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黎輝
(內蒙古赤峰市赤峰學院附屬醫(yī)院 呼吸內科,內蒙古 赤峰 024005)
系統(tǒng)化護理干預用于呼吸內科患者的護理效果分析
李黎輝
(內蒙古赤峰市赤峰學院附屬醫(yī)院 呼吸內科,內蒙古 赤峰 024005)
目的 探討呼吸內科住院患者的護理干預措施。方法 選擇2015年1~6月我院呼吸內科收治的呼吸內科住院患者112例,隨機分成研究組(n=56)與對照組(n=56),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系統(tǒng)化護理干預,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為 94.6%,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7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兩組患者心率及呼吸頻率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患者心率及呼吸頻率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系統(tǒng)化護理干預可以提高呼吸內科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率及呼吸頻率,在臨床護理中具有比較大應用價值。
呼吸內科;護理干預;護理效果
隨著環(huán)境污染日益加重,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發(fā)病率明顯上升。呼吸系統(tǒng)疾病具有反復發(fā)作、病程較長等特點,使得患者內心情緒消極,急躁不安,生活及工作明顯受到影響[1]。為此,在對患者給予有效治療的同時,還需要強化護理干預,從而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回歸社會。呼吸內科患者的護理方法比較多,但是不同的護理干預措施護理效果不同。為進一步探討系統(tǒng)化護理干預措施在呼吸內科住院患者中的護理價值,我們選擇2015年1~6月我院呼吸內科收治的呼吸內科住院患者56例,實施系統(tǒng)化護理干預,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5年1~6月我院呼吸內科收治的符合臨床診斷標準的呼吸內科住院患者112例,其中,男58例,女54例;年齡19~73歲,平均年齡(51.2±3.6)歲;慢性支氣管炎50例,支氣管哮喘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6例,其他6例。入選的研究對象隨機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各56例,兩組患者年齡與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兩組患者均運用平喘與化痰等相同的內科治療方案。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率、心律等生命體征,觀察患者的臨床癥狀等。
研究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系統(tǒng)化護理干預措施:①心理護理:大多數患者對自己的病情不是很了解,在住院治療過程中難免會存在煩躁不安的情緒,為此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的心理情況進行密切關注,可通過臨床成功病例的講解來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對患者心中各種疑問,護理人員應該細致、耐心地回答,盡量滿足患者的內心需求,進而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2]。②呼吸道護理:護理人員要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給予及時清理干凈,確?;颊吆粑劳〞?,在必要的情況下可給予吸氧治療。有的患者痰多,則護理人員應該協助其排出痰液。護理人員要保持患者口腔清潔,可采用生理鹽水對其漱口,也可運用酒精擦拭患者的口腔,以防止患者口腔并發(fā)癥的發(fā)生[3]。③環(huán)境護理:護理人員要給病房控制在適宜的溫度及濕度,同時通風良好,給患者營造一個溫馨及舒適的病房環(huán)境,以方便患者休息。④飲食護理:因為呼吸內科住院患者呼吸負荷比較大,容易消耗能量,為此,護理人員應該指導患者多攝入一些高碳水化合物、高熱量的食物。如果患者在進食期間發(fā)生呼吸困難的現象,則要給予停止進食,等患者呼吸平順之后方可指導其進食。⑤藥物護理:按照醫(yī)囑協助患者用藥,嚴格控制患者體內血藥濃度,防止臨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1.3 療效觀察:經治療與護理后,觀察患者的治療與護理效果,以顯效、有效、無效等標準判定療效;并比較分析兩組患者心率及呼吸頻率等指標變化。
2.1 兩組患者臨床效果比較:經治療及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4.6%(53/56例),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75%(42/56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心率及呼吸頻率比較:干預前,兩組患者心率及呼吸頻率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患者心率、呼吸頻率分別為(90.7±6.4)次/分鐘、(21.2±2.1)次/分鐘,對照組患者心率、呼吸頻率分別為(95.5±7.3)次/分鐘、(26.3± 2.5)次/分鐘,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肺部、氣管與胸腔組織是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主要病灶,且患者病情容易反復發(fā)作,容易進入病危狀態(tài),引發(fā)呼吸器官衰竭,對患者的生命帶來比較大的威脅。所以,應該對患者加強護理干預。一般來說,如果患者在住院期間能夠獲得比較佳的護理服務,則身心往往是愉悅的,有益于疾病康復[4]。同時,患者在心里常常是存在一種擇優(yōu)的心理,認為在接受治療期間應該給予提供比較高的護理服務水平。如果護理服務水平比較高,則患者的舒適度就會更高。呼吸內科住院患者對護理服務的要求一方面體現在生理及安全需求上,另一方面體現在歸屬感及自尊感。所以,護理人員要不斷強化自己的護理服務意識,積極改變服務觀念,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實施微笑服務與個性化服務,努力為患者提供超期望的護理服務[5]。
系統(tǒng)化護理干預屬于一種全面的、系統(tǒng)化的護理干預措施,具有比較強的針對性及優(yōu)越性,護理涉及面比較廣,比如心理護理、環(huán)境護理、飲食護理與藥物護理等多個方面。通過系統(tǒng)化護理干預措施可以讓患者身心處于舒適的狀態(tài),讓患者在優(yōu)良的住院環(huán)境中積極地接受治療,明顯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改善患者的心率及呼吸頻率等指標,是一種比較好的護理干預方法。本研究顯示,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4.6%,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7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兩組患者心率及呼吸頻率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患者心率及呼吸頻率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研究提示,系統(tǒng)化護理干預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改善患者的心率及呼吸頻率等指標。
綜上所述,護理人員要結合呼吸內科住院患者的護理服務的需求,實施綜合性強、針對性強的護理干預措施。系統(tǒng)化護理干預在提升患者治療有效率,改善患者心率及呼吸頻率等指標方面具有比較大的應用價值,是呼吸內科住院患者的理想護理方法,可推廣及應用。
[1] 黑勝楠.護理干預在呼吸內科護理中重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4,35(6):1290.
[2] 周敏.系統(tǒng)化護理服務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通氣功能及心理狀況的影響分析[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4,5(8):1-3.
[3] 王琴,杜桂菊.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9):1960-1961.
[4] 吉梅,王愛紅,田月華,等.健康信念模式指導下的健康教育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fā)作期伴焦慮患者心理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31(23):69-71.
[5] 李俊娥.25例外科手術后并發(fā)呼吸功能不全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3,22(2):285-286.
R473.5
B
1671-8194(2016)35-02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