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菁華
(江蘇省南通第一中學,江蘇 南通 226000)
高中音樂歌唱模塊教學方法研究
胡菁華
(江蘇省南通第一中學,江蘇 南通 226000)
高中階段音樂歌唱模塊教學與初中歌唱教學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其對培養(yǎng)學生音樂愛好,提升學生音樂審美能力有著重要作用。而目高中音樂歌唱教學存在著許多問題待解決。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音樂歌唱模塊教學定位,并對高中音樂歌唱教學實踐存在問題進行梳理,最后提出了完善高中音樂歌唱模塊教學的對策。
高中音樂;歌唱教學;方法
歌唱教學是中學音樂教學的重要部分,也是最受學生喜愛,最易被學生接受的教學模塊。新課程標準也將歌唱教學定位為表現音樂以及培養(yǎng)學生音樂感受的重要手段。而就現狀來看,高中音樂歌唱模塊教學尚存在諸多問題。分析與探討高中音樂歌唱模塊教學方法,對提升音樂教學效果有著重要意義。
高中音樂歌唱模塊教學包括合唱、重唱以及獨唱幾種演唱形式,且以合唱教學為主。新課程標準對歌唱模塊的具體定位為: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演唱歌曲的興趣愛好;提升演唱自信心;發(fā)展學生表演與創(chuàng)造潛能;引導學生用健康審美意識規(guī)范歌唱實踐,得到情感升華。高中階段的音樂歌唱模塊教學與初中歌唱教學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其更為注重學生個性的充分發(fā)展,通過因材施教滿足不同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同時,課程的獨立性也更強,需要學生更為深入地研究分析音樂藝術,掌握音樂作品與音樂文化內涵,進而產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對于音樂教師而言,高中音樂歌唱模塊教學并非全新的領域,但其包含許多新的教學觀念,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與完善。教師需全面認識歌唱模塊的目標定位,理清教學思路與重點,采用高效的教學方法。
就高中音樂歌唱教學實踐來看,當前其主要存在在以下幾點問題:教學過于專業(yè)化,往往采用專業(yè)院校聲樂理論或者教學方法,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高中生對于音樂課程的理解難度;或者將歌唱模塊教學直接等同于唱歌教學,教學目標過于簡單。此兩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準確的課程理念定位,導致教學實踐與教學目標偏離。其次,從歌唱模塊教學內容來看,其內容存在隨意性,部分教師對歌唱教學不重視,使得內容系統(tǒng)的完整性受到破壞。往往一堂課下來學生無法理解與掌握,學生歌唱學習的積極性也容易受到影響。此外,從教學方式來看,許多教師針對歌唱教學往往只進行最基本的唱歌練習,與初中的照著樂譜“教歌”模式無異,這不僅不利于學生對歌唱學習的整體感受,也容易影響學生歌唱的興趣;同時,教學實踐中,由于學習周期短、學生學習基礎以及興趣愛好等因素影響,演唱技巧等教學方法實踐也面臨著許多困難。
(一)合唱為主,注重方法引導
音樂歌唱教學中,需重視個別指導與集體練習的結合,聲樂技能最好的教學方式為“一對一”教學,但高中音樂教學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因而需充分利用合唱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演唱技能;對于學生而言,合唱大大提升了其參與唱歌學習的概率,大多數學生能夠在合唱教學中獲益;對于教師而言,合唱也提升了教學實踐的效果,能夠更充分地發(fā)揮學生啟發(fā)與引導的作用,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領悟能力。例如在進行排練合唱指導時,可全面引導學生學習教師排練合唱的方法,關注合唱歌曲曲目的表現形式以及處理方式;讓學生注重傾聽各個聲部聲音,感受不同聲部的和諧融合;通過合作探究,加強思考與比較,進一步熟悉曲目之后再帶著情感演唱出來;也可在教學實踐中通過男女分組、不同唱法分組等模式,對學生展開分層次的指導,為學生解決一些歌唱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提升其歌唱技巧與水平。
(二)加強實踐,融入知識技能
歌唱技能為音樂表現能力的一個重要部分,是提升歌唱表現藝術的有效路徑,因而教學中需重視對學生技能的鍛煉,首先應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讓學生掌握必要的聲樂理論基礎,加強對學生練聲、吐字以及情緒表達等技巧的訓練,利用短期的培訓讓學生獲取聲樂學習方法,為后期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此外也需要做到教學同表演的結合。歌唱教學中,也有必要加強實踐,將唱歌知識技能學習同歌唱實踐有效結合,把握住各類歌唱表演的機會,讓學生通過歌唱實踐來學習感悟技巧,也可將其作為課堂教學的檢驗方式。例如可開展合唱比賽、藝術節(jié)等相關活動,擺脫傳統(tǒng)機械講授的束縛,提升高中生音樂學習主動性。此類活動的開展對于學校音樂學習氛圍的營造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培養(yǎng)音樂審美表現能力
培養(yǎng)音樂審美與表現能力是高中歌唱模塊教學的重要目標,其對于學生美育發(fā)展以及藝術修養(yǎng)的提升有著極深的影響。因而歌唱教學中需要通過有效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音樂的審美表現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內在藝術潛能。例如教學名曲《友誼天長地久》,其歌曲樸實自然,全曲只有五個音,節(jié)拍為X|X.X X X| X.X X X|X.X X X|X。其中第一句與第三句旋律如同問句,第二句與第四句旋律下行,如同回答一般。這種曲式結構就如朋友間的一問一答,流露出真誠的友誼。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感受其曲式特征,讓學生通過反復吟唱,感受音樂中的情感與意境。
(四)完善教學評價,激發(fā)潛能
歌唱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對于一些不敢開口唱歌的學生而言,教師的評價將直接影響其今后音樂自我學習以及音樂藝術情趣。因而教師需要通過合理的教學評價激勵學生,激發(fā)學生的藝術潛能。首先應注重對學生音樂歌唱學習過程與方法的評價,教學中可通過觀察、提問以及談話討論等方法,對學生歌唱發(fā)展過程進行記錄,對學生所取得的進步給予及時鼓勵,引導其表達自身的想法與觀點。同時也可豐富評價模式,采取互評、自評等多種手段實施階段性評價,利用互評、自評等加強學生歌唱學習的交流,通過評價分析與總結,促進音樂理論的把握與實踐能力的提升。
總而言之,高中生對于音樂具備一定的理解欣賞能力,歌唱模塊的教學能夠基于學生的音樂表現欲望,引導其更全面地進入音樂世界,體驗音樂藝術的魅力。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不斷分析與總結,通過各種方法與手段提升歌唱教學效率,促進學生音樂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1]張紅鳳.淺析歌唱教學與當前高中音樂教學的結合[J].新課程,2016,(05):129.
[2]黃霞.探討新課標下高中音樂歌唱模塊教學模式[J].藝術教育,2011,(03):281-282.
[3]陳小娟.讓青春的音符在歌聲中飛揚--淺談高中音樂課堂中的歌唱教學[J].新課程研究,2012,(1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