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蕓
曲靖醫(yī)學高等??茖W校,云南 曲靖 655000
?
重溫長征精神做合格黨員
雷蕓*
曲靖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云南曲靖655000
摘要:80年前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是中國獻給世界的,是一部偉大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這場舉世無雙的遠征,不僅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更因此錘煉熔鑄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重溫長征中書寫下的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不畏任何艱難險阻,不畏一切犧牲,僅僅依靠群眾,與人民生死相依,患難與共,顧全大局,嚴守紀律,團結協(xié)作等精神,對我們加強執(zhí)政黨和黨員的自身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長征精神;合格黨員
有人說:“長征賦予了中華民族許多世紀以來所未曾見到過的、異乎尋常的團結和非凡氣概。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重溫長征精神,繼承和發(fā)揚長征精神,認真把長征精神這筆巨大的精神財富運用好,對今天我們加強黨的建設和黨員的自身建設都具有重要的啟示和教育意義。
一、對黨的無限忠誠、堅定的理想信念的長征精神是中共黨員安身立命之本
長征隊伍一部分是來自社會最底層的貧苦百姓,他們目不識丁。一部分是文化政治精英,他們受過良好的教育。政治精英們學貫中西,深諳馬列主義理論,視國家民族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他們很少對身邊的戰(zhàn)士講那高深的道理,他們深深知道,中國這塊土地最能打動人心的就是兩字——平等,他們用行動影響著目不識字的紅軍戰(zhàn)士。那些窮苦的老百姓,見慣了污吏貪官,惡霸劣紳??勺詮募尤脒@支隊伍,領袖和老百姓吃著同樣的菜根,穿著同樣的衣服,老百姓以前不被那些惡霸當人,現(xiàn)在覺得一下子平等起來了。沒有文化的老百姓堅信在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勝利一定是屬于他們,受苦受難的老百姓一定能得到解放。長征是這樣的一支部隊,指揮員年齡不足24歲,戰(zhàn)斗員不足20歲,14歲到18歲的戰(zhàn)士至少占40%,在前有圍堵,后有追兵,天上是敵人的飛機,穿著單衣、餓著肚子的情況下,每天急行軍50公里以上,用腳板去丈量的,這條征途中平均不到300米就有1個紅軍戰(zhàn)士倒下。是什么支持紅軍戰(zhàn)士完成這漫漫征程,創(chuàng)造了舉世震驚的奇跡呢?是信念,是普通戰(zhàn)士對平等和做人的尊嚴的追求,是中國共產黨人那堅如磐石、改天換地的革命理想。長征之路是信仰鋪就成的路!
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無窮的。美國作家哈里森·索爾茲伯里不顧年邁歷時一年多完成對長征路途的行訪,寫成《長征——聞所未聞的故事》在中美兩國同時出版,正如作者在書中寫到的“人類精神一旦被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的?!比绺锩甏前銏远ǖ男拍睿瑩碛袕姶髢刃牧α?,是當今共產黨員身上稀缺而寶貴的精神,但它卻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當前我國進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期,社會的轉型期,各種社會思潮相互激蕩,“西化”“分化”思想不斷侵襲,全球化進程中,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蔓延,理想信念被弱化,擋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站得穩(wěn)立場,堅守住共產主義信念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對中共黨員來說尤為重要,不可或缺。正如習總書記指出的,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如果缺失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就會蛻化變質。近年來,不少領導干部因政治上變質、精神上萎靡、物質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等原因鋃鐺入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沒有堅守住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得了“軟骨病”。黨中央一再強調,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思想防線被攻破了,其他的防線就很難守住。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和黨性修養(yǎng),不會隨著年齡和黨齡的積累而自然提高,也不會隨著職務的升遷而自然增強。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要抓住“兩學一做”的契機,從黨章黨規(guī)和總書記系列講話的學習中,從實踐修煉中不斷汲取理想信念之鈣,練就金剛不壞之身,既利己又利國。
二、不畏艱難險阻、不畏一切犧牲的長征精神是每個黨員要履行的一項基本義務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不畏艱險、不畏犧牲的遠征。長征跨越了中國十五個省,轉戰(zhàn)地域面積的總和比許多歐洲國家的國土面積都大。長征翻越了二十多座山脈,其中的五座位于世界屋脊之上且終年積雪。長征渡過了三十多條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洶涌險峻的峽谷大江。長征走過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廣袤濕地,那片人煙罕至的濕地的面積幾乎和法國的國土面積相等。而更重要的是,在總里程超過兩萬五千里的長征途中,中國工農紅軍始終在數(shù)十倍于己的敵人的追擊下,遭遇的戰(zhàn)斗在400場以上,平均3天就發(fā)生一次激烈的戰(zhàn)斗……強渡大渡河,槍林彈雨中,十七勇士駕著從敵人手里奪回的小船,從浪尖突向對岸;飛奪瀘定橋,二十二名突擊隊員冒死爬上搖搖晃晃的鐵索,一名戰(zhàn)士中彈跌入河中,又沖上去一名,無一人畏懼退縮……中央紅軍一支8.6萬人的隊伍從臨時中央所在地瑞金突圍,沖破敵人4道封鎖線,人員損失過半,僅剩3萬多人,紅一方面軍到達陜北僅剩近8000人。中國工農紅軍遭遇這樣多困難做出這樣的犧牲能夠完成這次戰(zhàn)略大轉移,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紅軍官兵們理想信念所鑄成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和英勇頑強、不畏犧牲的戰(zhàn)斗精神。
比起80年前那段遠征,當前我國要實現(xiàn)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條道路更長、更偉大、更艱苦。需要“夢之隊”的每個成員具有戰(zhàn)勝萬難的勇氣,接續(xù)奮斗才能實現(xiàn)。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發(fā)展面對新的風險和挑戰(zhàn),各種矛盾和問題較多顯現(xiàn)出來,在這樣的情況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發(fā)展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一定要把握利用好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機遇前所未有,挑戰(zhàn)也前所未有。不畏艱難險阻、不畏一切犧牲的精神當下同樣需要。為了國家的安寧、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大眾出行便利等等,仍然需要各條戰(zhàn)線的人的奉獻和犧牲,犧牲休息、犧牲與家人團聚、犧牲了個人和小家的利益,困難危險時刻,甚至需要獻出寶貴的生命。中國共產黨員是普通群眾的模范和榜樣,具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zhàn)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惜犧牲個人一切”,“為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難和危險時刻挺身而出英勇斗爭,不怕犧牲”既是黨章對每個共產黨員的基本要求和義務,也是共產黨員模范作用和先進性的表現(xiàn)。重溫這一精神,就是要求每個中共黨員明確自己肩負的責任,履行承諾,兌現(xiàn)入黨誓言,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
三、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的長征精神是共產黨員永保優(yōu)良作風的關鍵
長征的軍隊,視人民為父母,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嚴格執(zhí)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對群眾的財產秋毫無犯。在寒冷天氣中寧可背靠大樹睡覺、休息屋檐下,也不進入老百姓的家里。面對地里面將要成熟的莊稼,寧可挖野菜吃,也堅決不動群眾一棵莊稼。經過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時,與少數(shù)民族群眾坦誠相見成為朋友,尊重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劉伯成與彝族首領小葉丹歃血盟誓,結為兄弟的故事,成為長征中的佳話。紅軍所到的地方,全心全意為群眾辦事,打土豪分田地,幫助窮苦人翻身,廣大群眾把紅軍視為自己的子弟兵,是窮人的隊伍,把紅軍稱為“菩薩兵”。紅軍優(yōu)良的軍隊作風贏得了人民的衷心擁護和大力支持。長征途中遇到的許多難以想到的困難,都是當?shù)厝罕妿椭鉀Q的。強渡大渡河,十幾名船工冒著槍林彈雨,一漿一漿地劃,用背頂著船,把紅軍戰(zhàn)士送到對岸。面臨茫茫草地當?shù)匾晃涣鄽q的藏族同胞帶領紅軍在水草地行軍四天四夜,開辟一條讓紅軍大部隊通過的生命線。糧食和物資匱乏,各族群眾節(jié)衣縮食,竭盡所能提供支援。據(jù)有關資料顯示,紅軍在過藏區(qū)時阿壩人民總共為紅軍籌集糧食2000萬至3000萬斤,大小牲畜20萬頭,土鹽5000余斤,還有大量食油和蔬菜等。中國共產黨人就是這樣心系群眾、依靠群眾,才在艱苦卓絕的環(huán)境中,將長征變?yōu)辄h和紅軍的宣言書、宣傳隊、播種機,最終奪取中國革命勝利的。
“什么時候我們黨切實想到了人民群眾,忠實服務于人民群眾,我們的事業(yè)就會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币晃焕霞t軍這樣總結。黨員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F(xiàn)在我們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經濟大而不強問題依然突出,人均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同發(fā)達國家還不可同日而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依然需要付出艱苦努力。“用眾人之力,則無不勝也?!比嗣袷歉母锇l(fā)展成果的建設者和創(chuàng)造者,沒有人民的參與和創(chuàng)造,社會主義事業(yè)將會一事無成。為實現(xiàn)我們的奮斗目標需要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舉全民之力來完成,這就需要廣大黨員、干部,以優(yōu)良、模范的行動來感染號召群眾。一個黨員一面旗,每個黨員的言行都代表黨的形象,只有做到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群眾辦實事,人民群眾才會相信我們,跟從我們的。所以每個黨員要做到任何時候不能改變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忘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能丟棄群眾是真正的英雄的歷史主義唯物觀點,向群眾學習,為群眾辦事,在“為民、務實、清廉”的旗幟下,站正群眾立場,強化宗旨意識,在信仰燈火的照亮下,用黨員的良好形象來吸引群眾、發(fā)動群眾。
四、顧全大局、嚴守紀律、團結友愛的長征精神是中共黨員提高凝聚力、戰(zhàn)斗力的重要條件
長征途中充滿了同甘共苦,互助互愛、生死與共的集體主義精神。過草地時,毛澤東不顧自己安危,把擔架讓給患病發(fā)燒的警衛(wèi)員;彭德懷下令殺死自己心愛的戰(zhàn)馬,把馬肉分給幾天沒有進食的戰(zhàn)士;僅有的一把小米和青稞,大家分著吃;不多的一鍋野菜湯,大家分著喝……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黨員身先士卒,戰(zhàn)士們毫不退縮,總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這種生死與共、互助友愛的精神,使紅軍凝聚成了一個堅不可摧的戰(zhàn)斗集體,增強了戰(zhàn)斗力。從長征開始的損失慘重,到決定突圍西進向貴州方向進軍,紅軍各部始終自覺維護大局、堅決執(zhí)行命令,不惜犧牲個人和局部來保證大部隊的突圍和轉移。在遵義會議上,中共領導人不計個人恩怨得失,集中解決當時最為緊迫的軍事問題和組織問題,對博古等人的批判始終限制在黨內斗爭的范圍;在反對張國燾分裂主義的斗爭中,黨中央從革命事業(yè)的大局出發(fā),既堅持原則又做了大量的說服教育工作,最終避免了紅軍的分裂。紅軍各部一致行動最終能實現(xiàn)了三大主力的勝利會師。
顧大局,守紀律是當前黨建工作中大力提倡的。顧全大局,對每個黨員而言,就是要時時處處以大局為重,以人民的根本利益為重,團結一致,齊心協(xié)力,維護中央政策的權威性,保證中央的政策措施落到實處。人心齊泰山移,大局意識是中共黨員的重要品質,是黨提高凝聚力、戰(zhàn)斗力的重要條件,它要求每個黨員要克服狹隘思想,服從組織分配,積極完成黨的任務,自覺維護黨的團結和統(tǒng)一,不能為地方或者局部、自身利益拒不執(zhí)行中央政策,只有做到胸懷大局才能保證黨和國家既定目標的實現(xiàn)。嚴守紀律就是自覺遵守黨的紀律,遵守國家法律法規(guī),黨紀是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和不可觸碰的紅線,只有講規(guī)矩,守紀律,才能保證中共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才能贏得人們的信任,才能保證共產黨的號召力。新頒布實施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從立規(guī)的角度為黨組織和黨員劃出了不可觸碰的底線,把紀律和規(guī)矩挺在前面,維護黨章和黨內法規(guī)的權威性、嚴肅性,目的在于讓廣大黨員要牢固樹立黨章黨規(guī)黨紀意識,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guī),守住紀律“底線”,自覺做守紀律、講規(guī)矩的模范。因此黨員要自覺學習條例,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心懷戒尺,堅持理想信念宗旨,永葆共產黨員清正廉潔政治本色。
總之,長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次偉大戰(zhàn)略行動,它創(chuàng)造的精神還有很多,實事求是、追求真理和自由解放的精神,百折不撓的樂觀態(tài)度,不怕犧牲的英雄主義,挑戰(zhàn)極限的無畏精神,堅忍不拔、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等等。在全國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之際,在全國貫徹執(zhí)行“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之時,重溫長征精神對黨員心靈的凈化和黨性的提高很有裨益。
[參考文獻]
[1]王樹增.《長征》.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10.
[2]李傳兵,劉文科.芻議長征精神的當代價值[J].學校黨建與思想建設,2016.1.
[3]石仲泉.體驗和解讀紅軍長征精神.中國教育報,2006-10-16.
*作者簡介:雷蕓(1972-),女,漢族,云南曲靖人,曲靖醫(yī)學高等??茖W校,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中共黨史。
中圖分類號:D2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049-(2016)14-00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