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英
(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河北 石家莊 050051)
?
從歷史傳承與變遷看石家莊城市精神的構建
王紅英
(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河北石家莊050051)
【摘要】一個城市的城市精神對內可以為一個城市的發(fā)展凝聚智慧和力量,對外可以彰顯城市的形象和風采,是城市的文化淵源與精神品格的凝練。城市精神承載著一個城市獨特的歷史底蘊、現實風貌和未來遠景。在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彰顯和弘揚石家莊歷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如何進一步深入提煉和涵養(yǎng)城市精神,就成為城市發(fā)展中的重要課題。本文嘗試從石家莊的地緣文化及歷史傳承與變遷來分析石家莊城市精神的構建,從地緣文化看石家莊城市精神中蘊含著“崇山樂水”的城市精神底蘊;從歷史傳承看,石家莊城市精神中內涵著“和合文化”的城市精神內核;從新時期的城市發(fā)展的取向來看,呼喚著“誠信立市”的城市精神精髓。
【關鍵詞】石家莊市;城市精神;構建
石家莊西有太行山北有滹沱河,因此太行山文化和滹沱河文化已銘刻于石家莊人的骨髓之上,融化于石家莊人的血脈之中,成為石家莊城市精神的底色。
從考古發(fā)現看,早在距今二三十萬年到兩萬年前,太行山就孕育了石家莊最早的人類文化,石家莊古文化中就有了崇拜高山的人文要素。河北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的魏建震教授在《石家莊歷史文化與現代城市人文精神的形成》一文中,對石家莊古文化中的“崇山文化”進行了考證。長期生活在太行山區(qū)的人類,其民族的思想意識深深打上了太行山的烙印,山成為這個民族崇拜的神靈。
太行山文化孕育了世世代代生活在這里的人民堅毅勤勞、樸實善良、寬厚仁義的品格,也形成了為政者以民為本的仁政思想。
水是人類文明形成必不可少的物質。滹沱河橫貫石家莊市北部而東赴渤海,成為石家莊的母親河。浩浩湯湯的滹沱河水及兩岸肥沃的土地養(yǎng)育了聰明智慧的石家莊人,在這里的考古發(fā)現中,出土了中國最早的陶蠶蛹,石器等,說明早在5400多年前,在石家莊這片土地上就有了桑蠶養(yǎng)殖和絲織技術等,孕育了生生不息的遠古農業(yè),更培育了石家莊人智慧奉獻、博愛淳和的個性特征。
孔子曾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俺缟綐匪闭菍捄袢柿x、智慧勤勞的石家莊人的精神底色。
“和合文化”是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精髓的提煉、融合,無論是儒家、道家還是墨家,都包含了深厚的和合文化思想。追求在兩種極端中實現統(tǒng)一、實現二者的和諧與融合,最終實現整體和諧向上的發(fā)展?!昂秃衔幕钡幕揪杈褪恰耙院蜑橘F”,“和而不同”,把構建和睦、和平、和諧的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作為自己的價值取向,同時也強調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超越。
縱觀石家莊的歷史發(fā)展,可以充分說明“和合文化”構成了石家莊城市精神的命脈。
從石家莊的城市歷史來看,廣義上的石家莊人為石家莊行政區(qū)域內定居或出生并取得戶口的人,都可以稱為石家莊人,但實際上有若干分類與區(qū)別。石家莊人眼中真正意義上的“本地人”,是指在1925年以前就已經定居于石家莊的核心區(qū)域的原居民。在編寫于20世紀30年代的《石門指南》一書中,記錄了石家莊由“村莊”到“都市”演變的歷程:1903年京漢鐵路在石家莊村東設站,1907年正太鐵路通車,石家莊站成了兩條鐵路的交匯點。石家莊從此才開始由鄉(xiāng)村向城市轉變。1925年,石家莊村被改為石家市。同年,石家莊村和休門村合并,更名為石門市。1947年人民解放軍解放了這座城市后,石門市被更名為石家莊市。
也正是隨著京漢鐵路、正太鐵路的通車,各地移民蜂擁進入石家莊。從解放初期10多萬人的中小城市,到現在人口超千萬的現代化大都市,石家莊以開放包容的胸懷,吸引了全國各地人員到這里來工作、創(chuàng)業(yè)、定居,石家莊人也就形成了由原住民、老移民、郊區(qū)人、新移民構成獨特的人口結構。石家莊也因此成為中國少數幾個沒有自己方言的城市之一。但是移民文化也帶來了不同的習俗和個性,沖淡了原有地域文化的特質,使這個新興的城市相對缺乏凝聚功能和整合功能。
開放包容的城市最終形成多元文化共生的局面。在石家莊城市發(fā)展的歷史文化血脈之中,既有中山文化、燕趙文化等悠久燦爛的傳統(tǒng)文化,又有濃重的農業(yè)文化、商業(yè)文化的元素在里面,還有以慈悲智慧為特征的禪宗文化,近代以來的鐵路、煤礦修建開發(fā),使工業(yè)文化也成為石家莊的城市特色文化之一,作為軍事重鎮(zhèn)的軍事文化,以及以西柏坡精神為核心的紅色文化。石家莊多元文化并存,展示著和合文化的智慧。
在這樣一個城市,和睦和諧、融合合作、開放包容,就成為了這個城市核心的一種價值理念,“以和為貴”就成為了石家莊人一種生存的藝術和個人的品行。同時,也存在著個性與共性統(tǒng)一的問題,在尊重他人的隱私,尋求諧和共生的基礎上,也追求著“和而不同”的個性特征。
新時期的石家莊作為一個1000萬人口的大都市,人員的流動性很強,因此以相互尊重、相互認同、相互欣賞及和而不同為內容的和合文化仍將具有新的時代意義。石家莊作為一個移民城市,不同的群體之間的價值觀、生活方式、處事方式,以及語言、習俗等方面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和合文化”的包容性,必將成為化解矛盾的潤滑劑,成為城市發(fā)展的大智慧。
因此以“和合文化”作為城市精神引領城市發(fā)展,尊重多元文化,實現和諧、融合發(fā)展,同時又承認差異與對立,實現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強調自身的先進文化品格,以實現不同社會群體間的相互認同,增強市民的認同感。
新中國成立以后,石家莊人以獨有的聰明和智慧,使石家莊各行各業(yè)得到迅猛的發(fā)展。但是在發(fā)展中我們也遇到了很多問題,給予我們慘痛的教訓,讓我們反思,何以立市?唯有誠信。
石家莊發(fā)達的交通,為石家莊商業(yè)發(fā)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在石家莊設市之初,正定就已經是有著1000多年歷史的北方商業(yè)重鎮(zhèn)。商業(yè)文化的發(fā)達,使商業(yè)文化中的誠信、公平、開放、仁義等精神和理念,成為歷史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石家莊歷史上有許多信守承諾的歷史故事,許多仁人志士寧肯自己受到重大損失也不失信,有的寧肯受傷甚至生命受到威脅也心甘情愿遵守承諾。從今天的角度看,他們在有的時候為信守承諾幾乎達到“愚”的程度,而正是這種精神成為一種感召力量。既擁有厚重的歷史積淀又富有蓬勃活力的歷史,生成其“誠實守信”又深沉堅毅的城市人文精神,既深刻反映了歷史上石家莊人民高尚的道德情操,又鮮明體現出將其作為城市人文精神的寶貴價值。
誠信即是誠實、信用,誠信的來源源遠流長,在不同的社會形態(tài)里有不同的表述,在中國,誠信最先作為治國安邦之策。在西方國家,誠信最先作為經濟倫理。但是,隨著市場經濟在中國的發(fā)展,誠信在經濟領域的應用越來廣泛,但也發(fā)生了誠信缺失的情況,而石家莊作為京津冀協同發(fā)展國家戰(zhàn)略的重要經濟中心,經濟越發(fā)展,誠信缺失的情況也愈加明顯。誠信是企業(yè)的生命,誠信缺失不僅會擾亂正常的經濟秩序,還會影響社會的穩(wěn)定。
石家莊把誠信作為價值導向之一,這就要求政府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引導企業(yè)、公民堅持誠信,實踐誠信,讓石家莊在全國的文化大舞臺上走得更遠,政府的政策引導、支持文化的發(fā)展,讓石家莊的文化不僅走到全國的前列,也能吸引更多國際上優(yōu)秀的人才來到石家莊。
參考文獻:
[1]魏建震.石家莊歷史文化與現代城市人文精神的形成[J].河北學刊,2010(11).
[2]梁世和.石家莊與中國禪宗文化[J].河北學刊,2010(6).
[3]樊孝東.西柏坡精神與石家莊城市精神[J].河北學刊,2010(6).
[4]邢洪儒.努力鍛造石家莊城市人文精神之魂[J].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2011(5).
[5]楊暉.“石家莊精神”是城市發(fā)展的恒久動力[N].石家莊日報,2010(2):21.
西方著名學者斯賓塞格勒認為:“將一個城市和一個鄉(xiāng)村區(qū)別開來的不是它的范圍和尺度,而是它的與生俱來的城市精神?!币粋€城市的城市精神對內可以為一個城市的發(fā)展凝聚智慧和力量,對外可以彰顯城市的形象和風采,是城市的文化淵源與精神品格的凝練。城市精神承載著一個城市獨特的歷史底蘊、現實風貌和未來遠景。2014年石家莊經歷了行政區(qū)劃調整,已成為了一個人口超千萬的新興現代化中心城市,2015年,京津冀協調發(fā)展戰(zhàn)略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作為河北省省會的石家莊市提出了打造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極的發(fā)展構想,在這種形勢下,如何進一步彰顯和弘揚石家莊市歷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如何進一步深入提煉和涵養(yǎng)城市精神,就成為城市發(fā)展中的重要課題。本文嘗試從石家莊的地緣文化及歷史傳承與變遷中將石家莊城市精神初步概括為“崇山樂水,尚和重信”。
【中圖分類號】B84
【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本文為2015年度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系統(tǒng)科研項目“石家莊城市精神研究”。
作者簡介:王紅英(1968-),女,河北石家莊,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副教授,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