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水++雷靜
摘 要:當“南有洋思,北有杜郎口”成為教育界風靡一時的“追捧”現(xiàn)象;當“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傳遍全國,演變成當代教育史的神話傳說;當教學競賽到處充斥著“為了熱鬧而熱鬧”,呈現(xiàn)出“虛假的繁榮”;當公開課的課堂變成老師與學生用“精湛”演技來進行虛夸表演的課堂時,作為每一個有責任、有擔當、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都必須反思:反思當下教學改革的冒進主義,反思當下教育工作者只抓皮毛、不重實質的改革意識,反思當下教學改革使教師教學模式同質化的弊端……
關鍵詞:高效課堂;操作;自上而下
筆者從不諱言對教育改革的追捧,正是因為這股教學改革的浪潮,把教學評價模式推上學校教育的風口浪尖,使得眾多中小學教師成了時代的弄潮兒,各顯其能;也正是因為這股教學改革的浪潮,把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高效學習推上了課堂教學本尊的地位,使學生通過合作探究,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正是因為這股教學改革的浪潮,激活了學校的生命力,促進了教學管理;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提升了教學能力;激發(fā)起學習興趣,開啟了學生的心智……總而言之,這股浪潮使教學改革成為學校的中心工
作,提高了教育質量。
但對時下所追捧教學改革的主要實踐載體——“高效課堂”,我還有要說的話。
一、自上而下推行的“高效課堂”改革模式有“冒進”之嫌
“高效課堂”模式主張“先學后教”,這是合理的,但當評價者把“先學后教”“分組討論”奉為圭臬后,一切與之相左的教學模式便都成了“怪胎”。
仍記得在筆者主講的市級“高效課堂”公開課《合歡樹》點評現(xiàn)場,在我還沒來得及說完教學設計理念時,我市一位初中校長就質疑,本堂課沒有小組討論,只有老師的引導,怎么能稱為高效的課堂?我當時解釋,《合歡樹》是一篇難度很大的文章,探究的是有關人生、母愛等深奧的問題,而我校又是一所普通高中,學生對此很難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必須先教后學,邊教邊學。但那位初中校長步步緊逼:“為何不能給學生一個更低的臺階,讓他們有所悟?”我當時解釋,每篇文章都有其教學目標,有的注重知識的積累,有的注重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我們不能因學生目前不具備某種知識而放棄對這種知識的講解,如果這樣,學生的知識如何得以
擴展?
我不相信“先教后學,邊教邊學”的課堂就不能給學生很深的觸動;我不相信“先教后學,邊教邊學”課堂就不是有效的課堂。
所以,筆者認為,“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是教學改革的必然,但不要忽視學生的知識認知水平,也不要忽視文本的要求,讓“高效課堂”教學理念吸收其他先進的教育理念,在共存共榮中才能更好地促進教育的發(fā)展。
二、自上而下推行的“高效課堂”改革模式在實際操作特別是公開課操作中有作秀之疑
當前教育改革大背景下,各種教學競賽都有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體現(xiàn)教學改革精神。這本無可厚非,而且還很有必要。但時下很多教育工作者一提到教學改革先進理念就唯“高效課堂”馬首是瞻,分組討論是必須的。為了讓課堂呈現(xiàn)出熱鬧非凡的景象,于是鼓掌聲就絡繹不絕;為了提升學生的參與度,使課堂更加順暢,教師不惜放下“師道尊嚴”,讓學生多次排練,甚至讓學生配合自己在課堂上表演,當公開課的課堂變成老師與學生用“精湛”演技來進行虛夸表演的課堂時,有良知的聽課者唯有嘆息。
仍記得在2014年湖北省青年教師優(yōu)質課比賽的現(xiàn)場,一位參賽的選手在讓學生以在幾幅圖中挑選最打動自己的事情寫一段文字為抓手的小組討論后,讓小組長代表本組呈現(xiàn)本組討論成果,一名小組長站起來說我們喜歡哪一幅,“啪”,老師“隨機”一點,那一幅圖就呈現(xiàn)在PPT中,后面小組也都是如此。試想,如果教師不安排好程序,PPT上出現(xiàn)的圖片怎么可能有如此的神奇?
其實,這樣的實例還有很多,比如,在一次錄像課比賽中,一位老師就在上錄像課的班級把課堂預演過四次,流暢的課堂、熱鬧的氣氛、精彩的回答、高度的參與都讓觀課者有膽戰(zhàn)心驚的感受。課堂不是舞臺,應該追求質樸的呈現(xiàn),但“精湛”的演技卻充斥了公開課這一研討的圣地。為了熱鬧而熱鬧的課堂是否高效?我很不以為然。
三、自上而下推行的“高效課堂”改革模式逼著老師走向同質化傾向,何來教育的創(chuàng)新與個性
教學沒有最好的特定模式,只有最適合老師與學生的教學模式。每個教師性格的特點決定了他們的課堂就該是千姿百態(tài)、異彩紛呈的;課例的不同特點也決定了教學模式的千差萬別……在多次嘗試中,找到適合自己風格的教學模式,會讓我們在教學中如魚得水,揮灑自如,對于臺上的老師而言是一種美的享受,對于臺下的學生而言更是一種美的熏陶。
只要堅持“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只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無論選擇何種教學模式,只要是適合學生實際需求的,適合他們發(fā)展需要的,我們的教學就是有效的。
參考文獻:
白臻.巧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2).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