光大,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立了”三權分立“學說。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學說,對國家權力之間符合相互監(jiān)督、相互制約以及防止權力被執(zhí)法者胡亂使用和對權力進行壟斷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并且在西方資本主義的分權理論和實踐擁有不可以動搖的地位,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二)三權分立思想在歷史中的意義
在西方資本主義各國及法國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思想都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在法國大革命的第一階段,法國大革命的進程就是被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學說所推動。1793年法國新憲法在孟德斯鳩分權學說也得到體現,雅各賓派制定法國新憲法的重要根據和準則就是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權力制衡的思想。受到孟德斯鳩分權思想的影響,寫了《獨立宣言》的杰斐遜已經有了這樣的意識,在不具備有效的審核和別人的制約下,應該由多個行政團體之間互相不共同掌握和互相制約著國家權力,法律的界限是每個人都不可以去逾越的。三權分立學說作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核心政治體制原則。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理論也是美國政府的三權分立制度的理論來源其中之一。
四、孟德斯鳩三權分立思想局限的地方所在
恩格斯說過,“正如一切政治思想的先驅者,十八世紀的偉大思想家也是不能超越所處時代帶給他們的限制”。
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學說的局限性也受到當時的時代所限制著。
第一點,孟德斯鳩倡導的政治自由和在法律面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觀點在他沒有取消封建貴族的立法權和司法權時顯得相背而行了。立法機關由眾議院和貴族院構成,相對于人民選舉產生組成的眾議院立法成員,不是通過選舉而是世襲產生的貴族院立法成員則顯得沒那么有說服力。這是因為孟德斯鳩認為從司法權的角度出發(fā),貴族輕易受人嫉妒,很容易會陷入危險的環(huán)境如果審判都是由平民組成的法院進行的話。顯然,孟德斯鳩為貴族所保留的這些特權是與他所倡導的自由相背的。
第二點,從內在去分析三權分立學說也可以找出許多自相矛盾的地方。舉個例子,貴族擁有拉法權和司法權,這和他后面所說的“司法權在某種程度上說是不存在的”是相互矛盾的,這樣對于他所說的司法獨立也就被顛覆了。還有一個例子,他認為在君主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的前提下,三權是相互獨立并互相制衡的。他說過“如果沒有壞的謀劃者在執(zhí)政者身邊提供建議的話,他是不會辦壞事情的”。這里又與他前面所說的“所有擁有權力的人,都是非常容易濫用權力的”理論相違背了。
最后一點,雖然說早期的法國資產階級政治統(tǒng)治需要三權分立的支撐和實行,然而追溯它的本質卻還是為了鞏固資產階級的利益。身處法國封建制度統(tǒng)治鼎盛階段的孟德斯鳩,作為一個貴族,他本身還是維護君主立憲制的。他認為君主還是應處在不可挑戰(zhàn)的地位,并給予了貴族勢力立法及司法上的特權,他限制和貶低的公民的政治權力和政治自由。他所采納的政治形式仍帶有濃重的封建色彩,還是為了中上等資產階級服務的。
五、總結
總而言之,推動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進程的具有非同尋常意義的是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理論”,它也是建立和完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如美國等的制度之重要理論組成部分,但作家歐克魯曾在文章里指出美國政府的三權分立在事實上為金錢、電視與胡說。雖然他的分權理論仍存在缺陷,但是我們應辯證地看待。雖然在當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進程中,監(jiān)督制約權力不能搞三權分立,但孟德斯鳩提出的三權分立思想為世界資本主義立法確定了藍圖,使資本主義國家的法律走向健全,總統(tǒng)、國會、議會相互制約相互監(jiān)察,減少了發(fā)生國家性腐敗的可能,發(fā)現代化國家的政治現代化產生了強大的推動作用。
中圖分類號:D0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049-(2016)02-0061-02
*作者簡介:秦文君(1992-),遼寧營口人,就讀于渤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在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