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毅
(沈陽音樂學院, 遼寧 沈陽 110818)
?
鋼琴伴奏在藝術歌曲中的重要作用
盧 毅
(沈陽音樂學院, 遼寧 沈陽 110818)
【摘要】作為表演藝術的一種,鋼琴伴奏的魅力無可阻擋,在藝術歌曲中顯現(xiàn)的更為明顯,其在藝術歌曲中發(fā)揮著多種多樣的作用:鋪墊、渲染、連接等,也就意味著在藝術歌曲中鋼琴伴奏扮演著重要的作用。本文中對此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藝術歌曲;鋼琴伴奏;作用
作為一種表演藝術,其具有極大的魅力,在藝術歌曲演奏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發(fā)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筆者在本文中對其進行分析和研究,以其進一步促進其在藝術歌曲中的發(fā)展。
藝術歌曲是一種載體,承載著聲樂作品,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一般情況下,歌詞均來自著名詩人的作品,有機的統(tǒng)一鋼琴伴奏,保障歌曲旋律形成有機的藝術整體,揭示詩詞中的深意。所以,在對藝術歌曲進行演唱的過程中,和自身作用同等重要的是鋼琴伴奏的旋律和表演,正是有機的把其結合,才讓藝術歌曲更具魅力。在鋼琴伴奏的促使下,保障藝術歌曲生命力的顯現(xiàn),讓其光芒更耀眼[1]。我們可以視演唱歌曲和鋼琴伴奏為相互依存的關系。我們需要在鋼琴中積極地投入自身的情感、藝思想等,和歌曲演唱充分交融、融合,對作品風格內在的意境準確的把握,烘托、豐富、指導演唱者的演唱,保障作品的內涵被正確的處理和充分的發(fā)揮。和演唱者合作進行進行鋼琴伴奏的過程中,烘托是其扮演的主要角色,其在變化音色登上作用發(fā)揮的比較明顯。如《紡車旁的瑪格麗特》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2]。
在戲劇中,瑪格麗特已經(jīng)愛上浮士德,她日夜想念著浮士德,并在紡車旁唱歌,歌曲以c 小調和弦開始,走句音形在其右手上進行,音符是十六分,然后和左手富有節(jié)奏動力的八三節(jié)拍結合在一起,對主人公身旁紡車的車軸聲進行模仿,把微弱的音量巧妙的重復十六分音符,描繪此時此刻主人公瑪格麗特的內心活動。唱出時,伴奏在d-c-d-e并不斷離調,強化并突出了瑪格麗特內心真實的心理活動,不僅讓作品的思想表現(xiàn)力更強,也襯托了歌唱者,讓作曲家構思的音樂在其中有較好的體現(xiàn),二者以相輔相成的相互關系呈現(xiàn)。
聲樂曲有多種體裁:民歌、藝術歌曲、歌劇等。其中能用鋼琴伴奏的種類有很多。作為鍵盤樂器的一種,鋼琴的音樂較為洪亮、音位很規(guī)律,其他樂器中不能很多音樂在其中都可以彈出,從中能得到多種色彩效果,同時,我們還能夠對組合方式自由的選擇。這為聲樂思維的發(fā)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優(yōu)厚的條件。鋼琴伴奏主要發(fā)揮烘托、補充歌曲的旋律、和聲背景的作用,同時,在樂曲主體思想表達、藝術性格展示、風格的塑造具有突出的作用,需要我們給予重視[3]。
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的藝術是音樂----唱歌,人類的藝術文化在其中有顯著地顯現(xiàn)。進入新世紀后,人們的藝術視角子啊不斷豐富,音樂形式也有所改變。時至今日,歌唱藝術也獲得極大的發(fā)展,鋼琴伴奏也不僅僅發(fā)揮陪襯旋律的作用,鋼琴在很多歌中都對其形象進行表達,成為歌曲的“潛臺詞”,進一步補充并渲染音樂語言。藝術歌曲以前人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為基礎,對其進行繼承和發(fā)展,科學的總結創(chuàng)作藝術歌曲的形式。第一,含蓄性是藝術歌曲歌詞的典型特點。他們具有較高的飽滿度;第二,我們應該用發(fā)展的眼光對藝術歌曲的音樂記憶進一步深化和拓展;第三,就藝術歌曲而言。在其中加入鋼琴伴奏是獨立于其他形式的主要方式和手段。
就狹義的一藝術歌曲而言,主要指的是在浪漫主義階段由作曲家舒曼等一批人創(chuàng)作的聲樂作品。在本文中筆者對藝術歌曲是從廣義上的定義展開論述的,特指曲作家的勞動成果,這一類歌曲的藝術價值較高。這些不僅僅在大學聲樂教育中使用,也是相關競賽的選題之一。要想讓藝術歌曲的表現(xiàn)力進一步提升,需要鋼琴伴奏者和演唱者二者的密切配合。這就要求鋼琴伴奏者需要具有合法的伴奏合作身份,主動承擔作品案頭風工作,對作品的特點、內涵等進行掌握和了解,便于自身彈奏情況的調整,對其風格準確的把握,在作品中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其中,讓隱藏在作品背后的內涵得以表達。表演的過程中,實現(xiàn)呼吸相通、配合默契。實現(xiàn)人、樂曲、鋼琴的和諧統(tǒng)一,最終讓演唱者、彈奏者、觀眾對藝術歌曲所獨有的精美內涵充分感受[4]。
最為一種藝術,鋼琴伴奏具有很深的表現(xiàn)力,通過上文的論述我們發(fā)現(xiàn),在藝術歌曲中,鋼琴伴奏具有重要的作用,讓樂曲的表現(xiàn)力更甚。今后,我們要對鋼琴伴奏在藝術歌曲中的作用深入分析和研究,以期進一步提升其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
參考文獻
[1]徐威.陸在易合唱作品《雨后彩虹》鋼琴伴奏演奏特點分析[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5(04).
[2]萬芊芊.在指尖上賽船,在音樂中加油——羅西尼聲樂套曲《威尼斯賽船會》鋼琴伴奏解析[J].音樂生活. 2016(01).
[3]杜恩云.論藝術歌曲鋼琴伴奏的美學特征[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6(01).
[4]陳美志,陳濟川.高師音樂學專業(yè)鋼琴課程分層次教學與考核辦法初探以寧德師范學院為例[J].藝術教育.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