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
摘要:隨著新課程理念不斷發(fā)展與進步,筆者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闡述,并從注重將學生時機與數(shù)學教學相結合,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教學互動關系兩個方面提出了解決措施,以期能夠促進新課程理念的深入貫徹與發(fā)展。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 ? 小學數(shù)學 ? 有效性教學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083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事業(yè)不斷地深入與發(fā)展,教育方面的改革也在不斷地深入。而在這個過程中,新課程理念順應時代發(fā)展而產生。顯而易見,它對于提高課堂的有效性的積極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但在這個過程中也必將面臨著很多的問題。
一、新課程概念下小學數(shù)學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新概念教學方式的提出,給教師提出了很大的挑戰(zhàn),在新的環(huán)境下,教師也對自己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方式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與改進,但是成效卻不明顯。每一個教師都是認真的,他們付出了心血與努力,但是見效甚微的新課程改革也使得教師心中滿是困惑,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課堂上,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仍然不大,或者是課堂氣氛活躍,但課下的作業(yè)成績卻不理想。學生的精力主要放在了用于活躍課堂氣氛的游戲上面,卻忽視了學習任務等等這些問題都是教師所始料未及的。而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不僅僅是學生的問題,可能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仍然有一些想得不夠周全的地方。例如,對于所教學生的了解程度不夠,不能夠真正地了解他們的需求。其次,可能是教師的素質有待提高,在進行活躍氣氛方面可能存在著經驗不足等情況,也可能無法將知識與學生感興趣的背景進行很好的結合,使得在整個過程中教師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教學過程中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注重將學生時機與數(shù)學教學相結合
無論是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還是剛剛踏入教師這個職業(yè)的年輕教師,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教學方式與方法。這套教學方式是否有用,是否能夠實現(xiàn)課堂效率的提高,是否能夠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才是最重要的。也許有的教學方式并不是沒有效果或者說并不是不好,只是針對于不同的學生群體,其發(fā)揮的作用不同而已。在教學的過程中,適當?shù)伢w現(xiàn)一下以往的課堂教學結構,也將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增強整個課程的效率產生很大的影響。而這樣的教學結構也決定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情況與互動情況,在教與學之間努力需找到一個平衡以及一個最佳的角度。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以教師為主的,教師講授課程,布置作業(yè),檢查作業(yè),進行課程復習,一直都是循規(guī)蹈矩。這樣的方式非但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會造成學生的厭學心理。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僅桎梏了學生的學習進步,而且也阻礙了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所以新課程概念下的數(shù)學教學,應該將創(chuàng)新思想引入到課程中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師的教學。首先,應當結合學生的年齡階段以及心理情況,將他們感興趣的東西,例如,喜歡的動畫片任務,與相應的數(shù)學課程結合,以動畫片中的人物作為大背景,將數(shù)學知識貫穿到其中,使學生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得到知識的洗禮。其次,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以教師作為整個教學過程的主體,而在新概念引進的大背景下,應當以學生作為教學過程的主體。最早的教育學家孔子曾經說過,應當因材施教。所有的學生雖然在同一年齡階段,但是性格、對課程的接受程度都會有所不同,所以應當考慮好他們個人的因素,就算不能做到對每個學生都采用不同的方式,但應當在最大范圍內滿足學生的個性化要求。并且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也可以將教學任務分配給學生,讓他們體驗一下教師工作,增強對學習的興趣。同時教師也可以從其中挖掘學生的興趣偏重點,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進行教學,這樣也就更有利于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效率性。
(二)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教學互動關系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課堂氛圍嚴肅,教師孜孜不倦傳授知識,不允許學生走神,不允許學生進行一系列與課程無關的小動作。甚至在教師教授課程的過程中,學生任何形式的問題討論或者是向教師提出問題都是不被允許的。而這樣的方式就嚴重禁錮了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創(chuàng)造性,并且整個過程中的氛圍緊繃,毫無生氣。這樣的課堂氛圍雖然會使學生能聽到教師傳授的知識,但不一定能使學生真正地吸收這些知識。所以新課程概念下的數(shù)學課程的教學應當改變以往的嚴肅沉悶的教學氣氛,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內進行學習。愛玩好鬧是小學生的天性,他們還是孩子,自律能力或者是對自己思想以及行動的約束能力沒有那么強。教師應當對此做一些要求,這樣也有利于學生自身的成長。但是最重要的就是能利用小學生的這種天性,更好地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互動,使整個課堂氣氛輕松愉快,并且學生能在如此快樂的環(huán)境中學習進步對其成長也是有利的。
教師應當在課前做好教學的準備工作。新概念下的數(shù)學教學,采用輕松的教學方式,那么面臨的困難就很多,并且課程中遇到的突發(fā)事件就多,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教師不僅對教學任務要融會貫通,并且也要對學生的心理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教師自身也應該增強自身的心理素質,有強大的信心來完成教學任務,努力為學生營造出一種和諧的氛圍。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允許學生進行提問,無論多么荒謬,都應該耐心進行解答。將教學任務、教學問題以游戲的形式進行提問,使學生產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例如,運用數(shù)字化的大屏幕,或者是進行名師課程的對比學習等方式,將教學任務的完成結合時代特征。并且隨著教學新概念的提出,教學的整個大目標也發(fā)生了變化。學生不僅要對知識進行掌握,還要進行熟練的運用。不僅對學生的能力提出要求,更對學生的素質提出了期望。學生不僅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應該有思考問題的思想,更應當對學習產生濃烈的興趣。隨著教學任務發(fā)生的改變,教師就更應該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適度改革與創(chuàng)新,在整個過程中將教學任務出色地完成。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fā)展,教育也面臨著改革。而新課程概念的提出也必將會對教育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通過以上對于小學數(shù)學課程的一系列問題的剖析以及提出的相應的解決辦法,希望能夠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現(xiàn),同時也希望能夠實現(xiàn)新課程概念的深入貫徹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雪艷.小學數(shù)學分數(shù)乘除法應用題教學淺析[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23).
[2]黃巧英.分數(shù)、百分數(shù)應用題教學之我見[J].師道:教研,2012(11).
[3]江慶平.論公式化解小學分數(shù)乘除法應用題[J].讀寫算:教研版,2012(13).
[4]張永艷.芻議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有效引導”[J].考試周刊,2012(79).
[5]張艷,張玲云,范素花.淺議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有效引導”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5(8).
此文系“甘肅省十二五”2014年規(guī)劃立項課題《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GS2014GHB085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責編 ?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