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雪
班里的益智區(qū)引進了一批新玩具——樂高電動拼插積木。我們班的孩子非常喜歡并熱衷于用積木拼插出各種造型,給它們起名字、把它們組合起來講故事,我們教師也很支持。但拼插進行了幾天后,孩子們就不滿足于這些了,開始產生了新的想法。
我想讓托馬斯跑起來
今天,航航在小亦的幫助下終于拼出了一列小火車,兩個人都歡呼雀躍起來。航航抑制不住內心的興奮大喊:“托馬斯!托馬斯!我們的托馬斯完成了!”小亦拍著手提議:“我控制火車頭,你來控制火車廂,怎么樣?”航航表情疑惑:“可是,我們的托馬斯不會跑?。俊毙∫帱c點頭:“這是電動玩具,必須放電池才能跑起來呢。我家里就有好幾個電動玩具?!焙胶秸J真地思考著:“那我們裝電池讓托馬斯跑怎么樣?”“可是,在哪兒能找到電池呢?”正在兩個人愁眉不展地思考時,航航大叫:“嘿!有了!我們到樓道里的科學公共區(qū)看看,我見過那有很多小燈泡,說不定能找到電池?!蔽夜膭钏麄儯骸叭グ?,試一試才知道。”
怎樣給火車裝電池
經過我的同意后,他倆馬上跑到樓道里的科學公共區(qū),果然找到了電池。正當給托馬斯安裝電池時,航航很快發(fā)現了問題:“咦?怎么裝不進去呢?”他們的談話聲把鄰桌的幾個男孩子吸引過來,瀟瀟踮著腳尖好奇地看著:“我知道,我知道,我爸爸就會裝電池。我家的電池有大有小。你這個電池太大了,裝上面不合適……”“對呀,就是不合適?!毙×x也走過來附和?!白屛襾?,讓我來?!焙粕侄送婢呖饸獯跤醯嘏軄?,原來他自己去科學區(qū)找電池了。
“韓老師,這是5號電池,對不對?”瀟瀟的話讓我很驚訝?!绊n老師,這是幾號電池?”小亦拉著我的手搶著問。我很高興能夠參與孩子們的實驗,按照他的問題告訴了他電池的型號,同時我在靜靜地等待,希望孩子們能夠成功?!把b這個,裝這個?!焙胶侥弥还?jié)5號電池往里邊裝邊解釋:“我比了比,這個電池跟電池槽一樣長度,覺得裝這種5號電池就行了?!薄拔?,一定要裝好的電池,壞的電池就不可以。”“呀,快看!這個電池都癟了,這個就是壞的?!薄皼]電的電池也不行,得裝有電的電池?!焙⒆觽兤咦彀松嗟亟ㄗh著,電池陸續(xù)被塞進電池槽里,大家也在靜靜等待,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托馬斯還是沒有跑起來??上驳氖?,他們的實驗吸引了更多的小朋友,一直在一旁看的哲哲說:“我知道為什么裝了電池也跑不動。我爺爺說要把電池的‘頭對準另外一個電池的‘屁股,裝進去就可以了?!薄肮ü伞⑵ü?,韓老師,他說屁股!”孩子們笑得前仰后合,哲哲羞紅了臉。我輕輕地拍拍哲哲的肩膀微笑著:“哲哲說得非常形象,說得非常對,你真棒。小朋友都知道電池有兩端,其中一端就是‘頭,另一端就是‘屁股。電池的‘頭上長了一個小鼓包,還有一個‘+的圖案,這邊呢是正極;電池的‘屁股上平平的,還有一個‘-的圖案,這邊呢我們叫它負極?!薄绊n老師,我覺得把正極對著負極,這樣裝能讓玩具動起來?!薄绊n老師,我認為,把正極對著正極也可以讓玩具動起來的?!薄安粚Π??我覺得電池的‘頭要跟電池槽里的彈簧緊挨在一起?!薄安粚?,不對。是‘屁股緊挨彈簧!”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出自己的猜想,我伸出大拇指鼓勵孩子們:“現在每個小朋友都把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想一想,這四種安裝方式哪種能讓托馬斯跑起來。能和不能要用兩種不同的方式來記錄哦。”
小亦拿來紙和筆進行記錄。航航嘗試著裝電池,可是怎么都裝不好,浩森邊幫忙邊講解:“我來幫助你啊,你要把這個(負極)對著這里?。ㄓ袕椈傻囊活^),就可以了。”孩子們熱烈地投入到討論和實驗里。操作中,小亦一次次把失敗的實驗記錄成“0”。孩子們并沒有因為多次失敗就氣餒而放棄,這讓我很感動,他們用這些大大小小的電池不斷嘗試,當他們用三節(jié)5號電池,把電池正極對負極成功地裝到小火車里時,托馬斯的輪子轉了起來。孩子們激動地拍手歡呼:“成功了,成功了!”“小亦快畫對勾(√),這簡直太酷了!怎么做到的?”“就是把電池的負極那端先按著彈簧裝,一下就上啦!”航航自豪地向小伙伴傳授經驗?!罢姘?!”“真厲害!”孩子們興奮地跳著叫著……
進一步的探究欲望
過了幾天,航航的爸爸告訴我:“孩子回家非常興奮地和我講:“在幼兒園研究出了怎么給托馬斯火車裝電池,讓火車跑起來。剛開始,我只是覺得孩子通過努力完成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這幾天,我發(fā)現航航在其他地方也有不小的改變。以前,他會依賴我們家長做事情,現在要求我們幫助的事情明顯少了,在我們想幫助他的時候,還會對我們說:‘不用,我自己來。昨天,家里的門把手松動了,航航居然給爸爸拿來了錘子、膠帶,還對爸爸說:‘爸爸,咱們別著急,我們一起想辦法試一試,就一定可以把門把手修好。我才意識到幼兒園的活動如此重要,居然改變了孩子的習慣,相信航航有了這樣不怕困難、勇于探究的精神,以后上小學會順利的?!?/p>
航航、哲哲這幾天的探究讓家長驚訝,也讓我很驚訝。孩子們有自己的想法,他們不僅自己能夠持續(xù)努力,還能互幫互助、不斷調動已有經驗,甚至主動豐富經驗來想辦法解決問題。所以,我們教師更應該注重多投放能夠激發(fā)幼兒游戲意圖的材料,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觀察、探索和互動,在我們“睜大眼、放開手、豎起耳朵”的時候,你會發(fā)現他們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