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希麗
摘 要:文言文知識是中學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學習的重難點內容,要提高學生文言文的學習能力與綜合水平,必須從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入手,通過多種方式的綜合運用來提升語文學習水平。
關鍵詞:文言文;初中語文;學習興趣;措施
一、積累文言文知識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文學的承載,也是歷史文化的縮影。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知識以其中相對簡單易懂的內容為主,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掌握其中詞語的常見用法及文章中所蘊含的古典文化。
在《小石潭記》等文言文的課后閱讀練習環(huán)節(jié),學生不僅可以學到一些實詞、虛詞在文章中的固定用法,也能通過閱讀這些文章來積累有關古代文人、古代文化風景的相關知識,進而從整體上把握脈絡,避免孤立字詞學習給學生帶來的厭煩情緒。
二、多進行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是古代語言的書面表達形式,是語言的一種。要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必須從閱讀層面入手,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找到樂趣。以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為例,在這篇描述岳陽樓與洞庭湖風景的文言文中,作者采用了大量的景物描寫,整體語言極富節(jié)奏性,非常適合閱讀。學習時,學生可通過反復閱讀來加深自己對文章的認識和理解,并在閱讀過程中深入感受洞庭湖周圍的魅力風光及作者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在閱讀到朗朗上口的程度時,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會更加深入,并真正做到有感情朗讀。這種情況下,學生的語感增強了,對文言文的興趣也慢慢養(yǎng)成了。
三、創(chuàng)設文言語境
要提高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就必須改變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讓師生從單調乏味的授課模式中解放出來,從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傳統(tǒng)的文言文課程以教師主講,學生聽講為主要模式,強調學生對課本中著重強調的字詞含義及篇章段落內容的背誦,授課內容較為單調且不被學生所接受。新形勢下,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文言語境,采用情景教學等方式來為學生營造更加合適的教學環(huán)境,讓他們有機會在課堂上練習文言文,并將自己學到的文言文知識運用到語言交流過程中,以此發(fā)現(xiàn)自身對相關字詞含義理解中存在的不足。通過情景話劇、組織小組表演等形式,讓學生在語境中學習文言文,以此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讓他們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和意義所在。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他們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努力探尋新知識,豐富文化底蘊是當前環(huán)境下中學語文教師亟須解決的問題。此時,應不斷豐富教學方式和內容,引導學生認識文言文,讓他們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習,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